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服務中心公積金窗口,工作人員嚴格審核公積金提取申請人材料。
海峽網9月12日訊 (福州日報記者 阮冠達/文 池遠/攝)政策紅利逐年凸顯,繳存基數不斷提高,繳納“四險一金”成為大部分單位與職工的共識……隨著住房公積金事業在我市漸漸發展成熟,職工們賬戶上的存款也漸漸水漲船高。部分不符合公積金提取條件的職工難免心生貪念,動起歪腦筋。一些中介也通過提供偽造的購房合同、發票、結婚證、還貸流水等材料,慫恿或協助繳存職工騙取騙貸公積金,并從中收取高額回報。在管理漏洞、市場波動所帶來的風險漸漸得到控制的今天,公積金騙取騙貸行為成為公積金安全運行的全新挑戰。市住房公積金中心嚴打此類行為,護航資金安全。
懲防結合 講理講法兩手抓
公積金騙取騙貸為何時有發生?在市公積金中心法規處處長王平看來,法規意識淡薄是主要原因之一。“住房公積金作為職工繳存的長期住房儲金,雖然屬于職工個人所有,但有專款專用的規定,必須符合規定情形才能提取和使用。”王平介紹,采用虛假手段騙取騙貸住房公積金嚴重違反了《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不僅會侵害其他繳存職工的合法權益,還會影響住房公積金安全平穩運行,對公積金的資金管理造成極大風險。
“在打擊騙取騙貸工作上,中心采取懲防結合的工作機制,既要對已發生的案件嚴懲不貸,也要防范可能出現的苗頭。”王平表示,為防患于未然,市公積金中心著力加強信用宣傳,提高職工對騙取騙貸違法行為的認知:通過中心門戶網站、政風行風熱線等平臺以案釋法,讓廣大繳存職工明確騙取騙貸行為的法律后果;在公眾場合投放宣傳片,介紹公積金的提取和使用方法;工作人員走進社區、企業園區,面對面普法宣傳,平均每年開展相關宣傳50次,召開座談會20多次。
宣傳全面鋪開的同時,打擊也悄悄展開。為了將違規行為遏制在受理環節,中心注重對窗口辦事人員防騙能力的培訓,加強對受理材料的嚴格審核、辨認,并針對多人反復購買同一套住房的、多人按份共有購買異地小戶型住房的、異地購房且單筆金額較大的提取業務等“高危業務”重點排查。
“被查證核實的騙取騙貸職工均會納入行政處理范圍,要求全額退回所騙取資金,并按造成的違法后果,分別凍結3年、5年、8年公積金提取和貸款資格,通報職工所在單位,如屬公職人員則抄送給紀檢部門。”王平表示,中介組織或個人涉嫌偽造印章、證件、合同、發票等材料或協助職工騙取騙貸公積金的也將報請公安機關處理。
聯合懲戒 暢通舉報渠道
據悉,早在2016年,市住房公積金中心便陸續發現部分職工利用虛假結婚證、銀行還款對賬單等材料騙取騙貸住房公積金。同年底,首批疑似使用虛假材料提取的23名職工逐一遭到發函協查。2017年,中心對查證屬實的騙取騙貸職工作出處理決定,并通報單位、移送紀檢部門、移交公安機關,重拳打擊騙取騙貸行動就此開始。“2017年至今,我們共對254名查證屬實的騙取騙貸人員作出凍結住房公積金提貸資格的決定,其中移送紀檢部門162人、公安部門3人,刑拘1人,初步達到對騙取騙貸行為的震懾作用。”王平介紹。
2018年起,“信用福州”建設為打擊騙取騙貸行動帶來了新的機遇。中心分批將騙取騙貸人員信息上報至市公共信用信息平臺,與其他部門實施聯合懲戒。同年,福州市個人信用分(“茉莉分”)在公積金方面的應用政策正式出臺。其中,騙取騙貸公積金行為屬于“茉莉分”個人金融信用中的不良金融信息,騙取騙貸職工將被扣減與其失信程度相對應的分數(30分或150分),影響其個人信用評級。
“近年來,舉報渠道也更暢通,我們還設置了騙取騙貸舉報電話:0591-22856836、舉報電子郵箱:gjjfl200@163.com,方便市民提供騙取騙貸線索。”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后中心將加強對公積金個人信用評價結果的應用,實行守信激勵和失信懲戒。通過嚴厲打擊和信用約束、激勵,達到維護公積金良好秩序、構建社會誠信體系的目的,營造誠實守信、風清氣正的社會氛圍。
責任編輯:黃仙妹
- 福州市住房公積金中心開通30項網上服務事項2019-08-15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一場交易會吸引國內外2500余家食品企業參加2019-09-12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