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內容上做“加法”,不僅僅是整治黑臭,還統籌綜合治理,推進污染源和內澇治理,加大力度截污清淤和水體交換,大力建設生態駁岸、串珠公園、種樹、修路、亮燈、造景、建園等,同步實施、環環相扣,持續抓好水生態環境建設,打造靚麗的榕城內河風景線。
“水清河暢,自然心情舒暢。”在陸莊河岸,家住西洪小區的市民陳榕河每天都會和老友來到河邊的涼亭,一起攀談賞景。
如今,在陸莊河、流花溪、白馬河、晉安河等內河沿岸,越來越多像陳榕河一樣的市民,每天相聚在河畔或休閑健身,或駐足觀賞。
“治水‘突圍戰’,要‘突’的不僅是建設之圍、管理之圍,更是意識之圍。”朱宸熠說,與以往相比,這次治理是治標又治本,近期與中遠期相結合,用治標為治本贏得時間,最終實現標本兼治。
按照系統治理、綜合分析、生態第一、治本第一、質量第一、項目工作法、搶抓主動權等七大理念,福州推出了可謂史上種類最全、規模最大、投入最多的“9+5”策略,努力實現治理效益的最大化。
具體為,針對黑臭治理,采取全面截污、全面清淤、全面清疏、全面治理污染源、全面實施城中村改造、把水引進來、讓水多起來、讓水動起來、組建聯排聯調智慧管理體系等9項策略。與此同時,為實現水系周邊環境提升,同步實施種樹、修路、亮燈、造景、建園等5項策略。
如,堅持“癥狀在水中、根源在岸上、核心是管網”,干塘作業徹底清淤河底,全面清疏排查修復市政管網,全面提標改造污水處理廠;結合實際,堅決拆除內河兩側6米至12米范圍內的建筑,沿河埋下大口徑球墨鑄鐵截污管,筑起城市截污第二道防線;在沿河兩側大力興建串珠式公園,重塑河道生態;新開挖河道“因河制宜”,避免“僵硬”的直立式駁岸,取而代之會“呼吸”的生態駁岸……
6月17日,城區內澇治理重要節點——晉安河直排閩江通道工程正式通水,縮減晉安河行洪距離6公里,縮短城區受澇時間約6小時,同時實現了晉安河直接納潮,進一步提升城區內河水質。
福州還建設“五湖三園一池”,新開挖晉安湖、旗山湖,新增調蓄庫容520萬立方米。而閩江北岸“高水高排”工程也進展順利,項目集山洪防治和生態補水功能于一體,今后對改善內河生態環境也將發揮重要作用。
這些新理念、新舉措、新成果被集中應用,形成了特色鮮明的內河治理“福州模式”。2018年,福州獲評為全國黑臭水體治理示范城市。
責任編輯:黃仙妹
- 福州水系治理工作總體滿意率超90% 環境明顯改善2019-02-28
- 福州城區水系治理實現全域系統治理2018-04-19
- 福州城區水系治理各項永久性及景觀提升工程全力推進2018-04-15
- 福州水系治理注重防塵護綠隔油 市民點贊2017-05-03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轉需!大陸居民赴臺個人游暫停,機票這樣退!2019-08-02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