榕發服裝智造有限公司扶貧車間已安排140名當地群眾就業。
海峽網9月11日訊 (福州日報記者 張鐵國 覃作權 林洪相/文 張人峰/攝)“真情實意、真金白銀、真抓實干。”5日,福州·定西東西部扶貧協作工作推進會在定西舉行,甘肅省領導在會上表示,福州與定西的扶貧協作,用心用情用力,推進力度空前,讓遠隔千山萬水的300多萬定西各族群眾,真切感受到了福州人民群眾的真幫實扶,親身體驗、親眼見證了扶貧協作取得的豐碩成果。
福州與定西開展扶貧協作3年多來,精準聚焦解決定西貧困地區群眾“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探索實施了產業扶貧、生態扶貧、消費扶貧、就業扶貧等多種模式,雙方對接財政資金6億多元,共同推動實施413個項目,輻射帶動定西30多萬人增收,幫助4.84萬人實現穩定脫貧,為攻克最后貧困堡壘、打贏定西脫貧攻堅戰奠定了堅實基礎。
產業扶貧
扶貧車間“產出”幸福生活
這兩個月來,從浙江杭州回到家鄉定西上班的何世壯,每天心里都美滋滋的。他打趣地說,是扶貧車間為他“生產”了穩穩的幸福。
何世壯是定西市臨洮縣峽口鎮峽口村建檔立卡貧困戶。前兩年,他去杭州打工,妻子則留在老家照顧女兒,工作和家庭無法兼顧。今年7月,得知榕發服裝智造有限公司把扶貧車間建在“家門口”后,他辭去杭州的工作,并把女兒接到縣城上學,夫妻倆一起到扶貧車間上班。由于技術熟練,何世壯當上了車工組長,月工資4000多元。妻子當普工,月工資也有2000多元。
榕發服裝智造有限公司負責人吳章銘介紹,扶貧車間7月投產以來,共安排140名當地群眾就業,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100人。2021年項目全部建成后,可安排600多人就業。
何世壯說,扶貧車間給他們吃了一顆定心丸,不僅在家門口就有事做,還能一邊照顧家庭,一邊通過自己的勞動增加收入,這就是穩穩的幸福。
產業扶貧是扶貧協作的戰略重點和主要任務。9月的定西,產業扶貧項目遍地開花——
福定產業園內,由福州·定西扶貧協作前方指揮部引進、總投資2.1億元的恒鑫巖棉新材料項目即將投產,一期工程從動建到完工僅用了半年;
在臨洮縣城,由福州市國資委牽頭、11家市屬國企組建、投資3000萬元的甘肅聚春園福定產業發展有限公司,4日正式揭牌,開發生產銷售百合、馬鈴薯等特色農副產品;
……
這次福州·定西扶貧協作工作推進會上,8家參與扶貧協作企業獲頒營業執照,福州5家企業與定西市政府及相關縣(區)、企業簽訂協作協議,這些項目總投資9000多萬元,涉及蔬菜保鮮加工生產、“西菜東調”銷售運營、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等領域,可帶動上千貧困戶實現脫貧。
這只是我市產業扶貧的一個縮影。去年,我市引導17家企業到定西投資,實際投資額2.245億元,援建扶貧車間38個,吸納就業3538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1767人;援建“陽光房”272座,帶動300多戶貧困家庭發展香菇、西葫蘆等種植。今年初以來,我市已引進25家企業在定西落地,已建設“扶貧車間”89個,帶動1800多名建檔立卡貧困戶就近就地就業。
生態扶貧
“福州林”扎下“致富根”
今年56歲的李峰是定西市安定區鳳翔鎮李家岔村人,曾是建檔立卡貧困戶,家里有40畝山地,常年種植土豆、玉米等農作物。李峰一年忙到頭,只能維持一家五口的溫飽。2017年初,他家的山地被列入福州幫扶定西建設生態林用地,種上了油松、云杉等樹木。去年,他獲得退耕補貼2萬元,2020年和2022年還將分別獲補貼1.2萬元和1.6萬元。李峰還當上了生態護林員,每年工資收入8000元。去年,他摘掉了貧困戶的帽子。
“現在全家各種收入算起來,每年有近4萬元。”李峰說,“福州林”真是“致富林”和“有福之林”,它不僅讓這山頭更綠、空氣更好,也讓他的收入更高,全家人生活更好了。
3年來,福州市累計投入生態幫扶資金4459萬元,幫扶定西建設生態林(福州林)超過1.1萬畝、種植樹木150萬株,帶動當地7000多人脫貧。兩市還共同編制并實施《福州·定西東西部協作生態扶貧規劃(2018~2020年)》,打造“生態、觀光、旅游、休閑、示范、科研”六位一體的萬畝生態林。目前,“福州林”建設已吸收建檔立卡貧困戶270人參加務工,直接帶動貧困戶增加收入170多萬元。
此外,我市今年還在定西推廣巨菌草種植9235畝,發展中蜂養殖1萬箱,種植蜜源作物近千畝,緊盯定西市中藥材、高原夏菜、食用菌、草牧等特色產業,規劃引進了一批兼顧生態和產業效益的扶貧協作項目。
消費扶貧
定西特產登上“福州餐桌”
李彥龍家住定西市渭源縣清源鎮紅峴村高咀社,一家6口人,種植8畝地。去年,在福州和定西兩地干部的牽線搭橋下,他與福州定有福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建立了銷售渠道,種植的當歸、黃芪等中藥材不愁賣了。于是,他又租種了5畝地,去年共為定有福公司供應價值5萬元的藥材。今年到目前,他已為定有福公司供應價值近6萬元的藥材。
