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峽網8月14日訊(福州晚報記者 陳丹 通訊員 黃麗萍 寧宇)前段時間,福州的林先生吃了淡水生魚片,發燒數天,吃藥也不退燒。好在省立醫院老專家找出病因,讓他到省疾控中心檢查,結果發現他得了肝吸蟲病。經過治療,林先生已康復。
高燒不退,原來感染寄生蟲
林先生40歲出頭,從上月中旬起莫名發燒,體溫一直在39℃左右徘徊,最高超過40℃。他自服退燒藥無效,并出現咳出少許白痰的情況。學醫的他自覺這不是一般的感冒,于是到一家醫院就診。用藥后,他仍高燒不退,胸部CT檢查提示他的右下肺有少許慢性炎癥,右胸腔少量積液。
肺炎很輕,卻高燒不退,藥物也沒效果,而且血常規檢查顯示血嗜酸性粒細胞比例達27%,林先生感到問題不小。他打電話咨詢了省立醫院呼吸科醫生李瑞慧,李瑞慧詳細了解他的病情后,認為這不是常見的呼吸道感染。一般情況下寄生蟲感染會出現血嗜酸性粒細胞數量增高的情況。于是她追問林先生的生活習慣,是否有生食史。林先生回憶,發病前一個月,他曾吃過用草魚、羅非魚等做的淡水生魚片。根據經驗,李瑞慧認為林先生發燒的原因可能與肝吸蟲病有關,建議他到省疾控中心檢查寄生蟲。
果然,省疾控中心從林先生留的糞標本中檢測出華支睪肝吸蟲卵,他得了肝吸蟲病。省疾控中心專家立即對他用吡喹酮進行治療,藥到病除。林先生目前已康復。
美味雖好,需防“病從口入”
李瑞慧從事臨床工作近40年,見過不少寄生蟲病。她舉例,有一段時間很流行吃螺肉煲,看似咕嚕咕嚕煮沸騰了,但是由于福壽螺里的溫度不夠,寄生蟲都還活著。另外,現在有的人很喜歡吃田雞,這種鮮美的蛙肉,如果處理不當,也很容易成為感染裂頭蚴的元兇。而且,青蛙體內含有曼氏迭宮絳蟲,不容易通過烹調的方式殺滅。
她提醒,大部分寄生蟲是通過糞口途徑傳播的,因此在追求食物的口感和新鮮感的同時,一定要注意衛生,食物要煮熟。來源不明的肉類,在衛生防疫上很不可靠,盡量不要生食。不可濫食野味,野味中常含有大量寄生蟲。有不少寄生蟲,人體消化道無法將其殺滅,且其耐高溫能力強。蔬菜也很可能攜帶動物寄生蟲幼蟲或蟲卵,尤其是使用農家肥或是城市生活污水灌溉的蔬菜。因此,生食蔬菜前一定要洗干凈,有的涼拌菜需要煮熟殺菌。
李瑞慧還提醒,切生食、熟食的刀具和菜板要分開,把好“病從口入”這一關。
責任編輯:黃仙妹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就在鼓樓二環旁!福州又一巨幅項目規劃公示!2019-08-14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