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福建頻道>福州新聞
      分享

      閩江河口濕地系統推進生態保護修復 打造鳥的天堂

      勺嘴鷸。鄭建平 攝

      海峽網8月26日訊 (福州日報記者 黃戎杰 孫漫 見習記者 汪培清

      核心提示: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自然中的山水林田湖草也是互為關聯的生命共同體。濕地,便是這生命共同體中的重要一員。  

      作為福建省最優良的河口三角洲濕地,同時也是“中國十大魅力濕地”之一,閩江河口濕地地處福州長樂區東北部閩江入海口南側,總面積2382公頃。近年來,圍繞生物多樣性減少等突出問題,按“共生共榮、共治共理”原則,福建閩江河口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不斷推進退養還濕、生態修復以及珍稀鳥類保護等工作。如今的閩江河口濕地,蘆葦搖蕩,綠水悠悠,常年駐留和越冬的水鳥超5萬只,已經成為鳥兒棲息覓食的天堂。記者日前來到濕地保護區,實地探訪這處鳥的天堂。

      走進保護區的核心區,大大小小的“綠洲”分布在水中。這些“綠洲”或冒出成片的小樹林,或長滿茵茵水草,成群的鳥兒圍著“綠洲”覓食、戲水,野鴨子、鸻鷸類等水鳥“躲藏”其中,不時振翅飛起。

      在頗具人氣的濕地公園區,新建設的巡護步道、觀鳥屋、觀光道、景觀走廊等,讓游人或遠觀,或深入濕地蘆葦區與濕地公園的各種鳥類和小生物“親密接觸”。

      “閩江河口濕地就像福州的腎,在調節氣候和保護生物多樣性等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長樂區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在閩江河口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生態保護修復上,充分貫徹了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體的理念,分4類項目同步實施。這些項目不僅能給東亞—澳大利西亞遷徙候鳥提供良好的棲息地,還能有效改善濕地生態環境,保護生物多樣性,對維護區域生態平衡意義重大。

      閩江河口濕地系統推進生態保護修復 打造鳥的天堂

      工作人員治理濕地范圍內的互花米草。記者張人峰 攝

      步步為營除治互花米草

      “同樣是綠色,這治理前的綠和現在的綠可大不一樣!”看著保護區內的綿延綠意,保護區管理處副主任柯康生打開了話匣子。

      2004年,外來物種互花米草開始在閩江河口濕地蔓延,生長速度快、根系深且發達,其分布區內土壤板結嚴重,迅速侵占了濕地內鄉土植物的生存空間,讓本土植物失去“家園”,極大威脅了濕地生物多樣性。

      “我們在核心區和緩沖區內,因地制宜采用了‘物理除治’法。”柯康生說,通過地上部分割除、地下根系處理和殘留個體拔除3個步驟,去年就“消滅”了互花米草550畝。“今年計劃治理克鳳五孔水閘至馬山炮臺區域共750畝的互花米草,現已全面展開。”

      “滅草”的同時,聚焦濕地生態系統構建,保護區內更注重復綠。記者看到,原先互花米草的“居所”已被長勢良好的紅樹林(秋茄)、短葉茳芏、海三棱藨草、蘆葦等鄉土植被填滿。

      據了解,經系統梳理,保護區內計劃清除互花米草1800畝,進行鄉土植被恢復1300畝,2020年將基本完成治理,使受互花米草入侵的濕地生態系統功能逐步得到恢復。為營造水鳥棲息環境,剩余500畝將保持光灘,供水禽覓食及棲息。

      閩江河口濕地系統推進生態保護修復 打造鳥的天堂

      黑臉琵鷺。林曦 攝

      退養還濕確保鳥兒有家棲息

      要想讓鳥兒愛上這片家園,優良的覓食地及高潮位停歇地的營造是關鍵。為解決高潮位時供濕地水鳥站立的淺水區淤泥質灘涂面積小,水產養殖活動對水鳥正常棲息、覓食、繁殖等行為造成干擾的問題,保護區花了不少心思。

