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福建頻道>福州新聞
      分享

      原標題:長樂:留住鄉愁記憶 活絡歷史文脈

      海峽網7月29日訊 (福州日報記者 余少林九頭馬古民居第一期保護修繕緊鑼密鼓推進;和平街特色歷史文化街區建設如火如荼進行;顯應宮保護工作蹄疾步穩開展……近年來,長樂區文物保護工作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堅持“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針,在優化文物工作環境,加大保護力度,合理開發利用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一定成效。

      隨著文物保護工作持續深入,長樂區將文物遺產保護、留住鄉愁記憶融入城鄉建設規劃全過程,尤其是對古民居的修繕保護,充分發掘了鄉土文化資源,使越來越多的歷史文脈“活絡”起來,重新煥發光彩。

      福州長樂區:留住鄉愁記憶 活絡歷史文脈

      和平街保留有大量明清時期的古建筑。

      福州長樂區:留住鄉愁記憶 活絡歷史文脈

      修復后的和平街180號,既有當代新意,又有時間痕跡。它保留了厚重的院墻、超長的青石布踏以及完整的排水系統。

      福州長樂區:留住鄉愁記憶 活絡歷史文脈

      鄭和史跡陳列館。

      福州長樂區:留住鄉愁記憶 活絡歷史文脈

      鄭和公園內,建造于明成祖時期的三峰塔(圣壽寶塔)。

      福州長樂區:留住鄉愁記憶 活絡歷史文脈

      俯瞰九頭馬古民居。

      九頭馬:建筑史上的輝煌篇章

      九頭馬民居位于鶴上鎮岐陽村福廷自然村東北九頭馬公園北。依山坡而建,宅地中有九塊巨石,故俗稱“九頭馬”。陳利煥,商賈出身,父子歷時70多年陸續建成。第一座清嘉慶年間(1796年~1820年)始建,最后一座同治十一年(1872年)竣工。2001年8月3日,經長樂市人民政府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005年6月升格為福建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它是長樂建筑史上的輝煌篇章,不僅是一座建筑博物館,更是一座民俗藝術博覽館,具有較高的歷史、科學和藝術價值。”長樂區文旅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2017年,長樂區就著手九頭馬的修復保護工作,投入30萬元對民居內的接官廳、文魁廳等多處瀕臨倒塌的建筑物進行搶險加固。

      走進古民居,可見古建筑部分保存較完整,院落深深,一座連著一座,木雕、藻井、壁畫、書法、浮雕、青石柱礎雕刻精美,門窗、戶扇木作珍巧別致。

      為讓九頭馬重生光彩,去年6月,在原先對部分文物建筑本體搶險加固的基礎上,長樂區又啟動第一期保護修繕項目。“項目已完成98%,進入掃尾階段。”九頭馬古民居修復項目施工負責人介紹,修復前,他們對項目施工方的資質和設計標準進行了嚴格的把關,對整個古民居進行拍照,并記錄原材料的規格,以便施工時有參照依據。對于能重新利用的原材料,在清洗干凈后重新安裝;不能重新利用的,也照原樣配補,做到修舊如舊。

      記者了解到,長樂區將強化九頭馬古民居內部管理,借鑒其他古建筑管理的經驗,制定出臺《九頭馬古民居原住民管理公約》,進一步規范原住民生活、生產行為。同時,有序推進九頭馬古民居二期工程修繕工程的方案設計,做好二期保護修繕工程的銜接、籌備等工作;為確保藻井木結構及傳統工藝等信息免遭丟失,對西一列門廳破損的屋面、糟朽嚴重的藻井木構件,適時安排省市文物古建專家進行現場踏勘、論證后,開展搶險加固。

      “古建筑就如歷經滄桑的老人,我們在保護修復時不是讓她回到青春年少,而是延緩她的衰老,以一個健康老人的形象,融入社會生活,向世人講述老故事。”長樂區文旅局文物辦相關負責人表示。

      和平街:呈現官宦和商貿文化

      來到長樂區和平街特色歷史文化街區,一座座古樸典雅的明清建筑,述說著歷史的厚重和滄桑。

      和平街是長樂歷史上最古老的街區,可以追溯到唐朝,文化積淀深厚,有長樂第一街區之稱。自阜民橋始,和平街從西向東至嶺口止,主街道寬約4米~5米,總長1000余米,兩側小巷密布,均開口于主街道,小巷曲徑通幽,分街巷于左右,形成“五街十巷”魚骨狀的街巷格局,傳承千年。五街即城隍街、興賢街、東街、十洋街、嶺口街;十巷為虎埕巷、儒英巷、溪上巷、溪下巷、府巷、司馬巷、東安里巷、石獅頭巷、東風巷、觀音樓下巷。

      長樂區文旅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和平街內,從宋代的石橋、明清的宮廟祠堂,到明、清、民國的傳統府第、民居、商鋪等等,都與士族、商貿、海絲、傳統民俗文化息息相關,是先民在這方土地上繁衍生息的場所、生產勞動的記錄、文化精神的寄托。現分布著區級文保單位有長樂奎光閣、十洋觀察第(陳復升故居)、東關司馬第、東關太平橋、六平山摩崖題刻(東溪精舍)。

