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成本降低1/3進度加快50% 榕建筑業加速數字化智能化
智慧工地將使用大量的先進傳感設備。
海峽網7月12日訊 (福州晚報記者 江海 文/攝)提到建筑,很多人想到的可能是鋼筋、水泥、砂石,很難將它與數字化聯系在一起。如果你也有這樣的觀念,以后需要改改了。
昨日,省建筑協會在榕舉辦“BIM+智慧工地新技術交流研討會”,記者從會上獲悉,目前福州已經有上百個建設項目使用了先進的數字化技術,整個行業正加速向數字化、在線化、智能化轉型。
項目用上BIM 省時又省錢
福州倉山區的奧體頤養中心,是我市配套最齊全、設施最完善的養老項目。作為福州市民生補短板的重點工程,它的工期很緊張,2020年上半年就要建成。
項目承建方福建省二建建設集團在進場時發現,這里的地質條件頗為復雜,不僅靠近居民樓,還臨近河道和文保建筑,基坑開挖難度很大。“福州市區不少住宅都因為周邊工地地下室開挖導致地面沉降,引發了不少矛盾。”省二建相關人士告訴記者,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他們用上了先進的BIM技術。
所謂的BIM就是建筑信息模型,它擺脫了傳統的二維設計,通過3D數字化技術把建筑工程中各專業、各階段與工程相關的信息全部納入數據模型之中,可以對工程的進度、成本、質量等進行管控,提高傳統建筑工程的管理效率。
運用該技術后,省二建在基坑距周邊保護建筑僅3米的情況下,通過工序模擬等措施,有效加強了支護,避免了地面沉降,大大縮短了建設工期。此外,通過BIM技術,施工方在圖紙會審階段發現了618個問題并直接予以解決。
運用BIM技術,建筑業在資金節約方面的效果也很驚人。福州地鐵2號線和6號線都使用了BIM設計,作為國內首個用BIM技術優化車站照明設計的案例,地鐵6號線僅營前一個站每年就可節省電費5萬多元,福州地鐵在應用BIM技術后,通過避免各類錯漏,減少返工,施工進度大大加快,已為在建線路節約數千萬元。
數字化工地帶來哪些好處?
省建筑協會相關人士告訴記者,近年來建筑業的發展突飛猛進,但傳統的施工現場管理方式粗放、能耗高、污染高、效率低的問題很突出,遠遠不能滿足當前施工需要和施工精細化管理的要求。在這樣的背景下,行業開始研討如何利用BIM+智慧工地技術,實現建筑業的數字化、在線化和智能化轉型,達到減負、降本、增效的目的。
“BIM主要做數據管理,智慧工地則以實時監控為主。比如工地可以利用電子地磅、智能攝像頭、紅外感應設備自動分析記錄材料信息,將材料損耗降到最低;監控工人位置,發現異常情況及時提醒;實時監控工地噪聲和揚塵,保證環境不受影響等等。”廣聯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福建總經理張塞告訴記者,目前福州已經有上百個項目應用了BIM相關技術,通過建筑信息模型、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未來福州的其他項目都有望接入數字技術,形成“數字化工地”乃至“新型智慧城市”。
“數字+建筑”將給福州帶來哪些好處呢?張塞表示,通過BIM+智慧工地+項目管理的落地應用,將實現建設項目的可視、可控、可管和可測,逐步實現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50%、質量0缺陷、安全0事故、項目進度加快50%、成本降低1/3的目標。目前福州每年的工地數量有1000多個,如果這些項目都實現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后,將為福州帶來極大的經濟效益。
責任編輯:黃仙妹
- 新西蘭今年第一季度經濟增長0.6%2019-06-20
- 東方翠與天湖茶業全面戰略合作 數字化賦能茶業全產業鏈2019-05-09
- 連江鮑魚搭上“數字化列車” 實現產銷智能化2019-05-08
- 培育新動能 激發新活力——民盟中央2019年度重點考察調研見聞2019-04-28
- 泉州第一季度建筑業總產值突破350億元 增速創近年來新高2019-04-22
- 成年人日均“觸屏”84.87分鐘 數字化閱讀成主流2019-04-17
- 德國強調人工智能要兼顧數據保護和使用創新2019-03-29
- 今年前10個月 泉州市建筑業總產值達1382.48億元2018-11-19
- 今年1—9月泉州全市完成建筑業總產值1211.71億元2018-10-17
- 德國工會呼吁增加再教育投入應對數字化挑戰2018-09-19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福州臺江區開展“暑期藝術加油站”少兒公益培2019-07-12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