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員志愿者在鼓東1號小區協助居民正確投放垃圾。
海峽網9月6日訊 (福州日報記者 莫思予/文 池遠/攝)垃圾分類“四定”工作誰是先鋒?無物業小區如何跟上“新時尚”?近日,記者走訪發現,我市黨員和基層黨組織主動作為,引導廣大群眾參與垃圾分類、倡導生活新風,進一步打響“黨建+垃圾分類”品牌。
“三部曲”唱響
垃圾分類落實“四定”
“這袋是廚余垃圾,分得對吧?”“對了!謝謝配合。”4日傍晚,在黨員志愿者和督導員的指導下,鼓東1號小區居民陳先美又一次準確完成了分類垃圾的投放。
鼓東1號小區共兩座樓,259戶居民。垃圾亭依墻而建,4色垃圾桶一字排開,墻上掛著各類垃圾的投放指南。每天早、晚6點到9點為固定投放垃圾的時間,每來一名居民,督導員都會開袋檢查、二次分類,黨員志愿者也時常在一旁配合。“過了投放時間,垃圾桶就被鎖上了。”鼓樓區鼓東街道開元社區居委會主任陳綠漪說,不管在不在投放時間,監控都在線,將定時、定點、定人、定監控落實到位。
8月起,根據福州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統一部署,前端分類“四定”(定時投放、定點收集、定人管理、定位監控)正成為不少小區“標配”。陳先美也經歷了從不適應到適應的轉變:“經過社區黨員們反復入戶宣傳,哪些是廚余垃圾,哪些是其他垃圾,現在都分得一清二楚。”
入戶宣傳是鼓東1號小區垃圾分類“紅色三部曲”的第一部。鼓東街道黨工委組織統戰委員林哲介紹,依托街道與社區兩級黨建聯席會議制度,鼓東1號小區“唱響”了“紅色三部曲”的第二部輪流督導和第三部“四定”常態化。
暑期,街道和社區黨員志愿者聯合轄區青少年開展了“小手拉大手”夏令營活動,挨家挨戶發放傳單,還入廠入店宣傳,擴大了影響。7月份,探索垃圾投放定時定點時,垃圾分類督導員還未到位,黨員志愿者們就當“先鋒”,輪流到投放點開展指導、監督工作。如今前端投放“四定”已成常態,督導員到位,黨員志愿者繼續發力,街道還聯合區城管局、區委文明辦等有關部門加強督導、嚴格執法,分類準確率已達80%。
黨建引領
“紅色業委會”助力分類
昨日,華林路省計量院宿舍入口處的垃圾亭完成了“升級”,多了一個附屬小屋。“固定時間在亭子里投放垃圾,過了時間就將桶鎖進小屋。”福州金順保潔服務有限公司鼓東街道主管說,垃圾亭的建設很順利,得到了所有業主的支持,“這里雖然是個無物業小區,但垃圾分類可不落后”。
原來,這背后有一股推力——“紅色業委會”。今年8月,小區所屬的樹兜社區紅墻小區黨支部以垃圾分類為契機,成立了兼合式黨支部引領的“紅色業委會”。
“這種模式實現了黨員在小區黨支部和業委會中‘交叉任職’。”林哲說,省計量院宿舍業委會兼合式黨支部中,既有機關在職或退休黨員、小區黨支部黨員,也有社區黨員工作者,加強了垃圾分類等重點工作的溝通協調力度。
兼合式黨支部成立1個月來,在社區、省直單位、小區三方合力下,“四定”垃圾亭建起來了,閑置的儲藏間被打造成“小區客廳”,成為垃圾分類督導員、黨員志愿者和業委會成員的驛站,還添置了書報、垃圾分類宣傳冊等。
“紅色業委會”的黨員們不僅當好垃圾分類的“主角”,更想方設法鼓濃氛圍。小區里有以林祥達為代表的黨員志愿者,每天都在小區里巡查一番,看看垃圾是否投放規范,有沒有丟在地上。“你看現在小區干凈吧?特別是入口處,過去臟亂差,老鼠、蒼蠅很多?,F在有了垃圾分類,既加強精神文明建設,也改善小區環境衛生。”林祥達說。
在2座2梯門口,記者看到了垃圾分類“紅色引領,人人參與,戶戶達標”光榮榜,16戶中有11戶“黨員之家”亮出身份。據介紹,“紅色業委會”里的黨員們配合街道、社區挨家挨戶發放垃圾桶垃圾袋,耐心開展宣傳,發動更多群眾參與垃圾分類工作,努力讓大家養成分類的習慣。
責任編輯:黃仙妹
- 校園“垃圾分類”引出新話題 這是其他垃圾還是其它垃圾2019-09-05
- 福州這一創新做法得到中央文明辦肯定2019-09-05
- 福州首例!垃圾未分類被拒收,城管配合開出整改令2019-09-05
- 福州晉安一小區垃圾分類有招 居民參與率達95%以上2019-09-05
- 福州馬尾區探索出有效的垃圾分類工作經驗和做法2019-09-05
- 福州城區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推進視頻會召開2019-09-04
- 垃圾分類 從娃娃抓起2019-09-03
- 針對垃圾分類違法行為 福州晉安區已開出39萬元罰款2019-08-30
- 廈門同安區西柯鎮美人山社區推進垃圾分類工作2019-08-27
- 福州晉安區象園街道推廣垃圾分類創意滿滿2019-08-24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福州共享產品沒有“共同漲價” 律師:須明碼2019-09-06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