      長樂區和平街特色歷史文化街區將重現昔日的繁華和風采,修繕保護工作正在快馬加鞭推進。和平街156號、166號、180號司馬巷3號、5號以及規劃展示館等6座古建筑主體修復工程已經竣工,并完成了初步驗收工作。“由于和平街是長樂首次大規模的古建筑修復,我們聘請福州市古建筑修復專家,對項目進行指導和管理,并組織項目相關人員進行古建筑修復專業技術培訓。”指揮部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和平街古建筑修復工作遵循“修舊如舊”的原則,堅持按照原規制、使用原材料、運用原工藝對6座明清古建筑進行修復。“這幾座古建筑全部按原面積、原高度進行修復,并保存各座建筑的建筑風格、樣式。”長樂區城投公司工程部相關負責人說,如司馬里3號過廊、門廳均按歷史原貌恢復;司馬里5號明代風格的門簪、馱墩都是參照原照片或原槽朽的構件進行恢復;和平街180號的門廊、門窗裝飾、第三進二層挑廊也是恢復歷史原樣。

      “和平街歷史文化街區文化及歷史素材挖掘工作也正在加快進行。”長樂區文旅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通過走訪、調查東關片區文物保護情況,對文物古建筑、古遺跡進行調查摸底匯總,已完成《東關片區古建筑保護利用的初步設想》的調查報告。另外,擬刊行《和平街瑣記》一書,已召集本區內熟悉東關片區歷史的文史工作者、本土作家及文學愛好者20余人進行約稿,撰寫反映和平街歷史文化街區內歷史故事120篇。

      不久的將來,這里將給世人呈現的將是頗具特色的“文脈”——以司馬第、岳伯第、地官第、觀察第、天官第

      等“五第”為代表的“衣食足而知禮儀、家富足而戶詩書”官宦文化,和以明清時期大量貨物云集、各類商鋪作坊遍地的商貿文化。

      顯應宮:弘揚海洋和民俗傳統文化

      在長樂區漳港街道仙岐村,有一顆歷史遺留的璀璨明珠——顯應宮。顯應宮即天妃宮,俗稱媽祖廟、大王宮,坐北朝南,面臨大海,始建于宋紹興八年(1138年),三進,土木石結構。明弘治三年(1490年),知縣潘府將后座改立“鳳岐書院”,作為本地子弟讀書之所。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再次重修,至光緒年間,為風沙掩埋。

      1992年6月22日,因當地農民挖基建房,發現塑像,埋沒地下3米多深的顯應宮遺址赫然出土,重見天日。隨之出土的有泥彩塑媽祖娘娘、巡海大神、大王等神像50多尊,塑像神態逼真,衣飾色彩艷麗,為泥塑藝術珍品。同時出土的還有各種陶瓷器皿、古幣等20多件,其中清嘉慶年間皇帝頒賜的“愿愈應”匾額一方尤為珍貴。

      經專家鑒定,顯應宮出土文物不但具有科學、歷史、文化藝術之價值,而且對研究長樂沿海的沙灘變化、海岸變遷都有重要的參考價值。為保護文物,由漳港鎮政府牽頭,在原址重建顯應宮,出土泥塑和石墻原樣保護。2001年1月20日,經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5月,經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顯應宮是海洋文化代表,保護工作也在有條不紊地開展。”長樂區文旅局表示,長樂區將按照文保規劃設計,加大對地宮出土文物、歷史古建筑、古文物的保護力度,加快推進顯應宮保護建設,推動管理水平提檔升級;進一步加強對顯應宮彩色泥塑群像的學術考證研究,深入挖掘國保文物的學術、藝術、歷史價值以及文物本身所具有的歷史內涵、信息和現實意義,弘揚海洋文化、民俗傳統文化。

      此外,在海絲文化方面,長樂區先后投入近500萬元,對“海絲”遺址地登文道碼頭、圣壽寶塔等周邊環境整治提升,拆除依附在遺址地周邊的違章建筑,制作文物保護單位保護界牌,安裝探頭等監控設備,并成立文物安全巡邏隊,對遺址地周邊定期巡邏。與此同時,積極參加福州“海絲”申報研討會,繼續做好“海絲”遺產的挖掘調查工作,對全區范圍內海絲文化、鄭和文化相關的遺址地開展全面的調查、摸底。

      “保護好古建筑、保護好文物,就是保存歷史,保存城市文脈,保存歷史文化名城的優良傳統。”長樂區文旅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福州長樂區:留住鄉愁記憶 活絡歷史文脈

      和平街牌坊。

      責任編輯:黃仙妹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晝夜溫差10℃!福州清明天氣指南來了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久久久久国产成人精品亚洲午夜 |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富二代|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无码精品| 亚洲色精品VR一区区三区| 狠狠亚洲婷婷综合色香五月排名| 亚洲日韩乱码中文无码蜜桃| 区久久AAA片69亚洲| 亚洲成人影院在线观看| 亚洲成a人片77777群色| 亚洲天堂一区二区| 亚洲伊人久久综合影院| 亚洲精品亚洲人成在线播放| 国产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黄桃|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电影天堂| 亚洲国产高清在线|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无码中文字幕| 鲁死你资源站亚洲av| 亚洲精品人成电影网| 精品国产_亚洲人成在线高清| 伊人亚洲综合青草青草久热| 亚洲一区二区精品视频| 亚洲中文无韩国r级电影| 亚洲免费一区二区| 亚洲色大成网站www| 亚洲福利电影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a亚洲国产v高清不卡| 日韩一卡2卡3卡4卡新区亚洲| 国产aⅴ无码专区亚洲av麻豆 | 亚洲中文字幕日产乱码高清app| 亚洲一级片免费看| 亚洲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中文字幕在线无码一区二区| 亚洲开心婷婷中文字幕|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蜜桃不卡| 国产亚洲精品观看91在线|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古装片| 久久91亚洲精品中文字幕| 亚洲无线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网站|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碰碰动漫3d|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