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峽網6月16日訊(海峽網記者 李牧晨)6月14日至15日,應閩清縣委宣傳部、縣委網信辦邀請,福州新媒體代表、市音樂家協會代表一行走進閩清參觀考察。據了解,此次活動目的是為充分發揮新媒體平臺優勢和傳播效應,進一步對外宣傳推介“梅好”閩清花·果·山和閩清禮樂文化名片,推進“大農業、大園區、大城關、強旅游” 和“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方面取得的成效,進一步提升閩清美譽度和知名度。
在為期一天半的行程中,海峽網記者作為福州新媒體代表之一,跟隨考察組一同領略閩清的“名山林海、碧水溫泉、古厝民居”,其秀麗山水和人文歷史均給人留下了難忘的印象。
14日上午,伴著晴好的天氣,考察組一行首站來到閩清江濱生態公園,參觀了園內的百米瓷板畫長廊。據工作人員介紹,這百米瓷板畫名為《梅川禮樂圖》,長326米,高2米,壁畫以巖彩畫風為基調,畫中的山水采用青綠潑墨技法繪制。繪制該壁畫使用的礦物質顏料共有135公斤,燒制陶瓷時創新采用釉下彩鏡面工藝,分割成1111片鑲嵌而成,經1285攝氏度高溫燒制,總面積600多平方米。它很可能是目前世界上最長的釉下青綠巖彩陶瓷壁畫。隨后,考察組前往創作該瓷板畫長廊的福建欣享悅實業有限公司,了解其最新的瓷板畫工藝,對閩清的陶瓷文化發展贊嘆不已。
閩清江濱生態公園
園內的休閑步道
百米瓷板畫長廊《梅川禮樂圖》
百米瓷板畫長廊《梅川禮樂圖》
閩清江濱生態公園內景觀
考察組第二站來到宋代禮學家陳祥道、音樂理論家陳旸“二陳”紀念堂及故里和陳祥道之墓,了解陳祥道、陳旸的生平事跡。陳祥道所著《禮書》,陳旸所著《樂書》,是我國迄今為止保存最完整的禮樂文化文獻之一,具有很高的歷史文化價值,是中華民族文化的瑰寶,同時也是我國古代南方禮樂文化的兩座高峰。“二陳”禮樂文化作為閩清的歷史名片一直備受推崇。考察組一行對“二陳”先生表達了敬仰之情,并對閩清“禮樂文化”發展提出建議意見。
陳祥道、陳旸紀念堂
陳祥道、陳旸雕像
紀念堂里展示的中國古代大型打擊樂器編鐘
此行最令記者驚嘆的當屬參觀閩清縣坂東鎮新壺村的宏琳厝。作為全國單體面積最大的古民居,有著“民間故宮”之稱的宏琳厝,直到當你走進它,才能真正感受到它的宏偉與幽深。推開第一道屏風門,穿行其間,宛如時光倒流,頗有“庭院深深深幾許”之感。
宏琳厝前門
推開屏風門,等于13道大門全部為貴客打開
“這棟老宅由新壺里始祖黃祖嘉于清乾隆六十年始建,長子黃宏琳四兄弟續建,歷時二十八年才全部落成,距今已有二百多年歷史。它占地面積一萬七千多平方米,共有大小廳堂35間、住房666間。由于2016年臺風‘尼伯特’的肆虐,宏琳厝被洪水浸泡,損毀嚴重,夯土墻倒了三分之一,666間房倒塌了110多間,目前修復工作仍在進行中,所以無人居住也沒有對外開放。”,宏琳厝第八代兒媳婦盧書棋告訴記者。
宏琳厝的縮微模型
在古厝第一進的一角,記者還發現了宏琳厝的縮微模型,看著這模型就能充分感受到宏琳厝那令人震撼的規模與氣勢,同時對古時匠人巧奪天工的設計欽佩不已。
此外,考察組一行還先后參觀了閩清三農服務超市、黃楮林原生態峽谷溫泉景區、東橋小神龍表業和瓷天下旅游區之海絲精靈谷。
黃楮林溫泉景區
黃楮林溫泉景區
瓷天下旅游區之海絲精靈谷
據閩清縣委宣傳部工作人員介紹,下一階段,閩清縣將進一步對接福州網絡大Ⅴ、新媒體代表和中央省市縣網絡媒體的廣闊傳播資源,持續對外宣介“梅好”閩清花果山好產品好風光和禮樂文化,不斷提升閩清美譽度和知名度。
責任編輯:李牧晨
- 聽,建筑在說 | 航拍“民間故宮”宏琳厝2018-10-24
- 航拍“民間故宮”閩清縣新壺村宏琳厝2018-10-24
- 閩清326米《梅川禮樂圖》或成世界最長釉下青綠巖彩陶瓷長卷2018-01-22
- 宏琳厝修復有望提前完成 最大程度還原歷史原貌2017-04-23
- 宏琳厝完成今年修復投資任務 達目標任務數102.5%2016-12-18
- 泰禾捐資5000萬修復宏琳厝 首批千萬資金已到賬2016-09-08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6·18”期間,福州這些道路將實行臨時交通2019-06-16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