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機制上做“加法”,創新“卷地毯”工作法、“雙河長”制,采取PPP模式建設,首創城區水系聯排聯調中心等,切實做到持續治理、徹底治理,努力實現內河長“制”久清。
機制活,則全局活。為實現攻堅提速,福州組建6個“卷地毯”攻堅小組團隊作戰,并組成了共126人的6個現場推進組、1個質量監督組和1個技術把關組,全脫產駐點河道,確保項目進度、監管工程質量。此外,將水系專項督查與一線考核干部相結合,激勵廣大干部撲下身子實干、雷厲風行快干。
鐵腕治水,治了水患,美了“榕”顏。但只有長效管養,才能長久惠民。
全長6.75公里的晉安河,是陳祥炎和同事謝玉春每天上班的“打卡點”。作為城區水系巡查隊隊員,他們全天候駐守河道沿線,和相關執法部門密切配合,緊盯偷排、混排、晴天排污和入河垃圾,護好晉安河的水清河暢。與這支60人的專業隊配合,福州創新實施的“政府河長+企業河長”的“雙河長制”,更讓管水隊伍不斷壯大。
“其實從建設之初,我們就開始對項目運行管理的布局進行考量。”朱宸熠說,水系治理PPP項目的全生命周期為15年,其中建設期2年至3年,運營期12年至13年,按第三方考核結果,項目投資分年逐步支付。這種按效考核、付費的方式,能有效避免建管脫節。
這樣的“打提前戰”,還體現在全省首創的城區水系聯排聯調中心,將“九龍治水”變為“統一作戰”。通過全面整合管水權限,中心統籌調度全城上千個湖、庫、泵、閘、站,把防洪、排澇、調水、治污等集于一身,實現了智能調度。
市城區水系聯排聯調中心常務副主任陳永鋒告訴記者,通過納潮引水,目前每日可向城區引入清水約1650萬噸,內河水位平均抬高1.2米至1.8米,主要內河流速達0.15米/秒以上。這一模式,讓內河調蓄效益提高了30%,年節約電費約2300萬元。
而隨著新版《福州市城市內河管理辦法》出臺、百姓河長落地、實時反映水質狀況的智慧水系公示牌設立等,福州長效管水的辦法將越來越多,步子也將越走越穩。
“下一步,福州將按照城區水系綜合治理‘清盤’行動方案,加速主干河道各個剩余節點的建設掃尾,將完成全市城區主干河道及支流治理并逐步驗收轉入運維。”朱宸熠說。
朱宸熠表示,接下來,福州還將積極構建智慧水務平臺,推進管理信息化建設,努力守護好美麗的生態紐帶,讓老百姓切身感受城市的美好環境。
責任編輯:黃仙妹
- 福州水系治理工作總體滿意率超90% 環境明顯改善2019-02-28
- 福州城區水系治理實現全域系統治理2018-04-19
- 福州城區水系治理各項永久性及景觀提升工程全力推進2018-04-15
- 福州水系治理注重防塵護綠隔油 市民點贊2017-05-03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轉需!大陸居民赴臺個人游暫停,機票這樣退!2019-08-02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