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食堂的分餐處,楊師傅已經開始忙碌起來,給需要送餐上門的老人備餐。葉秋云 攝
“楊師傅,等會兒幫我打包兩份,我帶走。”8月21日,位于福建省福州市晉安區茶園街道南鐵福州招待所內的“養老助餐中心食堂”,74歲的關良芳準備打包午餐回去同老伴一起進餐。
關良芳告訴記者,這是她第二次到“養老助餐中心食堂”打包。由于丈夫行動不便,她便一人從家里過來打餐,回去煮個湯便可兩人食用。“一到食堂,好多熟悉的人都在這邊用午餐,他們都說很好吃。”
中午11時,“養老助餐中心食堂”準時開餐。老人們有秩排隊,刷臉后取餐。葉秋云 攝
記者了解到,這是福州市首家養老助餐食堂,由晉安區民政局和茶園街道提供補助,愛心企業和志愿者多方參與,專門為茶園街道70歲以上(含70周歲)的老年人提供兩葷兩素一湯一飯的午餐服務,目前已有80多位老人登記用餐,日用餐人數40多人。
上午10點半左右,老人們做完一套健身操后,紛紛坐在椅子上和同伴閑聊或是看電視,不時傳來歡笑聲,其樂融融。在食堂的分餐處,楊師傅已經開始忙碌起來,給需要送餐上門的腿腳不便、失能失智的老人備餐。
食堂內,老人們落座開始用餐。葉秋云 攝
記者看到,中午提供的菜品有椒鹽無頭魚、糖醋排骨、麻辣豆腐、金針菇炒蛋、清炒胡瓜、白蘿卜燒肉等,十分豐富。
楊師傅告訴記者,食堂根據老人不同口味的需求,每天定制了多樣化營養餐食,包括肉類、蛋類、魚類、豆制品等,營養均衡。今天準備了8種菜品供老人們選擇,他們可以根據個人愛好挑選自己喜歡的。
中午11時,“養老助餐中心食堂”準時開餐。老人們站起身,有秩序地排隊刷臉取餐?,F場,楊師傅和其他工作人員耐心地問著老人的口味和對食物的禁忌,并不停地囑咐他們細嚼慢咽。
近700平方米的食堂里擺放著10多張大圓桌,老人們可以任意落座。人群中,記者見到了現年84歲的金阿姨。由于孩子們常年忙于工作,老伴去世后,她一個人獨居。
金阿姨告訴記者,接到社區的通知后,她立即和幾個老伙伴報名,在食堂吃飯也省去了不少買菜、做飯的麻煩。“他們不嫌麻煩,我們也很開心,反正不要做飯了,省勁、省時間。我們來得早的話,電視里放著健身操,我們跟著做,現在能走得動、吃得下,蠻開心的。”
另一位正在用餐的老人孫阿姨點贊道,食堂準備的菜很多,花樣也很多,有的時候是排骨,有的時候是紅燒肉,青菜也有,葷素搭配得很好。
食堂內,老人們落座開始用餐。葉秋云 攝
據福州市晉安區茶園街道辦事處副主任關志忠介紹,“養老助餐中心食堂”所在的茶園街道70歲以上的老人占轄區總人口比例超過18%。特別是獨居老人多,兒女不在身邊,老人買菜難、做飯難,吃飯成問題。
為解決這一養老難題,晉安區在福州市首創政府主導、多方參與的養老助餐模式,為轄區內高齡、孤寡、獨居、空巢老人和失能失智老人提供集中就餐、送餐上門等服務,以滿足老年人營養衛生、經濟實惠、簡便快捷的餐飲需求。
關志忠表示,很多老年人都是獨居在家的,他們每天吃飯都成問題,特別是午餐,孩子不在家,自己又不知道煮什么,這個養老助餐食堂可以說是雪中送炭。
楊師傅看到這些前來用餐的老人,十分觸動。他說,自己的母親也將近80歲高齡了,“尊老愛幼是中華傳統美德,希望有更多企業、愛心人士參與到公益事業中來,多關心老人,給他們提供更好的服務。”(葉秋云)
責任編輯:黃仙妹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完整版福州各級研學實踐教育基地營地名錄發布2019-08-23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