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治水大戰”打得如何 記者帶您一起感受
通過治黑臭、通水道、筑生態,晉安河重現活力與風貌。(無人機拍攝)記者葉義斌 攝
海峽網7月5日訊 (福州日報記者 孫漫 林洪相/文 葉義斌/攝) 三坊七巷鄢家花廳,一場特殊的攝影展正在舉行。這次展出的80幅(組)作品,都是專業攝影師和市民群眾以鏡頭記錄的不同時期內河實景。
2016年9月,一場史無前例的治水攻堅大戰啟幕。針對城區107條內河的800多個具體問題,福州以“系統、科學、管用”為指導方針,以“水清、河暢、安全、生態”為總體目標,從治內澇、治黑臭、整治污染源、改善水系周邊環境等方面,同步規劃、整體推進,努力解決城市“水問題”。
本次攝影展,濃縮了過去1000多個日日夜夜的治水進程,頗具代表性地展示了107條內河的治理前后變化。省攝影家協會副主席焦紅輝評價說:“我在福州生活了30多年,是城市水系綜合治理的見證者、受益者。這些作品,直觀、生動地展示了近年來水系治理取得的豐碩成果,值得點贊。”
治理后的臺嶼河。
把脈問診開“藥方”
在福州,與水有關的記憶總抹不開。她是歷代文人筆下秀美多姿的東方水城,也是《馬可·波羅游記》中盛贊的“橋梁最多的美麗城市”。107條內河,49條支流,總長超250公里……蜿蜒綿長的水系,是最寶貴的自然饋贈。
歷代以來,福州人民以河為伴,沿河而居,不斷繁衍生息。隨著時序更迭、長久累積,內河逐漸患了“城市病”,污染、黑臭、積澇難排。2016年9月,市委、市政府下定決心,開展一場大規模治水行動。
為找準問題,精準施策,從多部門協作的專項課題研究開始,市領導分別帶領水利、住建、環保、規劃等部門的干部,反復深入一線,現場踏勘,問計于民,“撲下身子實干、雷厲風行快干”,全力以赴做好這件全市關注、群眾期待的大事。
難度大,力度更大;困難多,辦法更多。2個月的奔走,行程200多公里,梳理出107條內河的800多個具體問題。
以問題為導向,立項目、定措施、列清單,精準發力,杜絕敷衍。綜合考慮后,福州積極借鑒和響應國家號召,采用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PPP模式)開展治水工作。
鼓樓、臺江、倉山、晉安四城區,7個水系治理PPP項目按流域“打包”,15年全生命周期,向全國公開招標。全國范圍內一批實力強大的治水團隊迅速集結。2017年初項目啟動,分批掛標,4月底即完成招標,在全國同等規模的同類項目中速度最快,且全程零投訴,得到國家住建部、財政部的肯定。
治水是龐大的系統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依托先進理念和科學策略,福州確定了治水的目標:2018年底,全面消除建成區黑臭水體;2020年底,全面遏制外源污染入河,讓水質穩定保持在地表V類水標準;遠期,實現城市水環境長“制”久安。
責任編輯:黃仙妹
- 福州海底西路建成通車2019-07-05
- 福州公交行業開展關愛老人專項活動2019-07-05
- 福州出臺建筑垃圾管理規定實施細則2019-07-05
- 中國地質調查局領導來榕調研2019-07-05
- “e福州”用戶破200萬 累計使用服務近1億次2019-07-05
- 好消息!男生回家了想繼續讀書 他的父親也很支持2019-07-05
- 駕培旺季來臨別上“黑中介”的當 福州市道運中心為你支招2019-07-05
- 工藝美術“如意杯”賽10日起報名 金獎每名獎金3000元2019-07-05
- 福州市社會信用管理辦法下月起實施2019-07-05
- “創響福建”中小企業創新創業大賽走進福州馬尾2019-07-04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福州海底西路建成通車2019-07-05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