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福州市人大常委會舉行養老事業發展工作專題詢問會
專題詢問會現場
軍門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站
海峽網6月28日訊 (福州日報記者 李白蕾 通訊員 高維)“全市計劃再建居家社區養老服務照料中心27個、農村幸福院210個,統籌推進13個市縣兩級社會福利中心建設,籌劃生成養老服務項目15個……”27日上午,市人大常委會舉行養老事業發展工作專題詢問會,副市長嚴可仕的一席開場白令與會人員振奮不已。會上,市政府及相關部門對市人大常委會委員、市人大社會建設委員會委員以及網友等提出的近30個問題一一認真作答,給出了解決問題的承諾,老有所養的多件實事即將辦成,令人倍感幸福。
按期完成養老設施建設用地供應
市人大常委會委員陳巍的提問一針見血。他說:“按照規定2017年、2018年兩年全市要推出24幅養老設施建設用地,但到目前為止只推出了19幅。推出地塊較慢的原因是什么?”
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局長鄭章干說,招商困難、因拆遷未及時供地、城區征遷成本較高等都是養老用地推進慢的原因。下一步要從三個方面加快推進養老用地供應。一是在今后土地出讓中,把養老設施規劃進去;二是探索利用集體用地建設養老設施;三是創新供地方式,采取劃撥以及租賃方式降低養老項目用地成本,吸引更多社會力量參與養老機構建設。他還說,下一步計劃分期推出17幅養老用地,總用地面積1053畝。其中9幅地塊(總用地面積261畝),將在今年10月前完成規劃土地的報批和招商工作。
同樣聚焦養老事業發展規劃,市人大常委會委員葉勇關注的是“一床難求”與床位空置的矛盾。“我們發現有的公辦養老機構有空置床位,請問民政部門我市公辦養老機構床位使用情況如何?為什么有的地方‘一床難求’,有的地方卻床位空置,這個矛盾如何破解?”
市民政局局長郭建國坦言,這個問題客觀存在。“全市公辦養老機構床位可用的有近7000張,目前共入住3174人,實際入住率僅47%。另一方面,有的養老機構‘一床難求’,這里除了供給、需求等問題,還和養老機構位置、運營期限有關。”他說,為了解決空置問題,下一步計劃分級分區域解決,如臺江、倉山還沒建成社會福利中心的,符合條件老人可到市里機構先入住。另外,擬計劃上報市政府研究適當放寬公辦養老機構入住條件,把高齡、失獨、失智等老人列為符合入住社會福利機構的對象。
確保水電消防等惠老紅利落實
盡管省市都出臺政策明確“養老機構用電按居民生活類價格執行”,但實際上我市還有部分居家社會養老服務照料中心只能按商業用電的價格來支付,無法享受政策紅利。市人大常委會委員鄭云堅提出:“造成這個現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下一步將采取什么措施來規范居家社區養老服務照料中心的電價問題?”
市發改委主任游通玲回答說,市發改委已要求市供電公司、自來水公司以及縣(市)區的相關部門,對正在運營的68家養老服務照料中心用水用電價格情況開展一次全面排查和整改,分門別類提出整改措施,確保優惠政策落實到位。
政府鼓勵利用閑置廠房、辦公用房等場所整合改造為養老機構、居家社區養老等養老服務設施用房。但調研中,民政部門和養老機構普遍反映這些場所消防審批有難度。市人大常委會委員李鋒就此提問說:“這個問題要采取什么措施解決?”
市消防救援支隊副支隊長林欣說,目前我市養老服務機構164家,已通過消防審批115家,關停21家,還有28家未通過審批。“按照新修訂的消防法要求,自6月20日起我市養老機構消防職責已移交住建部門。”市城鄉建設局局長陳漠誠接過話說,下一步他們將從兩個方面保障工作推進,一是規定規模以內養老機構審核審批工作免除消防設計和竣工備案;二是繼續沿用第三方評估出具消防評估報告支持養老產業加快發展。“對28家未完成消防審核的養老機構,我們將給予全面指導,實施‘一院一策’進行有針對性的服務整改。”
醫養結合把醫保定點引入養老機構
市人大常委會委員姚曉敏針對醫養結合這一熱點提問。她說:“請問衛健部門,如何在有限的醫療資源情況下,為老年人提供高質量的醫養結合服務?”
