原標題:當非遺遇上臺灣元素
閩臺傳統武術展演中,小拳手們正在表演地術拳。
除了自己的漆藝作品外,黃守堃還帶來了新近完成的農民漆畫《馬到成功》。
小朋友們對黃守堃的漆藝作品竹蜻蜓頗感興趣。
8日是“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我省舉辦了一系列福建非遺系列活動。其中,在福州三坊七巷舉辦的閩臺非遺精品展、閩臺非遺文創展、閩臺傳統武術展演等活動備受關注,也吸引不少臺灣同胞跨海而來。
18歲的陳靖芳是此次來福州參加活動年紀最小的臺灣武術界人士。陳靖芳的父母都是武術教練,三年前特意帶她到福州,拜地術拳代表性傳承人、福建省地術拳協會會長陳偉強為師。“地術拳是一種以地面技擊術、捆綁術為主的拳術,非常有特點,適合女性練習。”陳靖芳表示,通過學習地術拳,她對中華傳統武術更感興趣了。
地術拳是福建七大拳種之一,2011年被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遺名錄。這幾年,陸續有臺灣青年慕名找到陳偉強學習地術拳,他都傾囊相授。“有時是他們來福州,由我當面傳授;有時是通過網絡,視頻指點。”陳偉強表示,兩岸同根同源、同文同種,臺灣青年學習傳統武術的興趣濃厚,希望通過這種交流互動,讓更多臺灣青年了解、認識地術拳。
臺灣心意六合拳傳承人黃永岳表示,福建是武術之鄉,希望通過此次活動,認識更多福建業界人士,一起切磋交流傳統武術,共同擔負起保護與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的責任。
在閩臺非遺精品展、閩臺非遺文創展上,杯墊、靠枕、手機殼、帆布包等各類文創產品相當吸睛,讓人印象深刻的是正在學習農民漆畫的臺灣漆藝藝術家黃守堃。在展覽現場,黃守堃制作的漆藝鳥笛、漆藝竹蜻蜓等童趣產品吸引了許多小朋友的目光,而這些童趣產品的上方擺放著他最新創作的農民漆畫《馬到成功》。“農民漆畫是漆藝和農民畫兩類非遺相互融合創造出來的一種全新的藝術形式。學習它,是為了豐富我的作品類型,并進行相關文創商品的開發。”黃守堃說。
黃守堃在福州創業已兩年多,一直在尋找一種能融合兩岸元素的漆藝創作方式。去年底,他參加了“首屆中國農民漆畫高級研修班”,通過對農民漆畫的學習,逐漸找到了方向。下一步,黃守堃計劃創作充滿抽象畫風又童趣十足的農民漆畫文創作品。(記者 吳洪 文/圖)
責任編輯:黃仙妹
- 媽祖文化周拉開序幕 30年前臺灣漁船直航湄洲親歷者再聚首2019-06-10
- 文旅融合新風尚 2019非遺與旅游融合十大優秀案例發布2019-06-10
- 泉州三項“非遺”亮相全國宣傳展示主會場活動2019-06-10
- 非遺與旅游融合十大優秀案例發布 福建一案例上榜2019-06-09
- 臺媒:執政3年不及格 民進黨搞得天怒人怨2019-06-06
- 平潭著力打造臺胞臺企登陸的第一家園: 嵐島花開蝶飛來2019-06-04
- 《關于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的實施意見》解讀2019-06-04
- 寧夏舉辦38項“非遺+旅游”大型活動 豐富節日文化生活2019-06-03
- 弘揚閩南文化 閩南文化與海上絲綢之路論壇召開2019-06-03
- 福建出臺《關于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的實施意見》2019-05-30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福州市人大代表王艷:深耕環保事業 守護綠水2019-06-11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