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智能尋親”顯神通 助力多個流浪人員回家
市民在咨詢了解救助管理工作。
海峽網6月20日訊(福州晚報記者 林春長 文 /攝)昨日上午,“大愛尋親、溫暖回家”救助管理機構“開放日”活動在福州火車南站出站口舉行。省、市民政部門聯合福州火車南站以及五城區民政部門、社工組織等,開展現場咨詢、志愿服務、宣傳教育等,發放宣傳折頁和救助引導卡,協同福州火車南站開展現場救助。
近年來,福州救助管理工作取得不錯成效,智能尋親手段的推廣產生良好效果,引導社會公眾積極參與,助力流浪乞討人員返鄉回家。昨日活動現場,福州市救助站發布了多個在救助工作中通過智能尋親手段,成功尋親的典型案例。
今年2月上旬,福州市救助站工作人員在開展“寒冬送溫暖”街面勸導時,在倉山區花海公園附近,發現一名左腿殘疾、行動不便的受助人員。這名人員是啞巴,身上衣服破舊骯臟,疑似在外流浪多時。工作人員將此人帶回救助站安置后,經溝通發現,他不識字,存在很大溝通障礙,但其智力正常,可以理解他人語言。此人已離家在外流浪多年。
工作人員通過指認地圖的方式,讓他從地圖上找到自己的老家。他指到了四川省達州市大竹縣之后就無法指認更詳細的地址。工作人員馬上與達州市救助管理站聯系,通過達州市公安系統人臉識別系統對此人進行人臉識別,得到了他的人口信息。福州市救助站按相關救助政策安排護送其返鄉與家人團聚,告別流浪生活。
今年3月下旬,一名約80歲的老人被送到福州市救助站,其疑似有老年癡呆,只能用福州話說出零星信息。從老人的話中,工作人員猜測這個老人的住址可能與三寶街有關。他們立即和臺江區救助站取得聯系,并將老人照片發到三寶街附近社區,由社區工作人員辨認。很快,臺江區救助站回復確認,這名老人是臺江人,已走失多天,家人焦急萬分,百般尋找。工作人員第一時間與老人家屬取得聯系,家屬當天就來到福州市救助站將老人接回。
福州市救助站副站長林煒介紹,公安、民政等部門護送疑似走失或被拐人員到救助站后,他們會第一時間將受助人員的個人基本信息向110指揮中心報備,通過身份信息查詢系統幫忙尋親。無法查明身份人員100%報請公安機關采集DNA、100%上傳全國救助尋親網,并且通過人臉識別、“頭條尋人”精準定位彈窗推送等方式進行尋親服務工作,這也是當前智能尋親手段的主要形式。此外,受助人員進入救助站安置后,工作人員還會對他們的口音進行分析,通過異地交流詢問等多種形式幫忙尋親,幫助他們盡快找到親人,回歸家庭。
據了解,今年1月1日至6月15日,福州市共救助各類流浪乞討人員2300人次;幫助41名受助人員成功找到家人,包括通過“頭條尋人”尋親成功6例,全國救助尋親網尋親成功3例,公安機關人臉識別系統尋親成功4例。
責任編輯:黃仙妹
- 20多年前她被遺棄幼兒園 如今為人母欲尋雙親2019-06-17
- 尋親32年后 母女重逢2019-05-14
- 義務尋親十八載 一菲律賓歸僑被稱為“尋親專業戶”2019-04-16
- 南平延平區:千里赴延來尋女 警方相助得團圓2019-04-15
- 八旬依姆尋兄七十多載 知情者可致電助她圓夢2019-04-04
- 流浪漢“阿憨”尋親 市救助站為其采血作DNA比對2019-03-07
- 一天內漳州境內高速公路發生兩起老人上高速尋親事件2019-01-14
- 泉州市救助站聯合社工加大送溫暖密度 不讓流浪人員挨凍2019-01-03
- 34年前因家庭貧困將女兒送人撫養 如今母親盼相聚2018-12-05
- 父母因瑣事分離成永別 28年后千里尋親兄弟終團圓2018-08-20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食用“白毒傘”依姆腎衰竭 搶救兩天兩夜保住2019-06-2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