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峽網9月26日訊(福州日報記者 錢嘉宜)25日上午,在位于福清興化灣的福建三峽海上風電國際產業園區,10兆瓦、8兆瓦海上風電機組陸續下線。這是我國自主研發的、單機容量亞太地區最大的海上風電機組,標志著我國已掌握海上風電大容量機組研發制造的關鍵核心技術。
此次下線的風機由三峽集團協同主機制造企業聯合自主開發,是針對我國東南沿海資源特點的智能風機,具備優異的主動抗臺風性能,體現了我國目前海上風電行業最高技術水平和自主創新能力。
數據顯示,單機容量10兆瓦的海上風電機組,葉輪直徑185米,在年平均10米/秒的風速條件下,一臺機組每年可以輸送出4000萬千萬時清潔電能,可減少燃煤消耗13000噸、二氧化碳排放35000噸。
2015年,三峽集團與福建省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在福清興化灣建設全球首個國際化大功率海上風電試驗場。目前,福建三峽海上風電國際產業園內,海上風電整機、電機、主要零部件等已進入批量化生產,初步實現海上風電“福建造”,為海上風電項目提供性能更優、質量更好、價格更低的產品,并依托港口優勢面向全國、輻射全球。
此外,記者從產業園內的三峽福建海上風電集控中心了解到,即將開展吊裝的福清興化灣220kV海上升壓站為國內首創、體量最大,為海上風電場建設提供了新的解決方案。
責任編輯:黃仙妹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福州市僑界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座談會暨第三2019-09-26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