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會現場 東南網記者張立慶攝
海峽網8月13日訊(東南網記者 張立慶 實習生 李薇)13日,首屆海峽兩岸教育者大會在福州開幕。眾多民辦教育創始人、CEO、行業杰出人士以及來自全國各地的教育人士齊聚福州, 通過主旨演講、圓桌論壇、研討分享等形式,多層面、多維度展開碰撞和交流,引起社會各界的強烈反響。
大會伊始,校長邦創始人汪義庭表示,教育行業目前正面臨著諸多挑戰,校外培訓面臨洗牌、在線教育企業暴雷、裁員潮蔓延,企業項目的高估值、快融資似乎已成過去。但希望和機遇就在身邊,首屆海峽兩岸教育者大會聚焦智慧教育的學術前沿發展、展示智慧教育領域新成果、探討智慧教育發展新方向。
福州市民辦教育協會會長劉俊作報告 東南網實習生李薇攝
大會分享民辦教育發展趨勢
福建省民辦教育協會副會長、福州市民辦教育協會會長劉俊介紹,這三年來,民辦教育發生了巨大的變革。在國家、省市整治教培機構的大形勢下,校外培訓機構得到規范、健康發展,優質機構繼續擴大教學力量,更多資本進入民辦教育領域。他說,未來政府對培訓機構的監督逐步發展為全民監督,今后還將探索建立風險保證資金制度,用于退還學生學費、場地租借、教師工資等方面,監督將會越來越嚴格、越來越細化。他認為,民辦教育應堅守誠信、調整適應、戰勝困難、迎接挑戰,抓住機會進行轉型升級;更應依法依規、誠信經營、找準機會、以質取勝,緊扣國家政策、學生及家長的需求讓校外培訓機構真正成為校內學習的有益補充。
研究政策變化及市場需求,尤其要了解80后家長的教育觀念。劉俊說:“未來中考中招將持續改革,80后家長的教育觀點是提高一分、超越千人,這導致大多數孩子都在參加各類補習班,而市場也擁有了更多的機會!如何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精,人精我特,需要去研究。”
談到課外培訓是校內學習的補充,他介紹,要糾正超綱教學、提前教學等不良行為。此外應加強中小學課后服務、托管服務、購買服務。同時也要優化教育信息化基礎應用環境,構建“互聯網”大平臺,全面推進智慧校園建設。
業界大咖為產業轉型和升級帶來新思路
觀點與觀念碰撞,經驗與經歷匯聚。在13日上午的主論壇環節,眾多教育界精英集百家之思,鳴百家之聲,與參會者進行成功經驗及營銷秘訣的分享。
“民辦培訓機構應找準定位,進行差異化產品設計,要能以一句話講清自家產品與其他家產品的區別。”好未來樂外教項目負責人陳體鑾以天貓、京東、唯品會、網易嚴選四家電商平臺的營銷特點為例,帶來《優秀機構的招生三把斧》主題報告,把問題引向“如何做好培訓機構招生?”。他介紹,老生續報是最好的招生方式,應先做老生續報,再搞定新生。他還說到:“學生不分層,產品沒精神。”無論多優秀的老師也不能解決所有學生的所有問題,必須把學生進行分班培訓。
此外,新東方優能研發中心總負責人樊浪在《教育培訓行業如何提升教學質量》主題報告中說到,課程評價的核心不是有內容,而是有目標;教師評價的核心不是滿意度,而是續費率;管理評價的核心不是平均值,而是離散度。福建約克英語CEO唐曉紅、實踐家教育集團董事長林偉賢也分別帶來了《從單店到全國17家直營校,約克如何做好外教管理》、《成績與成長并重的菁英教育》主題報告。
那么如何在充滿挑戰的教培行業里找到行業發展新契機呢?就當前民辦教育行業的現狀,校長邦創始人汪義庭作《新時代、新形式、“慢”教育的新機遇》主題報告。
三大版塊課程豐富翔實
當前,民辦教育行業現狀復雜,充斥著數以百萬計的機構和從業者,管理水平參差不齊、技術匱乏、課程產品不成體系。此次海峽兩岸教育者大會主張“以課代會”,設置多課程專題論壇,呈現稀缺精品課程,為教育產業轉型和升級帶來新思路。
大會課程分三個版塊,分別針對校長在運營校區三大痛點進行詳細授課,其中包括管理運營課程專場、營銷招生課程專場及教學教研課程專場,涵蓋創業法則、招生新技能、應試提分等多項內容,涉及國學、新高考改革、新時代英語、家庭教育等熱門話題。小象教育CEO廖慶華作《解鎖頂尖教培機構招生新技能》分享報告、校長邦首席內容品控官作《培訓企業如何跨越增長鴻溝》分享報告、兩岸語文教育大師蔡恒作《大語文這樣教,學生愛學,應試提分快》分享報告,更多眾多民辦教育行業杰出人士作相關經驗分享。
大會還為校長提供“智慧校長專題論壇”,將邀請到業內人士以及教育各界的出色教育者做主旨報告,聚焦智慧教育的學術前沿發展、展示智慧教育領域新成果、探討智慧教育發展新方向。
大會舉辦資本圓桌論壇 東南網實習生李薇攝
大會舉行簽約儀式 東南網實習生李薇攝
責任編輯:黃仙妹
- 廈門女教師偏多男教師少 兩會教師代表很關注2017-01-10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福州市吹響城區水系治理攻堅號角2019-08-14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