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峽網9月24日訊 (福州日報記者 趙昕玥 通訊員 周倩鈺)為深入推進消除集體經濟薄弱村工作,并以此作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對標調研問題進行整改,近日,市委組織部在福清市召開全市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現場推進會,圍繞“村級集體經濟三年行動”計劃和年內消除經營性收入5萬元以下薄弱村目標,采取現場參觀學習、座談交流經驗做法等方式,進一步壓實各縣(區)工作責任,督促指導謀實發展舉措,確保年內全面完成“消薄”任務。
截至9月上旬,全市2197個村中,集體經濟經營性收入5萬元以下的薄弱村有192個,占8.7%,其中晉安區6個村,長樂區6個村,閩侯縣17個村,連江縣10個村,閩清縣47個村,羅源縣71個村,永泰縣35個村。這些村自然資源比較貧乏,自我保障和服務農民能力較弱,影響村級黨組織領導作用發揮。
現場推進會后,各縣(區)充分發揮各職能部門作用,建立每月一次協調推進會制度,因地制宜加強調研指導,多措并舉拓寬村級集體經濟可持續增收渠道,聚焦“消薄”,合力推動,提升薄弱村自身“造血”能力,并將它作為主題教育中一項攻堅任務,努力完成好工作目標。
晉安區:推進村經濟合作社股份制改革
區委常委會專題研究“消薄”工作,并提出要求。區里因地制宜梳理出資源型、物業型、服務型、創新型四種村集體經濟發展模式,指導鄉鎮(街道)整合各方資源力量,謀劃村集體經濟發展項目。總結前洋村和九峰村的實踐經驗,持續探索村級經合社股份制改革,薄弱村在引進產業時,由村集體先成立經濟合作社,優化盤活資產資源,將“美麗鄉村”、“幸福家園工程”建設形成的資產折成相應股份,吸引社會資本共同經營,鼓勵村民以土地和現金入股,實現“資源變股權、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
長樂區: 讓閑置資產資源煥發生機
實行村財收入“月統計、月對賬、月通報”機制,每月將“消薄”進度以函件形式提醒鄉鎮(街道)黨(工)委書記,并著力發揮駐村第一書記、金融助理等隊伍作用,結合村級黨組織建設“三個一遍”摸排行動,群策群力挖掘資源、盤活資產。如,漳港街道王朱村將原磚廠空地出租給興仁貿易公司,村禮堂樓頂出租作為通訊公司基站使用,村魚塘出租給村民,每年實現租金收入17萬,讓“沉睡資源”變成“活資產”。
閩侯縣:利用資源優勢發展鄉村旅游
在進一步摸清家底、盤活集體資源資產的同時積極探索發展鄉村旅游和物業經濟。如竹岐鄉榕西村緊鄰閩越水鎮旅游項目,通過建設店面和攤位增加村級集體經濟收入;大湖鄉后洋村以農村安全飲用水提升改造為契機,引進潘際農發公司建成物流中轉站、農產品服務區、瓜果長廊、蔬菜水稻示范基地等,發展農家旅游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收入。
連江縣:探索海域改革承包試點工作
在全市率先掛牌成立首個鄉村振興服務站,以黃岐鎮大建村為試點,在沿海鄉鎮推廣實施海域改革承包機制,實行養殖海域分片承包,通過每年收取海域使用租金增加收入,推動沿海薄弱村集體經濟長期穩定增收。有效鋪開“公司+集體+養殖戶”發展模式,養殖戶以“海域資源”入股,打造海上養殖千里牧場,探索發展海上漁排特色民宿,實現公司、村集體和養殖戶的三方共贏。
閩清縣:實施“187”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模式
設立集體經濟發展獎勵報酬,允許由鄉鎮自行籌措資金,給予各村不超過當年集體經營性收入同比增幅部分的5%作為增幅獎金,激發村干部集思廣益,挖掘潛力。實施“187”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模式,即建立明確1個鄉鎮黨委主體責任,推行發展產業帶動、村企合作、抱團發展、電商孵化等8種發展模式,落實職能部門、民企、商會、旅游項目等7項對接幫扶措施,探索多樣化發展路子。如,桔林鄉組建果蔬產業協會和8個集體經濟發展公司,開展特色農產品集中經營,發展紅色文化旅游和民宿休閑旅游產業,預計今年增加村財收入20萬元,實現全鄉8個薄弱村全部“摘帽”。
羅源縣:用好村集體經濟發展專項資金
統籌省縣鄉三級資金,設立羅源縣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專項資金,由縣級層面統一運營,實施委托投資項目,投資入股綠色金屬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海峽建源實業發展有限公司等進行資本運作,確保薄弱村獲得穩定的投資收益。同時積極推廣“黨建+金融助理”模式,發揮下派鄉村兩級“金融助理”作用,選準產業、項目和載體,為薄弱村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務,助力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
永泰縣:強村帶弱村“黨組織+”模式
設置建立30個中心村黨委,通過“以大帶小、以強扶弱、以富幫窮”的幫扶方式,進一步盤活村集體閑置資源,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共同發展。如龍門中心村黨委成立以來,積極發揮黨組織核心引領作用,盤活閑置校舍和土地資源,發展大康生態園、樂達生態農業、頂閣生態休閑農業等項目,中心村黨委覆蓋的3個村集體經營收入均超5萬元,其中康樂村和溪墘村可達20萬元以上,實現貧困戶“家門口就業”和村集體經濟發展的“雙贏”。
市委組織部將對現場會提出的要求分解項目,持續跟蹤督辦,強化黨建引領,指導建立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和薄弱村增收長效機制;同時強化村“兩委”班子日常管理和考核評議,將壯大發展村集體經濟列入年度對縣(市)區黨建重要考核內容,促進鄉村振興基層干部主動作為;全力協調聯動各級部門,發揮資金、技術、項目、人才、信息等方面優勢,統籌推進“消薄”工作,進一步形成齊抓共管、上下聯動的工作合力。
責任編輯:黃仙妹
- 2019年《中國城市信用狀況監測評價報告》公布 福州城市信用位列第六2019-09-25
- 福州年內至少再創建13個食品安全信息追溯示范點2019-09-25
- 年底前福州完成養老服務機構消防審核工作2019-09-25
- 福州五城區全面開展零星舊房地塊綠化提升2019-09-24
- 福州花海公園3.5萬平方米向日葵盛放獻禮國慶2019-09-24
- 一圖看懂,70年來福州市如何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2019-09-24
- 美!福州街頭巷尾,被這抹紅點燃!2019-09-24
- 福州多舉措抓好食品安全工作 努力營造放心消費環境2019-09-24
- 福州市發改委多措并舉 推動“一企一議”出成效2019-09-23
- 福州第二批歷史建筑和歷史建筑群公布 這些地方上榜2019-09-23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福州馬尾造船廠舊址點映民族工業題材電影2019-09-25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