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峽網8月23日訊 (福州日報記者 錢嘉宜)“來,我們交換下名片,方便日后聯系。”昨日,離第十八屆中日地方交流促進研討會論壇開始還有15分鐘,會場內已人頭攢動,參會的市直部門負責人、福州企業家與日本地方政府及其在華事務所參會代表熱烈交流探討,加深了解,尋找合作機會。
嘉賓們踴躍互動的場景正是福州積極推動中日“一帶一路”合作國際示范區建設的縮影。
時光回溯,2017年12月,中日執政黨交流機制第七次會議決定在福建省打造中日“一帶一路”合作國際示范區;2018年,福建省、福州市領導兩次率團赴日本東京、大阪等地推介“示范區”和福州優越的投資環境;2019年7月,日本駐華大使橫井裕先生率團訪問福州,雙方就深化福州與日本在人文、經貿等各領域交往,推動“示范區”建設等方面,達成諸多共識……頻繁互動的背后,是福州對“示范區”建設的高度重視,亦是對中日地方交流合作的持續關注。
本屆論壇的主題為“加強地方合作,共享發展機遇”,從政府官員、企業精英到學術界翹楚,約170名與會代表會聚一堂,圍繞全球服務貿易、如何為中日地方政府與企業牽線搭橋、中日地方交流的作用、中日地方交流新方向等問題貢獻真知灼見與寶貴智慧。
“福州正在打造的中日‘一帶一路’合作國際示范區將成為中日地方交流合作的新樣本。”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對外經濟研究部部長、中國國際交流協會常務理事趙晉平表示,園區經濟是中國改革開放取得的成功經驗之一,在集聚企業、穩定上下游關系、降低成本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優勢,園區經濟模式“走出去”后也在不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發揮了積極作用,取得了應有成果。
“經濟合作依然是兩國合作的重要支柱。”中國外交學院國際關系研究所凌勝利副教授認為,兩國溝通交往的渠道越多、越頻繁,兩國關系的抗風險能力就越強,中日地方間交流應得到支持與肯定,“接下來,我們應該利用互聯網等新技術,強化兩國地方間交往,并構建經濟、政治、文化、青年四位一體的交流機制”。
中日共創中心理事長西原茂樹近30年間來訪中國70余次,他認為,在“一帶一路”大背景下,地方政府與中小企業大有可為,“依靠中國資金和銷售渠道,立足于日本生產和開發,再通過‘一帶一路’走向世界,將有助于推動中國經濟結構性調整,助力中國產業升級”。
網龍網絡控股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熊立則立足數字教育,探討了中日交流的新方向。他說,如今,福州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新技術發展勢頭正勁,網龍作為福州具有代表性的互聯網企業,十分期待與日本相關領域企業開展合作,為數字教育、物聯網技術發展作出貢獻。
當前,福州正積極響應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加快打造海絲核心區戰略支點城市,全力推進中日“一帶一路”合作國際示范區建設,構建全方位對外開放新格局。這是論壇上被談及最多的話題。
中日兩國一衣帶水,比鄰而居。如今,中日“一帶一路”合作國際示范區正蓄勢揚帆,力爭為中日地方交流貢獻“福州智慧”。
責任編輯:黃仙妹
- 第十八屆中日地方交流促進研討會嘉賓抵榕2019-08-22
- 第十八屆中日地方交流促進研討會將于21日舉行2019-08-21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了解閩都文化 感受古建韻味2019-08-23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