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造后的于山。
海峽網9月6日訊 (福州日報記者 阮冠達/文 池遠/圖)記者5日從市園林中心處獲悉,經過近半年的改造,于山風景區改造提升工程已基本完工,計劃于9月11日正式開園。
園內變化最大的,當屬于山東、南兩處入口,南入口的改造按照清爽通透的原則。記者5日在于山路前看到,道路北側圍墻均被移除,綠地與道路得以無縫銜接;南側的明城墻遺址除去了原有的水泥,與人行道上的條石融為一體,原有的配電箱等也不見了蹤影,整條于山路清爽而整潔。東入口的羊腸小道拆除后建成了一個面積1000平方米的廣場。成堆巨石壘起的假山,各色花草掩映下的“東方第一亭”,吸足了來往行人的目光。
蘭花圃的變化同樣不小。為方便市民賞花,園方在花圃下方開辟了一條全新的通路。沿著通路上山,便能直通原先的種植區。按照規劃,種植區劃分為科普區與種植區,一排木柵欄將二者隔開。科普區中的長階改建成了優美的花境,工人們正抓緊種植各類蘭科植物。
浩然亭、東方第一亭、狀元亭……各具特色的涼亭是于山不可代替的古老景觀。在改造過程中,原先的水泥亭大多得到重建或改造,新涼亭多以木結構為主,鋪上青瓦,再輔以各類福州傳統建筑工藝。原風景管理處辦公樓拆除后成為一片小公園,園內增設了一處木制亭廊,與亭后的《九仙山賦》相互映襯,更顯古色古香。
此外,于山各處的綠化也得到重新調整,一成不變的大樹與灌木叢被精心設計的園林小品代替,相比以往更加通透自然。“以前像山,現在像公園,看上去感覺視野更加通透,活動空間也多了。”常來游玩的謝應偉大爺評價道。
據悉,園方還在公園的東入口、狀元峰、蘭花圃、清風朗月四個地點設置了霧森系統,既防暑降溫,也能帶來良好的景觀效果。項目相關負責人表示,公園內的主要景點已基本完工,進入了試營業階段,施工方正在進行最后的收尾工作,安裝全新的引導標識系統。
責任編輯:黃仙妹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垃圾分類后端處置的“福州模式”2019-09-06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