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峽網7月25日訊 (福州晚報記者 江海)銀行理財產品和貨幣基金收益率持續走低,福州很多投資者開始到處尋找新的投資渠道,在這樣的背景下,互聯網保險理財產品成了時下最火熱的理財產品。
不過,部分投資者發現,網絡平臺上看起來收益率不錯的互聯網保險理財產品,實際收益率并不理想,甚至可能出現虧損。業內人士表示,目前高收益率的互聯網保險理財產品大多為凈值型產品,因投資標的不同導致收益率波動較大,投資者需要特別注意。
互聯網保險理財 收益率波動較大
昨日,記者在多個在線支付平臺看到,平臺上有各種保險理財產品出售,一般每個平臺上都有二三十個產品,多數為個人養老保障管理產品。不少產品的7日年化收益率在3.5%以上,一些封閉期為1個月~3個月的產品,7日年化收益率最高達4.15%,封閉期3個月以上的產品,7日年化收益率最高達4.75%。
除了宣傳的收益率較高,這些互聯網保險理財產品的購買方式也很靈活。例如,銀行理財產品1萬元的投資門檻算很低了,而互聯網保險理財產品中,千元起購的并不少見,且7日年化收益率可達3.12%~3.26%。
不過,有投資者卻發現,互聯網保險理財產品和銀行理財產品有一定差別。
一名投資者告訴記者,他4月份在一個平臺上購買了一款某保險公司推出的“養老匯選泰悅”理財產品,購買頁面顯示,該款理財產品近一年的凈值增長率為6.42%。但是,他買入后卻遭遇五連跌,投入10萬元1個月虧損了近300元,好在近期收益率又出現了回升。
投資這類產品 需要長期持有
為什么互聯網保險理財產品的收益率波動會比較大?記者查詢發現,這些產品多數為凈值型個人養老保障管理產品。
福州多家險企的負責人告訴記者,個人養老保障管理產品,指養老保險公司作為管理人,接受政府機關、企事業單位及其他社會組織等團體委托人和個人的委托,為其提供與養老保障相關的資金管理服務。它由養老保險機構發行,與銀行理財產品類似,不是傳統意義上的保險產品,也沒有保障功能。
和貨幣基金相比,養老保障管理產品投資的范圍更廣,可投資流動性資產、固定收益類資產、不動產類資產和權益類資產、資產支持計劃等。如果配置流動性資產和固定收益類資產的比例較高,產品的風險就小一點;如果配置權益類資產的比例較高,風險就大一點。
總體來看,養老保障管理產品的風險性較低,而且有養老險公司背書,安全性比較高。養老保障管理產品的封閉期一般在1個月到1年,還有靈活提取類的產品,流動性相對較好,投資者可合理分配定期的和靈活提取的投資金額。
凈值型個人養老保障產品收益率在短期內會有波動,“快進快出”會因波動造成虧損,但長期來看也比較穩定。不過,由于目前很受歡迎,這類產品的收益可能在一定程度上被分攤。
此外,一些收益率較高的產品管理費可能更高,最終收益要減去機構的各項管理費用。同時,由于凈值型理財產品需要時間來計算凈值和份額,資金的到賬時間最快也是“T+1”日。
責任編輯:黃仙妹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看開漁盛況賞無敵海景 這個夏天打卡沙埔網紅2019-07-25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