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從種植養殖轉向休閑農業 這位“農夫”找對了路
望江園農村轉型升級為休閑農業度假山莊。記者 鄭帥 攝
海峽網7月25日訊(福州日報記者 蔣雅琛 見習記者 桂楹松)南方今年雨水多,雨季撞上授粉期,張浩昌經營的望江園休閑農莊內,1600多株臺灣金煌芒絕收。這讓他萬分慶幸自己當初的決定。“還好及時搭上‘三產’的快車,從種植養殖轉向休閑農業,否則今年損失慘重。”張浩昌說。
張浩昌原在福州從事文化傳媒相關工作,2011年,一心回歸田野的他來到外婆的家鄉——連江琯頭,在寨洋村玉樓山承包600畝山地,計劃開辟一片農場大展拳腳。本以為憧憬已久的美好田園生活即將實現,萬萬沒想到,一連串的打擊接踵而至。
“當時就想做生態農業,養殖雞鴨羊,也引進了許多水果品種,但由于生態農產品價格高、認知度低、沒有認證,很難進入商超,銷路受阻。”不止這樣,那三年,張浩昌養雞遇到H7N9,養鴨遇到霍亂,引進的水果不適應氣候,全不掛果……萬般無奈,180多萬元的投資就這樣打了水漂。
2015年,張浩昌從浙江、四川考察回來,發現休閑農業正成為一股新風尚,于是果斷調整方向。“我們要吸引客人留下來,產生二次消費。”從餐廳起步,望江園逐步開發住宿、燒烤等其他項目,轉型為一座融生態、農業、休閑、旅游、養生為一體的休閑農業度假山莊。
這個決定對了!后來,望江園的經營蒸蒸日上,成為福建省休閑農業示范點、福建省森林人家、福建三星級鄉村旅游經營單位。“我們這里面朝閩江入海口,遠眺馬祖島,地理位置優越,休閑活動豐富,人氣越來越旺,即便完全沒有做過宣傳,去年游客人數還能達到28000多人。”
從農場升級為景區,張浩昌歷經坎坷,總結出經驗:“做休閑農業,重要的是把生態搞好,給游客提供一個舒適的環境。”他介紹,望江園所在的玉樓山原本是一座荒山,植物品種稀少,滿眼的綠色千篇一律。為使景觀更有層次,他請專家,引苗木,進行整體規劃。
“像石階兩側的這些黃金柳,就是我們成功引進的品種。”張浩昌說,黃金柳呈金黃色,不僅為景區添了色彩,而且將樹葉放在雙手之間搓一搓,還會散發出一股淡淡的清香。“單單是引進苗木就花費了約200萬元。”據悉,望江園內現種植丹桂、四季桂1000余株,赤丹、香茶、櫻花、紫薇、菩提樹、黃金柳等1500余株,玉蘭、含笑、梔子花等3000余株。園內保持著良好的生態,常常引得貓頭鷹等野生動物來造訪。
不做農場了,拿什么招待專程來品味鄉野美味的游客?
“不怕,我們有后盾。”張浩昌介紹,2017年,連江縣多家休閑農業企業抱團,成立了連江縣休閑農業產業聯盟。聯盟串聯起全縣的鄉村旅游資源,帶動旅游,而且有專門供應農副產品的基地。“目前,我們的食材供應有的來自周邊農戶,有的來自精準扶貧戶,主要還是來自蓼沿鄉的福建潤澤生態農業開發有限公司。”
一波又一波游客從連江來,從福州來,甚至從外省來,張浩昌有了底氣:“這一步算是走對了!”
責任編輯:黃仙妹
- 福建召開研討會 助力休閑農業鄉村旅游轉型2019-06-06
- 休閑農業解碼鄉村振興 浙江上虞盤活“地方資源”2018-11-12
- 廈門休閑農業步入黃金增長期 成為鄉村產業興旺的重要抓手2018-10-15
- 首屆“中國農民豐收節”泉州推介2個休閑農業點2018-09-19
- 農民豐收節將推歸田花間農耕游 玩轉休閑觀光農業2018-09-14
- 端午小長假休閑農業迎客忙 廈門已有43個休閑農業示范點2018-06-19
- 寧德政協委員建言 寧臺休閑農業交流合作 2017-01-10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4人榮登7月“福州好人榜”2019-07-25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