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福建頻道>福州新聞
      分享

      原標題:閩侯凝聚各方智慧力量做好文化遺產保護利用傳承工作

      閩侯凝聚各方智慧力量做好文化遺產保護利用傳承工作

      白沙鎮永奮永襄厝。通訊員 陳建鋆 攝

      海峽網6月17日訊 (福州日報記者 謝星星 通訊員 陳建鋆 張存金)創新機制,從源頭保護歷史文物;高度重視,重點項目讓路文物遺址;情懷深厚,珍視保護每一座古建筑;活化利用,多形式讓歷史文物綻放新光彩;意識強烈,群眾爭當文明傳承志愿者……

      在閩侯,全縣上下牢記習總書記關于文化遺產保護的重要論述,像愛惜自己的生命一樣保護好城市歷史文化遺產。近年來,閩侯凝聚各方智慧與力量,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內涵日漸豐富,活力不斷迸發,進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

      八部門聯審從源頭保護

      在閩侯荊溪鎮,白頭山遺址正被積極保護起來。

      去年,一場搶救性考古發掘在閩侯二橋項目涉及白頭山遺址范圍內啟動。在這里,考古工作者發現了炭化粟顆粒,這對了解閩江下游地區文化的發展和變遷具有重要意義。

      這場搶救性考古發掘行動能夠順利進行,不得不提到閩侯在福州市率先推行的項目選址八部門聯審機制。“為落實文物優先,我們對全縣不可移動文物進行定線落圖,將文物納入八部門聯審。”閩侯縣文體旅局局長林升告訴記者,在審批閩侯二橋項目時,發現一處匝道設計涉及白頭山遺址。為保護遺址,項目方隨即調整方案,避開遺址核心區域重新設計。

      2018年以來,閩侯共完成210個項目選址涉及文物保護區審批工作,有效避免因城鄉項目建設發展而使文物遭受損毀的現象發生。

      閩侯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文物資源豐富,現有不可移動文物473處。“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是閩侯做好文物保護工作的第一原則。如今,閩侯已將文物保護納入城鄉規劃中,把不可移動文物的保護利用同城鄉建設開發過程結合起來,做到在源頭保護,實現文物保護和經濟發展雙贏。

      閩侯凝聚各方智慧力量做好文化遺產保護利用傳承工作

      白沙遠濟橋。嚴亮 攝

      重點項目讓路文物保護

      在閩侯上街鎮,重點項目省委黨校新校區建設中,項目方讓出120畝土地,作為赤塘山遺址的遺址公園。這一主動保護舉措被傳為佳話。

      “省委黨校新校區項目地塊審批早在八部門聯審機制啟動之前,是省市重點項目。”林升說,在該項目建設中發現項目涉及文物點赤塘山遺址后,縣里積極與項目方溝通,很快達成保護共識。

      除了主動出讓土地作為遺址公園外,項目方還投入200多萬元進行考古發掘、墓壁保護。在各方力量的積極配合下,去年福建博物院文物考古研究所和福州市文物考古隊聯合組隊,開展了赤塘山遺址搶救性考古發掘,為考古研究增添了新的珍貴資料。

      像這樣的重點項目讓路文物保護的案例,在閩侯還有很多。各個項目相關負責人紛紛表示,盡管項目變更、調整要增加資金等方面的投入,建設周期也會延遲,但為了文物保護,一切都值得。

      “文物保護的重要性從上到下貫徹傳達,成為所有項目建設中的共識。”閩侯縣相關負責人介紹,閩侯成立了文物管理委員會,以縣委書記為主任、縣長為常務副主任,各相關縣直部門主要領導,各鄉鎮黨委書記、鄉鎮長為主要成員,文物保護工作深入人心。

      人人爭當歷史文化保護者

      “永奮永襄厝建于清乾隆年間,建筑總面積1萬平方米。”在閩侯白沙鎮新坡村,村黨支部書記江愛盛介紹起古厝來,頭頭是道。

      走進這座幾百年的古厝,一個個彩繪、灰塑、雕刻神態生動,門窗與格扇中雕飾著的魚、蝦、蟹、蚌等水生物圖案,更透露著新坡“海洋文化”的濃郁氣息。此前,古厝《中國廳堂》的編著者——上海同濟大學教授路秉杰在參觀古厝時發出“要看廳堂,就要看新坡廳堂”感嘆。

      “2006年村里就組建了古厝管理委員會,村民還自發成立了保護協會,大家都想出份力。”江愛盛說,古厝是村里的寶貝,更是村民的鄉愁,游子逢年過節都會帶著子孫回到這里。

