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首屆中華文化與兩岸文創產業融合發展論壇在福州舉辦
啟動儀式現場(東南網記者 盧金福 攝)
海峽網8月7日訊(東南網記者 盧金福)6日上午,第七屆海峽青年節集中活動“首屆中華文化與兩岸文創產業融合發展論壇”在福州市博物館啟動,邀請了兩岸國學社科界、文化產業界的嘉賓圍繞博物館文創、兩岸書院、生態文明等話題進行討論和交流。
本屆論壇由福州市社科聯、福州廣播電視臺、福州市易經文化研究會聯合主辦,采取“1+N”模式,1為舉辦1場“從兩岸博物館文創看文創產業新發展”主論壇,N為開展 “兩岸書院與中華文化傳承”和“生態文明理念與‘綠色’產業體系構建”兩個分論壇;“項目運營與產業基地聚合創新模式” 和“文化創意與青年創業創新” 兩個專題考察研討會共五場活動。
主辦方表示,本次論壇所有活動均采取開放互動式的研討方式,希望通過舉辦系列活動,能聯合兩岸國學社科界、文化產業界、傳媒界的力量,交流國學、碰撞創意,融合共享,并通過連續性、常態化舉辦論壇,激發兩岸青年對于文創的熱情,成為兩岸青年傳承中華傳統文化新的抓手,共同打造兩岸國學交流和文化創意融合的新平臺。
論壇啟動儀式上,“兩岸文博文創產品精品展”也同期開展。臺灣陳逢顯毫芒雕刻館館長、臺北故宮博物院“文物工法”薪傳人陳逢顯在現場將他的微雕作品贈送給福州市博物館,作為福州市博物館永久珍藏。此外,陳逢顯毫芒雕刻館與福州市壽山石雕刻藝術研究會簽訂合作協議。
論壇啟動儀式后,還舉辦了主論壇,邀請了6名來自北京故宮博物院、臺北故宮博物院、中國社科院、兩岸學界產業界等知名專家、文博創意領域代表性人物,圍繞“從兩岸博物館文創看文創產業新發展”這一話題進行對話、互動、交流,為致力于中華文化研究的兩岸青年提供智慧支持和觀念創新。
陳逢顯經常到大陸進行參訪和交流,他在發言中以臺北故宮博物院為例,講述了文創發展的新趨勢,他提出除了商機、利益,文創產業發展趨勢也要注意薪傳和教育,也就是如何把中國傳統的文化,轉化成動力,讓人人接受文化洗禮,最后達成文創產業發展新趨勢,全民提升人文素養,這給兩岸文創青年提出了一個很好的課題。
“文創是文化傳播的重要渠道。”北京故宮博物院研究員、故宮學研究所所長章宏偉在題目為《把故宮文化帶回家》的發言中介紹了以故宮為元素的家具、包包、衣服、傘等形式各樣的文創產品,他說,故宮有眾多的文物,通過創意可以創造無限的可能性,讓人們親身感受到傳統文化魅力。
來自臺北教育大學前校長、淡江大學資訊研究所前所長莊淇銘發言的題目是《博物館中的文化藝術引發的文創產業》。他從歐洲文藝復興、中華文化復興,談到了中華文化與文創產業的發展方向,提出了創新觀光文化、創新管理文化、創新飲茶文化、創新健康文化、創新藝術文化、創新書法文化等幾個方面,具有很強的指導意義。
在為期4天的活動當中,參加論壇的兩岸青年還將前往鰲峰書院、福州市圖書館、三坊七巷唯美客、鼓嶺北京故宮文創展示基地、馬尾船政博物館等地舉辦分論壇,開展專題考察研討會。
嘉賓發言(東南網記者 盧金福 攝)
啟動儀式上,兩岸文博文創產品精品展(東南網記者 盧金福 攝)
責任編輯:黃仙妹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紀念林則徐巡閱澳門180周年專題展”在林則徐2019-08-07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