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科技特派員蔡守平:密密森林里有位好“醫生”
蔡守平觀察毛毛蟲。
海峽網6月30日訊(福州晚報記者 梁凱鴻/文 張旭陽/攝)目前,我市共有500余名科技特派員服務于各鄉鎮,助力精準扶貧。其中,80后博士蔡守平于2018年被認定為我市第一批科技特派員。
2006年7月,蔡守平碩士畢業后到福建省林業科學研究院工作,現擔任高級工程師,主要研究森林病蟲害防治。目前,他擁有個人發明專利6項、實用新型專利3項。他也和許許多多活躍在農村的科技特派員一樣,把科研成果放到農村轉移轉化、助農幫農。
長期與病蟲害作斗爭
記者在省林科院的一間實驗室里見到蔡守平時,他正在仔細觀察一條趴在樹葉上的毛毛蟲。“這條毛毛蟲已經飼養了好幾個月,從幼蟲到成蟲,觀察它的成長規律等,再做成標本以供后期研究。”蔡守平說,在林科院的實驗室里,有各種各樣用來做實驗的昆蟲。與這些蟲長期“斗爭”也正是他的主要工作。
福建是我國森林覆蓋率最高的省份之一,而除了森林大火之外,病蟲害也是森林的“頭號殺手”。蔡守平舉例介紹,松樹一旦感染上松材線蟲病就會迅速枯死,且會通過松墨天牛傳播給其他植株。如果不及時加以控制,松材線蟲病有可能在全省乃至全國爆發,會造成重大的損失。省林科院就曾經通過疫情監測、標本分離鑒定、研發松墨天牛活蟲捕捉器、研發引誘劑等,大幅度減輕了我省松材線蟲病疫情。
蔡守平自2006年參加工作后,便參與到松材線蟲病綜合防控技術推廣的工作中。
為做科研忘我工作
“他工作時穿戴一身陳舊迷彩服、一頂草帽、一雙解放鞋,爬山溝、下農田。大家都開玩笑地說,這個博士打扮得跟‘農民’一樣。”省林業科學研究院原院長黃金水告訴記者,這樣的打扮是蔡守平的“標配”。在黃金水的印象里,蔡守平周末總是在單位加班;出差回來,蔡守平先回的不是家,而是實驗室。“有次大下雨,他還去山上,我問了才知道,原來是一個天牛誘捕器沒掛好,他不放心。”黃金水說,蔡守平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常常讓他很感動。
一個地方遭遇病蟲害時,須將這片區域的蟲子或蟲卵采集回實驗室培育,“出差好幾天,一回來就進實驗室,正是擔心這些培育中的蟲子”。蔡守平笑著說,他從小在農村長大,習慣了這樣的奔波勞累。
用專業知識助農
2018年,蔡守平成為我市首批科技特派員,幫扶晉安區宦溪鎮黃田村的200畝錢村生態農場。
有一次,蔡守平到農場幫扶時,農戶反映最近在種植過程中發現一部分樹木枯死,始終找不到癥結。蔡守平第一反應是:是否遇到病蟲害?他隨即到農場考察,發現這里遭受白蟻害,便對農戶進行現場指導,授予白蟻防治技術,農戶的問題很快得到了解決。
這是蔡守平以科技特派員的身份助農幫農的小故事。其實,在過去的十多年里,他曾經把他的科研成果在農村、山區轉化,常年致力于科技推廣和服務工作,累計參與森林防護面積超過100萬畝,為3家白僵菌生產企業提供技術支撐。
“我希望可以用我的專業知識,幫助到更多農戶。”蔡守平說。
責任編輯:黃仙妹
- 首設專業觀眾名錄、科特派展區 今年6·18亮點多2019-06-12
- 三明永安市安砂鎮成立全市首個科技特派員工作站見聞2019-05-09
- 福清:科技特派員入村來興農2019-04-12
- “科技保姆”活躍在林間地頭2019-04-08
- 漳浦縣選聘16名臺胞科技特派員2019-03-19
- 福建2019年要實現省級科特派鄉鎮全覆蓋2019-02-13
- 漳浦臺籍科技特派員將下駐各掛鉤村開展農業幫扶2019-01-23
- 福建科特派引領農業現代化:協同舞臺大 創新源泉涌2018-12-20
- 福建:砥礪前行十九載 科特派驅動鄉村振興大發展2018-12-17
- 馬尾每年安排15名科技特派員下鄉 實現鄉鎮街道全覆蓋2018-12-17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閩侯縣非遺傳承課堂開課 150名學生現場體驗2019-06-3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