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串聯“一港一河” 福州打造最長最美核心景觀帶
海峽網7月31日訊 (福州日報記者 孫漫 見習記者 汪培清)上月,隨著紅星水閘、水泵啟動運行,福州城區內澇治理重要節點——晉安河直排閩江通道工程正式通水。這條新開辟的“入江路”,已成為城區汛期排洪的又一利器。
圍繞治水又扮城的目標,在完成水利部分施工后,扮靚“新路”的景觀工程施工即將展開。記者獲悉,全長932米的晉安河直排閩江通道“上蓋”,將圍繞“一帶、三區、五園、多景點”,打造四季有花、綠意環抱的開放式公園。待年底前建成后,將與晉安河、光明港等水道一起,為市民獻上一條目前城區最長的28公里(晉安河及光明港景觀帶長27.1公里)最美城市核心景觀帶。
上蓋“變身”9萬多平方米開放式公園
30日上午,記者來到晉安河直排閩江通道工程現場,眼下,景觀工程又擂響戰鼓,相關前期工作正加快展開,即將進場開建。
據了解,該項目北起光明港河口,與光明港公園相連,南至江濱公園,全長約920米,總面積超9.3萬平方米,將打造一處四季有花、游湖閑憩、賞景休閑于一體的開放式公園。
按計劃,年底前,晉安河直排閩江通道項目將完成水利及景觀工程收尾,為市民獻上一條城區最長最美的核心景觀帶。
打造“一帶、三區、五園、多景點”
“整個上蓋公園將變成一條陸上‘河流’,下面是流動的河水,上方也會用流線型鋪裝,加上旱溪等,在潺潺‘暗河’上形成上下呼應的景觀效果,展現福州內河的優美韻律和文化氛圍。”業主單位市城鄉建總該項目負責人說。以“流”為核心理念,這條900多米長的景觀帶將植入步道、綠化及多樣活動空間,力求讓市民在這座“流動”的公園中,感受暢快呼吸、歡快休閑和愜意交流。
精心打造的“一帶、三區、五園、多景點”結構,讓公園可賞可玩。其中,“一帶”指水之源景觀通廊,“三區”為水印區(陸上河流起源,融入治水歷程)、水韻區(治水小品,增添科普性)、水跡區(陸上河流盡頭,打造休閑駐足空間),“五園”是園中園,分別為戲水園—河口戲水空間,拉近與水的距離;治水園—展示福州治水歷程;問水園—福州治水科普展示;樂水園—打造靜逸休閑空間;活水園—潺潺河水匯于閩江。
在景點方面,河口聽潮是一大亮點。據了解,該景點位于晉安河、光明港及直排閩江通道的交叉口,是福州內港的重要出入口,也是福州對外交往,尤其是朝貢文化(琉球館)的重要見證地。這里將精心打造主題河景燈光秀,重現舊時盛景。
海綿生態理念讓園區四季皆是景
除了景觀上的綠與美,“海綿”帶來的綠意,同樣是這座公園不可缺少的特點。和不少市民愛去的牛崗山公園一樣,這座上蓋公園,也植入了海綿理念,串起一條生態排水通道。
據了解,園區主路均為透水鋪裝,園路兩側會布設植草溝,還有雨水花園、下凹綠地等生態蓄水、排水通道。下雨時,這些大大小小的海綿元素,加上透水路面、植草格生態停車位,將充分吸納園內雨水。降水量大時也不用擔心,植草溝會給客水“引路”,讓它們流向旱溪、雨水花園、濕地等,實現自然生態凈化,也能給園區內添置水景觀。
在植物配置上,公園以“連港通江,春暖花開”為主題,不僅美,而且香。“考慮到沿線居民區多,常綠喬木就用來保護居住的私密性,碧桃、山櫻花等,則是豐富公園的色彩。”該負責人說,園內植物以組團式種植為主,大小搭配,讓景觀更有層次。桂花、梔子花、米蘭、茉莉等植物的加入,則讓公園芳香不斷,更具魅力。
責任編輯:黃仙妹
- 8月1日起,福州營運車輛綜合檢測更方便了2019-07-31
- 福州市15個檢查組每周2次赴一線督導抽查2019-07-31
- 馬尾基金小鎮半年落地34項目 基金規模55.6億元2019-07-30
- 福州開出首張個人罰單!垃圾不分類,罰款200元!2019-07-30
- 尋文脈 憶鄉愁 福州舉行古厝保護與文化傳承論壇2019-07-30
- 福州部署古厝保護和文化傳承12項重點任務2019-07-30
- 垃圾變身藝術品 福州這群孩子打造“垃圾美術館”2019-07-30
- 福州將加強文物和歷史建筑保護2019-07-30
- 福州首批電子墨水屏智能站牌啟用2019-07-29
- 清華大學國家遺產中心主任呂舟:福州保護歷史文化遺產呈現可喜變化2019-07-29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8月1日起,福州營運車輛綜合檢測更方便了2019-07-31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