      為深入挖掘永奮永襄厝歷史價值,此前閩侯縣出資對古厝進行搶救性修復。“漏水的地方都補好了,還配齊了消防器材,電線也全部套管改造,白蟻防治也在進行中。”江愛盛告訴記者,經過修復的古厝更美了,知名度更高了,如今村里幾乎人人都能講述古厝故事。

      保護文物的情懷不僅村里有,閩侯大地處處可見。2016年,受臺風襲擊,山洪沖毀了縣內5座古廊橋。為找回散落的廊橋構件,閩侯人沿著河、繞著溪,步行找尋了幾天幾夜。“我們最遠走到連江縣,終于將大部分主要構件找回。大家都高興極了,回來時沉浸在喜悅中,都忘記了疲勞。”說起當年辛苦奔波之旅,閩侯縣博物館負責人周丕鏵感慨萬分。如今,這些古廊橋正在被修復保護。

      2017年以來,閩侯大手筆投入保護文物,安排常規文物修繕經費和重點文物保護工程經費3650萬元,開展了永奮永襄厝、大本厝等文物異地保護及修繕工作。

      閩侯凝聚各方智慧力量做好文化遺產保護利用傳承工作

      閩侯縣工作人員在白沙鎮林柄李宅,研究書院空間打造工作。通訊員 陳建鋆 攝

      多形式讓歷史文化“活”起來

      激活文化遺產的生命力,讓歷史文化“活”起來,才能為人們提供強大的精神指引和動力。

      在白沙鎮林柄村,古厝李宅里熱鬧非凡,這里正在打造“書院”空間。閩侯縣鄉村振興促進會秘書長王曉嵐介紹,當地將把這座飽經滄桑的古厝定位為有書香、有顏值、有鄉愁的地方,并結合共享概念,開展國學活動,為村民、游客提供近距離感受歷史文化的教育基地。

      在曇石山特色歷史文化街區,4座老宅從竹岐鄉春風村“風塵仆仆”而來。“春風村因閩侯二橋建設征遷,涉及多座老宅,雖然都未列入文物點及歷史建筑名錄,但我們也盡最大努力保護修復。”林升說,這幾座老宅都飽含閩侯人的奮斗傳奇故事,如今“大費周章”遷建到曇石山特色歷史文化街區,旨在讓古代建筑煥發新生。

      在閩侯縣博物館,互動彩屏、裸眼3D、全息投影、VR體驗區、5K沉浸室等高科技應用讓歷史文物“活”起來,為人們了解閩侯的歷史提供了全新體驗。自2月開館至今,博物館接待觀眾近20萬人次,單日的最大客流量超過6000人次。

      “接下來,我們將重點在智能化上下功夫,做到所有文物智能化在線實時管理,杜絕破壞現象。”林升說,今年他們擬推出5座古厝讓社會“認養”,形成“政府主導、社會參與、成果共享”的文物保護利用新機制。同時,今年起,閩侯將推出一年一專題文物修復工作,用若干年時間將全縣文物全面修復保護起來。

      責任編輯:黃仙妹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福州老人替父輩臺灣老友掃墓70多年 一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亚洲国产av无码精品| 亚洲第一区精品日韩在线播放| 亚洲片国产一区一级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久久久久| 亚洲人成激情在线播放| 亚洲黄色免费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毛片| 亚洲AV综合色区无码一区| 亚洲乱码中文字幕久久孕妇黑人| 亚洲人成色7777在线观看不卡 | 国产精品国产亚洲精品看不卡| 国产精品亚洲美女久久久| 亚洲XX00视频| 亚洲国产香蕉人人爽成AV片久久|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 日本亚洲中午字幕乱码| 国产在亚洲线视频观看| 成a人片亚洲日本久久| 国产综合激情在线亚洲第一页| 亚洲s码欧洲m码吹潮| 亚洲AV无码成人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国产摄像头| 亚洲av无码专区亚洲av不卡| 亚洲国产欧洲综合997久久| 亚洲日韩国产二区无码| 亚洲高清一区二区三区电影 |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线观看不卡| 亚洲午夜国产精品| 亚洲Av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电影在线观看| 亚洲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在观| 色婷五月综激情亚洲综合| 久久国产亚洲精品|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电影| 亚洲国产aⅴ综合网| 国产亚洲美女精品久久久2020 | 亚洲乱码无限2021芒果|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专| 亚洲欧美国产欧美色欲| 午夜在线亚洲男人午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