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錦城小區設置了再生資源回收箱。
海峽網8月14日訊(福州晚報記者 王光慧 文/攝)“沒想到家門口冒出了多功能垃圾分類箱。”連日來,福清市音西街道陽光錦城小區居民陳先生每天上班前都會拎幾袋分好類的垃圾,丟進垃圾分類箱。
音西街道僑盛社區黨支部副書記林云告訴記者,居民所說的多功能垃圾分類箱,其實是再生資源回收箱,總共分為六格,可以分別收集電子電器、金屬、衣物、廢紙、塑料和玻璃。居民在家中對可回收物進行分類,然后根據垃圾類型分別投進回收箱。
據了解,福州市被列入全國推行生活垃圾分類試點城市后,福清市積極響應,開展垃圾分類行動,提倡環保理念、綠色生活,同時出臺《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引導有條件的地方率先推進生活垃圾分類。陽光錦城的這個回收箱是福清市小區生活垃圾分類的試點內容,未來將向其他社區推廣。
記者了解到,在福清市江鏡鎮南宵村,隨時都能看到村民拎著“大包小包”,在智能垃圾分類箱前熟練地刷卡,然后將生活垃圾分類投放。
作為福清市首個實行生活垃圾分類的行政村,南宵村無論是鄉間小道還是寬闊公路,幾乎看不到隨地丟棄的垃圾。南宵村黨委書記薛爾輝說,垃圾處理是村里環境整治最重要的一環,多年來村民養成了垃圾分類的好習慣。
如今,南宵村東厝住宅小區、下和洋古民居內的垃圾分類箱都能“吃飽”。為了提高村民的積極性,村里專門發放了積分卡,村民積累一定的積分就可以換取生活用品,還能在幸福院就餐。
“這些智能垃圾分類箱將遍布全村,每日集中清運,最終實現垃圾不落地。”薛爾輝介紹,垃圾分類已成為村里的“新時尚”。
陽光錦城小區、南宵村的具體行動是福清市“大力倡導生活垃圾分類、共創美麗生態福清”的縮影。連日來,福清市還掀起了生活垃圾分類的宣傳熱潮,各街道、鄉鎮、企業陸續開展了不同形式的宣傳活動。
引人注目的是,福清市利用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積極搭建理論宣講平臺、社會宣傳平臺、教育服務平臺等,整合各方資源和力量,紛紛走進校園、社區、農村、企業開展文明實踐活動,助力生活垃圾分類,攜手共建文明綠色家園。
“未來,福清市將繼續開展生活垃圾分類宣傳活動,引進垃圾分類收集設備,通過一系列舉措增強市民的綠色環保意識,讓垃圾分類成為城市治理的新時尚。”福清市相關負責人說。
責任編輯:黃仙妹
- 亮出紅色身份領取綠色積分 福州鼓樓垃圾分類有妙招2019-08-13
- 福州府部門反饋水系治理、垃圾分類意見建議采納情況2019-08-13
- 多虧了現場開袋檢查 蘋果手機物歸原主2019-08-13
- 平安產險福州中心支公司: 垃圾分類“益”起來2019-08-12
- 福清:創新模式卓有成效 鄉村治理風生水起2019-08-12
- 福州市領導督導檢查城區環境提升和生活垃圾分類工作2019-08-11
- 福清營造“天藍地綠城市美”2019-08-09
- "答好垃圾分類這道“必答題”2019-08-09
- 福州人注意!垃圾分類24小時監控!這個小區已實行2019-08-06
- 福州首批垃圾分類房已投入使用2019-08-06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國際信息學奧賽金牌得主鐘子謙載譽歸來2019-08-14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