      “我們對保護區內的養殖塘開展全面‘退養還濕’,這也是經實踐證明的最直接、快速且有效的手段。”柯康生介紹,去年,厚東區約100畝水產養殖場就優先進行了退養,并開展棲息地改造修復。目前,該區域的養殖塘土堰打通、生態鳥島營建等工程已完成,“變身”為適宜水鳥在高潮位時停歇的棲息地。“現在來保護區‘報到’的鳥兒越來越多!”柯康生說。

      記者了解到,以厚東區的改造為試點,保護區內的430畝水產養殖場、池塘都將進行退養及棲息地改造修復工作。最終,將打造成單塊池塘面積較大、生態環境連通性良好、水位深淺不一的鳥類棲息地調節區。

      為確保區內水深適度,每個調節區內,還會添置一座可人工調控的水閘。加上生態鳥島及池塘邊種植的蘆葦、濕地松、烏桕、木麻黃、臺灣相思樹等喬灌木,生態綠意與活力將常駐保護區。

      閩江河口濕地系統推進生態保護修復 打造鳥的天堂

      閩江河口濕地博物館。記者張人峰 攝

      劃定禁區好生態引來珍稀鳥類

      作為東亞—澳大利西亞候鳥遷徙通道上的重要驛站,閩江河口濕地的良好生態,吸引著中華鳳頭燕鷗、勺嘴鷸、大杓鷸、大濱鷸和黑臉琵鷺等珍稀瀕危水鳥棲息停駐,長樂更被稱為“中國中華鳳頭燕鷗之鄉”。

      “我們劃定了約750畝的核心保護區域,嚴禁外人進入,還聘請了4位專職管護員兼海漂垃圾保潔員,每日進區開展巡護及保潔,最大限度保證原生態的棲息環境。”柯康生說,目前,珍稀瀕危物種視頻監控系統平臺建設已完成,設濕地水鳥監測點3個,實現核心區的監測全覆蓋,為科研監測提供基礎設施。

      記者了解到,除加強水鳥保育工作外,保護宣傳工作也積極展開。不論是在閩江河口濕地博物館,還是在濕地公園,各珍稀鳥類的科普折頁、辨識圖冊及宣傳海報都隨處可見,加上生動的宣傳片、珍稀鳥類的“真身”等,讓更多的人愛上濕地、保護濕地。

      與此同時,保護區還加大了海灘垃圾清理及日常管理維護。由于閩江河口濕地位于閩江入海口,在閩江河流與潮汐的共同作用下,大量的海漂垃圾特別是塑料垃圾易滯留,對保護區的生態造成破壞。為此,該區域全面建立起海漂垃圾清理工作長效機制,對垃圾進行全區域清理與維護,海漂垃圾年清理量達150噸。

      閩江河口濕地系統推進生態保護修復 打造鳥的天堂

      濕地保護區的核心區內,大大小小的“綠洲”分布在水中。記者張人峰 攝

      親歷者講述

      堅持不懈打造“百鳥樂園”

      福建閩江河口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處副主任 柯康生

      去年8月,長樂區政府頒布《關于福建閩江河口濕地水產養殖場退養補償實施方案》。我們在做好前期摸底的情況下,提前開始入戶做思想工作,計算下來,至少談了80戶。一些養殖塘是股份制經營,涉及多戶人家,一戶不答應,就談不攏,有時嘴皮子都磨破了。讓人欣慰的是,大多數養殖戶經過溝通,都能漸漸理解退養的意義所在。看著一份份退養及生態補償協議簽了下來,我們心里的石頭也落了地。

      為保護好修復好濕地的生態環境,我們請來多位濕地保護修復的專家,和多所學校、科研院所合作,按自然生態原則,通過綜合施策,給鳥兒們建起棲息、覓食的樂園。這些生態島有講究,高矮不等、坡位不同、水位不一,有的模擬淺灘,有的模擬灘涂,都是為了迎合不同鳥類的習性。

      為保護濕地,我們還安裝了不少高清攝像頭,實時監控濕地內的“一舉一動”,連千米外淺灘鳥類的模樣都看得清。據監測,2018年退養還濕改造后,濕地調節區水鳥數量較2017年改造前增加1500只次,還出現了東方白鸛、鳳頭麥雞、白琵鷺等該區域比較罕見的鳥種,退養還濕改造效果顯著,這是對我們工作最好的肯定。

