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峽網9月6日訊 (福州新聞網記者 林文婧 原浩 文/圖)9月3日,福州印發《福州市城區生活垃圾分類“四定”工作實施方案》,我市垃圾分類工作實施垃圾前段分類、中端收運、后端處置“四定”機制,并提出五城區年底前全面推行“四定”。那么,垃圾后端處置項目建設進展如何?5日下午,記者走訪紅廟嶺循環經濟產業園一探究竟。
記者了解到,紅廟嶺危險廢物綜合處置PPP項目一期已建成投入市場運營,這意味著福州五城區產生的醫療廢棄物、工業廢棄物,以及生活垃圾分類中的有毒有害廢棄物有了好去處。
“該項目一期投入3.18億元,日均處理危險廢物50噸,每年焚燒處置能力達到16500噸,待項目二期完成后,處理能力將達33000噸。”站在銀色的危廢物處置項目這個龐然大物前,福州市城管委副主任楊立宏介紹道,有害垃圾按照不同的化學成分和熱值進行分類處理,之后被送進焚燒爐。焚燒過程中產生的廢渣、廢液通過層層工序,達到國家標準后才能排放,對環境的影響被降至最低。
記者還了解到,紅廟嶺垃圾焚燒發電廠三期項目本月底將點火投產,屆時將實現“72+24小時”試車運行,每天可處理1200噸垃圾,加上原有的焚燒處理規模,處理規模將達到每天3000噸。
本月底前建成投產的還有福州市大件垃圾(園林)處置廠項目。投產后,處理規模為大件垃圾每天100噸、園林垃圾每天60噸。
園區內涉及垃圾分類后端處置設施建設的項目除了以上三個,還包括餐廚項目、廚余項目、協同處置項目等。
在餐廚廢棄物處理及資源化利用工程一期項目現場,記者看到,垃圾運輸車正往預處理系統傾倒垃圾。
“餐廚垃圾處理工藝系統目前已全線打通,實現聯動生產,目前日收運處理量在50噸以上,計劃在9月18號前,處理量達到每天75噸。”福州中城科再生資源利用有限公司技術部陳細妹告訴記者,該項目一期已完成土建施工和主要設備安裝調試,今年4月進入試運行階段,工作時間為每天9:30至17:30。
那么,餐廚垃圾如何變廢為寶呢?陳細妹介紹,餐廚垃圾經預處理提油后進行厭氧發酵產生沼氣,沼氣經凈化后用于廠區供熱,提取的毛油轉化成生物柴油,實現資源最大化利用。
另據了解,紅廟嶺廚余垃圾處理廠總設計處理廚余垃圾日均800噸。其中,項目一期正在抓緊施工,計劃明年6月份建成;二期項目擬提前啟動,力爭明年前建成。目前,廚余垃圾臨時應急處理線正以每天8小時處理100噸的速度“奔跑”著。
作為福州市唯一的生活垃圾處理集中場所,紅廟嶺循環經濟產業園“任重道遠”。園區正逐步打造垃圾處理體系的數字化監管智慧平臺,實現對園區產生廢水、煙氣排放、固廢等廢棄物的實時監管,讓福州環境更優美、更宜居。
責任編輯:黃仙妹
- 福州城市基層黨建又有“大動作” 建立“1+4”體系2019-09-06
- 福州市市民服務中心設婚姻輔導室 已助10對夫妻重歸于好2019-09-06
- 速看!福州明起開展這項整治!市民發現問題可投訴!2019-09-05
- 福州人快看!8月又有一批為民辦實事項目落實2019-09-05
- 福州將集中整治圍擋和施工場地2019-09-05
- 中秋節前大閘蟹將在福州上市 今年品質好沒漲價2019-09-05
- 9月13日起,福州這3條公交線路將變更線路行駛走向!2019-09-05
- 福州這一創新做法得到中央文明辦肯定2019-09-05
- 福州首例!垃圾未分類被拒收,城管配合開出整改令2019-09-05
- 福州晉安一小區垃圾分類有招 居民參與率達95%以上2019-09-05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福州市市民服務中心設婚姻輔導室 已助10對夫2019-09-06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