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著名世界遺產保護專家郭旃:福州文物保護管理機制健全、經驗豐富
海峽網7月2 9日訊(福州新聞網記者 邱陵 實習生 陳玉燕)“古厝是歷史文化信息的一種載體,作為申報世界遺產來說,大家可以從人類文明發展史、城市建筑發展史等角度去認識它,把它放在一個更新的高度、更寬的領域,讓全世界關注,這對文化遺產的保護工作會產生很大的作用。”28日,著名世界遺產保護專家、中國文物學會副會長世界遺產研究會會長郭旃在福州表示。
郭旃曾任國家文物局辦公室主任,文物處長,文保司巡視員等職務,多年從事文物的保護、研究、開發和管理工作,在保護、界定世界遺產和推廣世界遺產理念方面有著豐富的理論基礎和實際工作經驗。同時,他曾參與中國全部世界文化遺產的申報工作,ICOMOS《奈良真實性文件》《西安宣言》等文獻的研討制定工作。
“1982年,我參加工作后的第一次出差就來到福建,此后又多次前來,福州給我留下很深刻的印象。”郭旃說,福州的文化底蘊很深,當時作為中國江南最古老的木結構建筑,華林寺大殿被國務院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即將撥出專款進行修繕,因此對這個工程很有印象。此外,三坊七巷作為“明清建筑博物館”“里坊制度活化石”“近代名人聚居地”,是中國古厝建筑的典型代表,對福州這一座歷史文化名城的城市格局和人文景觀影響深遠。
對于文化遺產的保護,郭旃介紹了國際公認的五大原則,包括所有修繕都應充分記錄與存檔、尊重原物、可逆、可識別和保護相關歷史環境背景、景觀氛圍等。郭旃表示,近年來福州在文化遺產保護方面持續探索,成果十分顯著,體現出福州的文物保護管理機制比較健全,構建了一套完善的文化遺產保護體系,工作經驗比較豐富,社會各界對文化遺產保護的感悟和理解也比較深刻。
當前,我們應該如何保護與傳承文化遺產?郭旃建議,一方面要高度重視歷史文化遺產,用國內外形成的關于文化遺產的最普遍認識來保護和傳承,保存歷史的原貌,留下真實的記錄,以便在未來依然能夠恢復;另一方面,要跳出建筑物本身來看待保護工作,除了它本身是一朵建筑界的奇葩外,應該給予更高的關注,因為它既體現著文化遺產整體保護的原則和理念,也體現其海內外文化交流方面的影響。“建筑會記載族群遷移、文化影響等故事,我們要把視野放開,從人類共同文化遺產的更高層次進一步發掘它的價值。”
責任編輯:黃仙妹
- 伍江:福州對歷史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經驗值得推廣2019-07-29
- 福州晉安區:留住城市記憶 傳承歷史文脈2019-07-29
- 福州鼓樓區:古厝煥新生 文脈貫古今2019-07-29
- 從古厝中解讀福州歷史文化DNA2019-07-24
- 福州將舉行古厝保護與文化傳承論壇 助力文化遺產保護工作2019-07-21
- 龍文區九十九灣:商來好“客情” 夜來好光景2019-07-21
- 福州古厝保護與文化傳承論壇26日~28日舉行2019-07-20
- 習近平:黨中央支持少數民族文化遺產保護2019-07-17
- 原來,你是這樣的“古厝”2019-07-12
- 莆田荔城區新增10個區級非遺文化代表性項目2019-07-10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福清:熱愛和保護 讓歷史文物煥發生機2019-07-29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