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臨,在福建閩清縣梅城鎮的乃裳廣場上,十幾位老人帶來了一場特別的演唱會。帶頭的是閩清縣供電公司的退休員工陳書應。
他拉起二胡、打著快板,用歌聲感染了現場觀眾,仿佛訴說著他跨越半個世紀的 歷程。
二胡聲——鼓舞戰友士氣
1950年9月15日,當時23歲的陳書應在老家際臺鄉聽到“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號召,馬上寫下志愿書,經上級批準后參加志愿軍、奔赴前線。這一去就是幾年。
“作戰時常伴隨著饑餓與寒冷。那時候美國人吃罐頭,我們吃炒面。天氣冷得耳朵都快凍掉了,為了防空連生火都不敢,渴了就隨手抓起一把雪往嘴里塞。”
戰時環境艱苦惡劣,但陳書應充滿著斗志。
為了提振士氣,陳書應用美國的罐頭、朝鮮的木條、中國的馬尾自制了一把簡易二胡。他時常在停火的時候為戰友演奏二胡。
他那“山高路遠坑深,大軍縱橫馳奔”的洪亮歌聲響徹在焦如黑炭的戰場上空,聽得戰士們熱血澎湃。他們不由自主地和著琴聲激昂地唱著。
整個軍旅生涯中,陳書應共立下了一等功一次、三等功四次,獲得了五枚獎章,并在上海光榮入黨。
二胡聲——讓同事牢記安全生產
有了軍旅生活演奏的經歷,轉業到地方工作后,陳書應也經常用二胡演奏,還不時用快板將趣事唱了出來。越來越多的人被他的二胡所感染。
1981年,陳書應到閩清縣電力公司擔任分管安全生產的副經理。他把“安全生產規程”編成二胡歌曲,讓安全理念深入人心。
當時的文娛活動不多,這段歌曲很快受到單位同事的歡迎。
為了讓更多的同事都能將安全生產知識牢記于心,他組織幾個有經驗的同事準備表演一場“安全生產”歌唱表演。
他們在單位大院里用麻繩將幕布的四角拉起,拴在兩根并排的柱子中間,擺上一臺放映機——一個簡易的銀幕舞臺就做好了。
到了放映時間,臺下已坐滿了黑壓壓的一片人群。大伙要么席地而坐,要么直接站著。
大燈一亮,陳書應領著同事表演了起來。“我唱一份安規薄,你們記好每一步”,一把二胡、兩塊大竹板兒,合著生動幽默的歌詞一下子將現場的氣氛提了起來,同事們大聲拍手叫好。
自打這以后,陳書應的歌聲便深深烙進了大家的腦中,像是俯身在旁的呢喃聲。大家在生產操作時就更加注意安全了。
在即將退休的那幾年,陳書應為了將安全意識烙在每個同事心中,還編寫了一本《電力安全生產手冊》。
二胡聲——為大家宣傳安全用電
退休后的陳書應可沒閑下來。1996年,他被閩清縣政府聘為首批“創建文明縣城勸導隊”的隊長。
打那開始,他在做好文明勸導的同時發揮特長,編寫了多首安全用電歌謠,用二胡宣傳起了安全用電知識。
針對當地中老年人較多、行動不便的情況,他走鄉串村到老人家中,用二胡演唱起安全用電歌謠。老人們在娛樂的同時又學到了安全用電知識,都一個勁兒地夸陳書應唱得好。
陳書應還與有歌唱興趣的電力退休職工組成歌唱隊。每到傍晚時分,他們總能出現在梅城鎮的乃裳廣場。這時廣場周圍的居民們總是圍成一圈又一圈。
陳書應和歌唱隊隊員們齊齊拉著二胡,用洪亮的嗓音搭配著閩戲動作盡情地歌唱著安全用電知識。
“我沒什么事,每天都會來聽陳師傅的演唱。他編的安全用電歌我們小區大多數人都會唱。”一位大爺說。
年紀漸大的陳書應每次表演都會感到吃力,但他依然堅持著。 在他看來,能用自己的二胡聲幫助這么多的人學到知識,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
責任編輯:李牧晨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12名外賣快遞行業交通違法騎手參加路面執勤體2019-07-16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