福州定有福電子商務有限公司負責人林勉海介紹,目前,定西市共有100多名貧困戶與公司直接建立銷售渠道,今年已收購農特產品總價值200多萬元。為了幫助定西貧困群眾更大范圍地銷售優質農特產品,今年公司開設的定西農特館將覆蓋全市各縣(市)區、東部辦公區和部分市直單位食堂。9月初,公司還為定西市臨洮縣、渭源縣貧困戶捐贈價值25萬元的彩電、冰箱等家用電器。
李彥龍說,原來種的藥材等農特產品賣給當地的商販,價格被壓得很低,大家種植積極性不高。現在不用擔心賣不出去,價格也有了保障。“明年,我打算擴大種植規模,再到隔壁村收購一些,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把這些中藥材等農特產品賣到福州去,帶領村民們一起脫貧致富。”李彥龍對未來有著新的憧憬。
去年以來,我市大力推進消費扶貧,開展定西農特產品進機關、進企業、進學校、進社區,讓福州人民認識定西、喜愛定西的農特產品。今年“兩會”期間,有關部門在代表、委員駐地設置“定西農產品”展臺,福州市四套班子領導專門為定西農產品宣傳推介,進一步擴大消費扶貧的影響力。我市有關部門鼓勵工會消費,積極推進“農超對接”“農企對接”,定西高原夏菜、牛羊肉、中藥材、馬鈴薯等300多種農特產品直銷福州,成為市民餐桌上的“香餑餑”。截至目前,定西農特產品在我市累計銷售額超1.5億元,有效增加了農民種養業收入。
就業扶貧
創新舉措開創全國先河
家在定西市岷縣十里鎮大龍村的王永紅,今年36歲。他原來在老家加工藥材,閑時到附近工地打工,一年收入僅1萬多元。2017年春節,乘著東西部扶貧協作的東風,他來到福州,在福清市洪良染織科技有限公司務工。每月三四千元的收入,讓他嘗到甜頭。半年后,他動員妻子折俊紅也來到公司。在福州市、福清市人社部門的幫助下,他們的2個孩子轉入福清洪寬中學、洪寬小學就讀,女兒初中畢業后進入福州市第二技師學院念中專。今年春節期間,王永紅共動員20多位親友前來福清務工。
“福州對我們的幫助,真是沒得說!”王永紅介紹,原來他們夫妻倆來福州打工,孩子在老家沒人照管,沒想到福州市人社部門幫助解決了后顧之憂。2018年初,福州市人社局、市總工會還對包括他在內的100名定西籍優秀員工進行了表彰;今年,建檔立卡貧困戶來榕務工補貼又提高了,打工半年補貼加起來有13500元。“這不但讓我們一家有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而且大大增強了我們脫貧致富的信心。”王永紅說。
2017年2月,福州、定西兩地政府簽訂《東西部扶貧協作框架協議》,確定共同實施勞務輸轉技能培訓暨大中專學生就業協作“十百千萬”計劃,即:2020年前,支持定西市在福州建立10個勞務工作服務站(已建成);組織重點用工企業在定西舉辦10次(場)以上“福暖隴中”系列招聘活動(已完成203場);為定西市培養100名職業技能“雙師型”教師(已完成80名);資助250名定西貧困戶子女到福州技師學院就讀(已完成227名);扶持1000名定西市貧困家庭大中專學生和畢業生來福州市實習、就業(已完成1169人);組織輸轉定西市貧困勞動力1萬人到福州就業(已完成9456人)。在連續2年騰出事業和國企崗位招聘177名定西貧困生的基礎上,今年福州市面向定西貧困生公開招聘50名事業單位工作人員、107名國企工作人員,此做法被國務院扶貧辦認為“開了全國先河,是拔窮根、挪窮窩、治窮病的一個重大創新舉措”。
當前,定西市脫貧攻堅已進入攻堅拔寨、沖刺清零的最后時刻。省委副書記、市委書記王寧要求,全市各級各有關部門要按照中央和省委的部署要求,持續用力,久久為功,抓緊抓實產業扶貧,持續鞏固提升勞務協作,運用市場辦法拓展消費扶貧,加大力度推動生態扶貧,不斷提升減貧脫貧實效,堅決攻克最后的貧困堡壘,努力完成好中央交給我們的任務。
責任編輯:黃仙妹
- 武平巖前鎮寧洋村激勵性扶貧項目帶動貧困戶財技雙豐收2019-09-10
- 福州市代表團赴甘肅定西開展東西部扶貧協作2019-09-06
- 助力定西貧困生圓夢 長樂3年資助漳縣學子570人次2019-08-26
- 紙短情長,總書記關于扶貧的三封回信2019-08-25
- 福州倉山區產業扶貧出成效 企業“扶貧車間”建在臨洮“家門口”2019-08-23
- 漳州出臺方案 開展消費扶貧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2019-08-15
- 寧夏隆德縣閩寧扶貧產業園入駐企業達50家 帶動當地就業2019-07-30
- 江西省鼓勵“創客”投身鄉村旅游發展2019-07-24
- 2年來177名定西貧困家庭高校畢業生進入福州國有企事業單位工作2019-07-16
- 建寧均口:“1+N”集智聚力助力脫貧攻堅2019-07-15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超七成商家入駐 永泰美食街將于“十一”開街2019-09-11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