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2019年了,誰還去農貿市場買菜?”
事實上,在福州,許多80后、90后已經許久不曾踏足的農貿市場,如今仍牢牢占據生鮮零售第一渠道,并在經歷一次次的改造升級后,煥發出新活力。
農貿市場,一座城市里最具“煙火氣”的地方,不應被遺忘,也沒有被遺忘。
菜市場邁向高顏值、高素質
一方面是新鮮齊全的商品、親民的價格,另一方面,卻往往是“臟亂差”的代名詞。地面濕滑、氣味難聞,大媽、大爺才愛去,碰上貨品質量糾紛,維權也是個難題……關系千家萬戶“菜籃子”的傳統農貿市場,諸多的痛點亟待解決。
2018年起,福州市首次將15個城區農貿市場實施“農+超”改造提升建設列入為民辦實事項目,按照“政府主導、屬地為主,統一標準、分步實施,積極引進、市場運作,多元投資、獎補結合”的工作思路,打造智慧農貿市場。
走進福州市晉安區新店直街的金城農貿市場,市場布局有序,蔬菜、肉類、生鮮、干貨等區域分區明顯;明快現代的裝修風格,干凈整潔;電子秤打出的購物小票上,都有溯源二維碼,用手機一掃,市場、攤位、商品產地等信息一目了然。
“市場大變樣后,我們干活舒心了,生意也好做了。每天的營業額能達到2000多元,來的年輕人都多了。”已在這里經營蔬菜五六年的攤主小黃說。
目前,對“升級版”農貿市場的場所建設、經營品類、管理標準和服務質量,福州市都有了規范,不僅追求高顏值,更要高素質。
根據城區農貿市場實施“農+超”改造提升建設標準,改建后其經營面積一般要達到800平方米以上,其中生鮮食品(包括包裝食品、調味品等)經營面積應占80%左右。經營品類方面,蔬菜瓜果30種以上,鮮活水產品20種以上,生鮮冷凍食品20種以上,糧油及其制品30種以上。豬、牛、羊、家禽等肉食品以及蛋品、干雜食品、熟食品、調味品等各類品種基本齊全。
此外,農貿市場內還應設置不小于8平方米的食品安全快速檢測室,配有專職快檢人員,每日開展快速檢測。每個農貿市場都將建立內部信息化綜合管理系統,追溯、檢測等信息應納入平臺實施信息化管理,實現經營商戶實名管理、進場批次登記、銷售打票、追溯掃碼查詢、政府遠程監管等功能,建立起經營商戶自主承擔食品安全追溯的主體責任機制。
如果消費者購買后發現商品質量、計重計價等問題,經市場管理方確認屬實后,由市場管理方先行向消費者退款賠付,再向攤位經營戶追償。
不僅僅是個買菜的地方
在這場農貿市場“變形記”中,中渼市集是個不得不說的角色。這個前年才從外地引入的總部企業,陸續拿下福州多個農貿市場的改造承包資質。
中渼市集是中渼集團旗下定位“農+超”改造的專業品牌,對農貿市場改造的方向是標準化、規范化、智能化。“中渼‘農+超’模式農貿市場,是保留了農貿市場的經營靈活性、主動性以及價格親民等的優勢,結合了超市化的購物環境升級和食品安全保障體系,融入了信息化管理運營的新型智慧農貿市場。”中渼市集總經理胡昌群介紹。
購物環境和食品安全系數的提升,是改造過的農貿市場帶來的最直觀變化。然而,這還不足以吸引習慣更便捷買菜方式的消費者,尤其是年輕群體。
為此,中渼努力打造滿足家庭式購物、就餐、休閑等綜合性需求的消費場景,讓農貿市場不再僅僅是個買菜的地方。
中渼市集重點樣板項目之一的劉宅店,在市場主體周圍開放夜市經營,引入望京小腰等網紅店,并規劃25個共享廚房,提供食材烹飪加工和餐飲服務。而在市場主體的二三層位置,則可開展親子烘焙教室、社區美食品鑒、社區健身教室等,以此打造集煙火味、人情味、好滋味于一體的“鄰里中心”。
對數據的挖掘利用,則可能給農貿市場帶來更深層次的變化。經升級改造后的新農貿市場,所有攤位的相關銷售、流通數據,都將被采集、記錄與分析。
“農貿市場作為城市里最主要的流通渠道之一,其銷售數據對流通業的供應鏈管理、源頭生產、包裝、倉儲、物流等都有著重要意義。”胡昌群說,“我們希望這些數據的采集,不但能為企業獲取相應的商業價值,同時也能為政府調節市場供需、為流通業各關聯方提供數據支撐服務。”
中渼市集將其發展路徑規劃為兩大階段,前期通過改造農貿市場獲取存量份額,后期則以農貿市場內營業商戶為基礎,開發自有供應鏈體系,發力生鮮B2B業務,從中挖掘增量。
供應鏈整合能力是核心競爭力
盡管近年被其他渠道分流明顯,生鮮市場銷售渠道中,農貿市場仍牢牢占據第一。
華經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9—2025年中國生鮮行業市場調研分析及投資戰略咨詢報告》顯示,2018年農貿市場在生鮮零售的銷售占比為45.4%,位列第一;考慮到其也承擔批發功能,實際經由農貿市場的交易在70%以上。
作為一種高頻剛需消費,這仍是一塊新舊零售巨頭都緊盯的大蛋糕。
以往一直強調線上訂單占比的盒馬鮮生,如今也開始重視線下客流,超市不再只銷售原先主打的包裝菜和日日鮮,而是可以現場散裝稱重、現制鮮售。海鮮方面除了原有高端品類外,也大幅增加了冰鮮、河鮮等水產品的比重,肉制品、水產品等可以現切,價格方面也與平價生鮮超市看齊。
“代表平民化、大眾化的農貿市場,仍然有著不可替代的生命力和優勢。”業內人士分析,產品性價比和供應鏈整合能力,以及對上下游的精細化運作,才是其核心競爭力。
2019年,福州“農+超”改造提升仍在繼續,又將有一批城區農貿市場獲得新生。
(記者 鄭璜)
責任編輯:黃仙妹
- 福州10家農貿市場擬升級改造 網上外賣推廣“陽光廚房”2019-06-21
- 漳州市區農貿市場提升改造有“獎”2019-06-20
- 福利多多 漳州出臺鼓勵措施提升改造農貿市場2019-05-29
- 福利多多 漳州出臺鼓勵措施提升改造農貿市場2019-05-28
- 龍文計劃改造3個農貿市場2019-05-21
- 漳州今年擬改建11個農貿市場2019-04-02
- 總建筑面積近1.8萬平方米 廈門同安新城新增“高大上”農貿市場2019-02-25
- 福州15個農貿市場完成改造提升 其中14個已開業2019-01-03
- 福州今年將再增10個“農+超”市場2019-01-03
- 福州市10個農貿市場完成智慧升級2018-12-12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2019“羽動榕城”城市聯賽第二周戰罷 融博、2019-07-01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