      閩江河口濕地系統推進生態保護修復 打造鳥的天堂

      中華鳳頭燕鷗。陳林 攝

      把濕地保護當成自家事

      閩江河口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護員 林發金

      我是潭頭鎮克鳳村人,生在濕地邊,長在濕地邊,和它有著深厚的感情。2014年以前,我是濕地的養殖大戶,現在則是保護區里的一名生態管護員。

      作為濕地的“熟人”,我的工作就是看護它,一天得往返三四趟。和以前看魚塘不同,我現在的任務,是要仔細巡查濕地是否被偷溜進來的不法分子或外來人員破壞,防止有人偷獵、驚擾鳥類,還得監測和記錄轄區內動植物的生長情況,給生態鳥島調節水位,讓不同水鳥在高潮位時有舒服的棲息環境。

      維護濕地生態環境,垃圾也是我“盯梢”的重點。這里是閩江的最下游,漲潮時垃圾容易堆積,我們幾個管護員每天都得分頭行動,一天每人能打撈到七八袋垃圾。

      現在,濕地環境越來越好,水體水質大幅提升,鳥越來越多了。對我們村民來說,幸福感、獲得感自然也增加了,環保意識自然更強。我們都把濕地保護當成自家事,自覺當起編外巡視員,用心守好這張家門口的生態名片。

      閩江河口濕地系統推進生態保護修復 打造鳥的天堂

      閩江河口濕地已經成為鳥兒棲息覓食的天堂。記者張人峰 攝

      專家視角

      許它們一個漂亮的家

      福建省觀鳥協會會長 楊金

      這片歷史悠久的河口濕地,是福建省最優良的河口三角洲濕地,是福建母親河閩江送給我們的禮物。

      近年來,福州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山水林田湖草是一個生命共同體”理念,越來越重視閩江河口濕地的保護工作,在政策法規、保護網絡、綜合治理、國際合作等方面取得不少亮眼成績。閩江河口濕地鳥類的種類和數量不斷增加,特別是在瀕危珍稀鳥類的保育上不斷刷新著紀錄。

      濕地環境治理和保護的目的,是為了實現生態系統優化,也是將“漂亮的家”還給鳥兒。自開展保護修復以來,省市政府嚴格督導,并引入專家學者力量,制定相關保護規劃,對實施方案嚴格評估把關,同時開展常態化調查監測,保證生態修復工作的順利進行。

      隨著保護工作進入退養還濕、水鳥棲息地修復的新階段,希望保護區相關管理部門繼續加強對民眾的科普宣傳,加入野外實踐教育,配合科研人員深入一線調查研究,持續開展生態修復。

      責任編輯:黃仙妹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福州老人替父輩臺灣老友掃墓70多年 一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国产亚洲av片在线观看18女人| 国产亚洲精品2021自在线| 国产亚洲中文日本不卡二区| 亚洲AV无码欧洲AV无码网站| 亚洲av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色偷偷偷网站色偷一区| 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 亚洲电影日韩精品| 亚洲精品成人久久久| 亚洲电影日韩精品|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亚洲综合| 国产精品亚洲精品日韩动图|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亚洲| 亚洲熟妇AV乱码在线观看| 亚洲AV成人噜噜无码网站| 亚洲另类图片另类电影| 亚洲一级毛片在线播放| 国产成人亚洲合集青青草原精品 | 亚洲国产成人资源在线软件| 亚洲福利视频网站|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久久2007 |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久久同性男| 日韩精品亚洲专区在线观看| 亚洲a∨国产av综合av下载| 欧美色欧美亚洲另类二区| 国产成人久久精品亚洲小说| 亚洲国产精品视频| 亚洲自偷自偷在线制服| 亚洲人成色7777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码潮喷在线观看| 亚洲嫩草影院久久精品| 亚洲日本在线看片| 亚洲春色另类小说| 亚洲首页国产精品丝袜| 亚洲男人天堂2022|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影视| 亚洲精品无码成人片在线观看|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永久在线| 久久亚洲国产伦理| 在线电影你懂的亚洲| 国产婷婷综合丁香亚洲欧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