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峽網9月9日訊(福州日報記者 孫漫/文 葉義斌/攝)8日,記者獲悉,在三江口片區的閩江江心,馬航洲濕地正分為三大區域,加快進行生態修復。按計劃,本月底,這片總面積約125公頃的鳥類“天堂”就有望完成保護修復。
馬航洲濕地地處三江口大橋的兩側,與馬尾東江濱公園、海峽文化藝術中心毗鄰,是鳥類越冬繁衍的棲息地。以前濕地因有農田開墾、漁業養殖、果樹種植等人類活動,生態環境亟待恢復。今年上半年,馬航洲濕地生態修復工程正式展開,保留鳥兒的食物來源魚塘,留下外圍起防風作用的桉樹林,拆除其余人為添置的設施,力求最大程度恢復自然生態。
復綠添綠是保護生態環境的重要一環,也是濕地修復的亮點。記者了解到,在統籌考慮生物多樣性、留住鳥類棲息地的基礎上,工作人員在地面噴播了草籽,還種植了菩提榕、香樟、樸樹、水杉、木棉、紅花玉蕊、藍花楹等樹木花卉,以及蓮霧、楊梅、柚子、芒果等果樹,為來此棲息繁衍的鳥類提供食物。經統計,馬航洲濕地內已種下了5402株喬木和96120株灌木,新添各色植物超10萬株,讓綠色生態屏障加速筑起。
打好“綠色基底”之余,濕地的北部、中部及南部因地制宜展開生態修復。被桉樹林包圍的小島屬北部區域,人類活動造成的植被和生態破壞最甚。中部及南部區域在三江口大橋兩側,中部魚塘為“主角”,生態保持較好,南部鮮有人類活動,生態狀況較佳。
“按不同地塊不同情況,濕地被對應分為恢復重建區、濕地修復區、生態保育區三個區域建設。”馬航洲濕地生態修復工程相關負責人說,他們先修復任務較重的北部區域,目前各項工程已基本結束。南部區域以保留現狀生態為主,不進行人為干預。眼下,施工重點集中在中部區域。
乘小船、穿密林、走小路,在該負責人的帶領下,記者來到濕地內。記者看到,中部區域由大大小小7個魚塘組成,面積從幾百平方米至數千平方米不等,目前建設方案已確定。“在保留鳥兒覓食地(魚塘)的基礎上,噴播草籽、種植水生植物,讓生態環境得以重塑。”該負責人介紹,噴播草籽初定為金雞菊,地面綠化選用寬葉草,水生植物則以梭魚草、花葉蘆竹、常綠水生鳶尾等為主。這些植物生存能力較強,能為濕地生態修復貢獻力量。
“現在剩余工程正緊鑼密鼓展開,本月底計劃基本完成修復,在守好三江口片區得天獨厚自然資源的同時,為城市留下一片更綠更美的鳥兒繁殖地、越冬地和停歇地。”該負責人說。
責任編輯:黃仙妹
- 鳥瞰福州三江口片區2019-07-22
- 福州三江口大橋至馬尾君竹匝道將建成2019-05-06
- 福州三江口南臺島東部片區最新規劃公布 將成美麗福州示范區2019-04-12
- 福州三江口片區有望試點推廣區域直飲水2019-03-21
- 福州三江口將成鳥類天堂2019-03-14
- 五千建設大軍會戰福州三江口2019-03-14
- 福州三江口片區20個項目集中開工 將打造文化旅游綜合體2018-12-28
- 探訪琴江滿族村——“福州三江口水師旗營”2018-10-29
- 福州三江口文化旅游城打造五大主題樂園 總投資38.5億2018-09-28
- 福州三江口無違建綜合執法中隊成立 一周內拆4處地基違建2018-09-21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福州名優土特產廈洽會上受熱捧2019-09-09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