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福州六旬老人染上城市少見病 醫生:系“鉤體病”
海峽網8月1日訊(福州晚報記者 陳丹 通訊員 陳文璇)夏季,福州不時會來一場雨,若碰上臺風天,則更是雨水不斷,一些低洼處難免有些積水,而這些積水若是摻雜垃圾、糞便等,便可能潛藏致病的隱患。
前陣子,福州市第一醫院重癥醫學科收治了患者老李,確診他患了鉤端螺旋體感染,也就是俗稱的“鉤體病”。醫生表示,老李有可能是在接觸污水時受感染。
老人多臟器功能衰竭
老李今年66歲,家住鼓山附近。他原本是名司機,退休后為了給家人減輕負擔,經人介紹,做起了環衛工人。
可才做了一個月左右,他突然感覺乏力,雙下肢酸疼,還發燒。忍了三四天后,精神萎靡的他才將這個情況告訴子女。日前,家人帶他到市一醫院就診。醫生一看,情況不對勁,老李呼吸困難,而且三天無尿了,這意味著他很可能是腎臟功能衰竭,便建議老李趕緊去急診科。在急診科,經各項檢查,醫生們判斷,老李的病情非常兇險,于是直接將他送往重癥醫學科搶救。
“各項指標顯示,他的心肝腎等多臟器功能衰竭,而且伴有感染性休克等。”重癥醫學科的邱雅英醫生介紹,老李情況屬于“一只腳已經踏進棺材”。所幸,經醫護人員積極搶救,老李的病情漸漸穩定。他的病因也被查清,系鉤端螺旋體感染。
“這種病在城市比較少見,我工作四五年了,還是第一次見到。”邱雅英介紹。經過數日對癥治療,老李7月29日順利出了ICU。
城市污水存致病隱患
昨日,在普通病房,記者見到了老李,他還有一些黃疸未退,但精神不錯。他的女兒介紹,老李做環衛工作時,難免接觸污水。
“不排除是因為接觸污水導致了感染。”邱雅英介紹,“鉤體病”是一種人畜共患病,病原體主要存在于野生動物體內,當人下農田或在屠宰場接觸動物排出的帶有病原體的尿,或被其污染的水、土壤及食物時,病原體就會通過皮膚(特別是破損的皮膚)等進入人體。老李還養了雞鴨,時不時去照顧,這也有可能是他得病的原因。
邱雅英介紹,“鉤體病”早期會出現敗血癥癥狀,發熱、頭痛、全身乏力、全身酸痛等,中期會出現各臟器衰竭,如果不重視,會危及生命。
值得注意的是,我國7月至9月是“鉤體病”高發期,臺風、洪澇等可促其流行,城市路面摻雜垃圾、糞便等污染物的積水,是“鉤體病”的重要傳染源之一。
邱雅英提醒市民:盡量避免或減少接觸污水,雨天不要穿拖鞋、光腳趟水行走,若不得已接觸污水,也要把身體清洗干凈。下水作業時,要盡量穿長筒雨靴。
責任編輯:黃仙妹
- 云霄龍鏡村:打響凈水戰役 守住美麗鄉愁2019-07-26
- 漳州市區三湘江攬城綠道工程啟動2019-07-07
- 漳州三湘江(閩南師大段)將打造3公里景觀綠道2019-06-24
- 石獅發生污水直排大海? 回應:大雨導致處理不及時2019-03-14
- 福建省確定8個試驗縣開展綜合治水2019-01-30
- 福州新西河截污管16日起“對接”施工 工期預計為30天2018-12-15
- 福州28座雨污水抽排泵站明年將全面完成改造2018-11-17
- 福州一車輛疑深夜偷排 糞水匯入閩江2018-10-15
- 上半年環保稅增收17.5億元 綠色稅制促進綠色發展2018-08-16
- 福建:產業化為污水垃圾處理注入新 “活力”2018-08-15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最美鳳凰裝”華彩炫不停!她即將在這里亮相2019-08-01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