市衛健委主任郭春曦回答說,我市對養老機構內設的醫養機構不受醫療布局限制。“目前全市所有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鄉鎮衛生院都可為老年人提供醫療、護理、看護、家庭護理等方面的健康服務。”
醫保定點進不了養老院,給老年人就醫造成了不便。市人大常委會委員孫國操指出,在我市已運營的133家養老機構中,只有8家內設醫療機構實現醫保定點。“養老服務機構實現醫保定點的障礙在哪里,如何彌補這個缺失?”
郭春曦說,我市大部分養老機構主要受人員、場地、設備的限制,造成無法開展醫保定點服務。“衛健部門正積極鼓勵各級各類醫療機構與養老機構通過簽訂協議提供醫療服務。目前,我市醫療機構跟養老機構簽約覆蓋面已達70%左右。”
智慧養老集中供養讓老年人更幸福
“互聯網+智慧養老”是今后養老事業發展的大趨勢。市人大常委會委員藍桂蘭問:“我市智慧養老平臺建設情況如何,建成后能為老年人帶來什么實惠?”
市大數據委主任張青雅表示,這個平臺已完成初步設計方案,預計在今年10月前動建,爭取明年上半年建成投入使用。“平臺建成后,老年人可像滴滴打車一樣通過相關APP預約養老服務,享受到助餐、助行、助樂等‘七助’服務。老年人還可通過平臺搜索到養老機構床位信息,十分方便。”
集中供養對象是生活不能自理的特困人群。市人大常委會委員嚴孟燦說:“市委相關意見提出,今年底對生活不能自理的特困人群集中供養率要達50%,請問這個目標如何實現?”
郭建國表示,一方面要提高管理服務水平,讓集中供養人員住進來留得下;另一方面根據不同護理等級,給予1300多元至1500多元的供養經費,這個經費在農村足夠支撐特困群體養老。
多個養老熱點問題得到一一回應
網友提出養老服務行業人員人才短缺,對此市人社局局長王命瑞表示,要加大人才引進力度,對獲取全國養老行業執業資格的從業人員,給予相關補貼,還要組織養老從業人員進行技能護理專業培訓。“我局今年拓寬了福州市緊缺急需人才目錄,把養老行業的28個專業列入目錄。”
網友還提出,小區健身器材老舊,經常在那里鍛煉身體的老人反映強烈,希望加強對這些設施的保養維修。對此,市體育局局長張涵回答說,我市正在加大對這些健身器材的保養維護工作。“從三年前開始,每年安排一定資金對300件以上健身器材進行提升改造,把比較陳舊的器材進行更換或部分更換,三年來已提升改造1000多件。”
還有網友提出按照《福建省老年人權益保障條例》規定,新建住宅區要保障每百戶不少于200平方米的標準配建養老服務設施,已建住宅區按照每百戶不少于15平方米的標準配建養老服務設施,但其實鮮有社區能做到,這種情況怎么解決?陳漠誠和鄭章干分別從建設和規劃的角度作了回答,表示在設計審查階段就要強化政策性和合規性把關,并加強過程控制,確保新建小區配套的養老設施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同步交付使用。對原來已有明確配建而被物業擠占的,將配合相關部門依法依規進行整改。
市人大代表、社會委委員陳林關注的是,如何做好養老服務領域信息公開和政策指引工作,方便有意進入養老領域的社會力量了解相關政策。郭建國和鄭章干以及市稅務局局長黃培強依次作了回答,表示要進一步提高信息公開的規范化、標準化,堅持以公開為常態,不公開為例外,讓群眾易獲得、易懂得、易參與。
嚴可仕最后作了表態發言,表示要加大對國家、省、市出臺養老事業政策文件的正面宣傳,對委員和網友反映的問題,相關職能部門要馬上行動,認真整改落實,積極回應社會關切。
責任編輯:黃仙妹
- 福州鄉村旅游產業正不斷升級 成全域旅游新增長極2019-06-28
- 福州乘警進校園開展禁毒宣傳 提高青年學子識毒、防毒、拒毒意識2019-06-27
- 福州市人大常委會舉行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工作專題詢問會2019-06-27
- 金價刷新近6年新高 6月福州金飾每克漲了34元2019-06-27
- 福州:雨后青山美2019-06-27
- 前5個月福州外貿進出口增長12.2%2019-06-27
- 福州市全方位多領域促進土地資源節約集約利用2019-06-26
- 福州五城區14個服務點可查詢打印不動產登記信息2019-06-26
- 福州城市內河管理辦法實施細則12月1日前出臺2019-06-26
- 今年5~6個臺風將登陸或影響福州!強度偏強2019-06-26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福州臺江300多人上演創意快閃 獻禮新中國70周2019-06-28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