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峽網9月20日訊 (福州日報記者 林晗 通訊員 張保慶 蔣涵青)如何解決垃圾分類中精準投放的問題?小區居民的知曉率和參與率如何進一步提高?臺江區洋中街道黨員干部走進小區,對接群眾需求,積極解決垃圾分類“最后一公里”問題。
“吃剩的飯菜是廚余垃圾,喝完的塑料瓶是可回收垃圾……”近日,家住洋中街道鋪前社區菁菁園景的居民張廷蘭彎下腰,將不同垃圾投放到不同顏色的垃圾桶后,拍照上傳到“垃圾分類示范家庭”微信群內。
“垃圾分類推行以后,我們按類投放,臭味少了很多,大家的觀念也在慢慢改變。”因為去臺灣照顧過生產的女兒,張廷蘭養成了垃圾分類投放的好習慣。今年,我市啟動垃圾分類工作以后,張廷蘭起了“帶頭人”作用,成了鋪前社區首批9個垃圾分類示范家庭之一。他們發揚志愿服務精神,推動小區垃圾分類宣傳、動員和督導工作。
“為解決居民對生活垃圾分類投放意識不夠、主動性不足、參與度不高的難題,我們招募了示范家庭。”鋪前社區黨委書記、主任劉巾棋告訴記者,在社區內,以戶為單位,自愿報名成為垃圾分類示范家庭,再通過微信小程序進入“鋪前社區拉分打卡圈”,拍照上傳在家中分類垃圾的照片進行打卡,可獲得相應積分。社工實時記錄積分,每月最后一天可參與積分兌換。
此外,社區結合網格化走訪巡查、宣導員逐戶宣導、物業宣傳等多渠道廣泛宣傳,提高居民群眾的知曉率,爭取做到讓人人知曉、參與垃圾分類。
記者了解到,臺江區把做好垃圾分類工作作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的重要抓手,確保垃圾分類取得扎實成效。
“我們探索推行‘三準兩化’工作法。目前,全區垃圾桶分類覆蓋率已達95%、可回收物的利用率達90%。”臺江區有關負責人介紹,所謂“三準兩化”工作法,“三準”即投放準確、收運準確、轉運準確,“兩化”即專業化和信息化。
臺江區瞄準突出問題,重點發力,認真落實“四定”工作實施方案,做到定時投放、定點收集、定人管理、定位監控;進一步夯實基礎設施,抓好垃圾分類屋(亭)建設、分類管理員設置等關鍵環節;強化經費保障、宣傳培訓、監督督查、獎懲問責等工作舉措。此外,臺江區重點打造一批因地制宜、特色鮮明、主題突出的精品示范小區,力爭2020年底前,建成完善的生活垃圾處理系統,創建1000個生活垃圾分類示范居住小區。
責任編輯:黃仙妹
- 福州鼓樓晉安創新推進垃圾分類“四定”工作2019-09-18
- 福州:讓廢舊電池和電子產品“安全下崗”2019-09-18
- 臺江區鰲峰街道:海峽金融商務區日新月異2019-09-18
- 福州臺江區:打造幸福之城核心區2019-09-17
- 福州三坊七巷:垃圾分好類 出游新時尚2019-09-14
- 福州五里亭社區舉辦趣味游園活動 居民玩轉垃圾分類2019-09-12
- 漳州公布垃圾分類宣傳指南 生活垃圾應該這樣投放2019-09-12
- 上海“史上最嚴”垃圾分類實施已兩月,咋樣了?2019-09-11
- 46城強制垃圾分類 計劃建成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系統2019-09-10
- 垃圾分類后端處置的“福州模式”2019-09-06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剛剛!福州五城區共有產權住房選房順序號搖號2019-09-2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