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峽網9月26日訊 (福州新聞網記者 邱陵)今年5月1日起,福州全面推行生活垃圾分類工作。25日,市政協召開“福州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實施方案”專項民主監督協商會。五城區政府、市直部門相關負責人和市政協委員、民主黨派人士面對面溝通交流,就目前福州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推進現狀、存在問題及下一步舉措展開探討,助力實現垃圾治理減量化、無害化、資源化。
據了解,今年3月下旬以來,市政協人資環委組成聯合調研組,就“福州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實施方案”專項民主監督課題赴鼓樓區、臺江區、倉山區、馬尾區開展實地調研并進行座談,還先后赴臺灣、貴州、深圳、江西等地學習考察的相關內容,形成調研報告。
調研報告指出,福州各區、各部門迅速行動部署落實,從垃圾分類前期軟硬件建設、實施過程具體舉措兩方面全力推進,目前已初步建立生活垃圾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置體系。但是,和全國分類先進城市相比,福州仍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現在分類推進力度不夠、可回收物和有害垃圾收運體系尚未健全、基礎臺賬不夠規范、檢查考評制度未有效執行等方面。
調研報告建議,進一步提升垃圾分類正確率,推動建立廢舊物資回收網絡,并從政策引導角度,適當加大獎懲力度。同時,借鑒其他城市經驗,比如設立“資源回收日”、發放智能卡累計積分兌換生活用品等,引導市民養成垃圾分類的習慣。
會上,垃圾分類企業負責人建議,可在餐廚垃圾產生量占比較大的黨政機關、高校、院所等大型單位食堂等試點就近減量處置,通過政策鼓勵單位主動設置餐廚垃圾消納裝置,通過“有機垃圾集成智能多功能一體機”,分離出的廢油脂可直接回收利用,干渣成為有機肥的主要原料。“既可減少餐廚垃圾外運,減輕集中處理的壓力,也可大大節約系統成本。”
與會市政協委員建議,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關鍵,在于形成一個長效機制,希望相關部門繼續深入探索、創新舉措,并制定獎懲標準,嚴格執法,切實將垃圾分類工作貫徹到位。
記者了解到,年底五城區將全面落實福州在全國首創的分類“四定”工作。據福州市城管委統計,到目前為止,五城區垃圾分類覆蓋率已達到85%以上,有1346個小區已開展分類“四定”工作,建成分類屋(亭)3177座,建設完成率75%,安裝監控探頭1411個,配備分類管理員1941名。
在收運環節,市城管委相關負責人表示,為改變目前垃圾轉運站設施陳舊、工藝落后、運力不足、臟臭擾民現狀,規劃在2020年前對市區垃圾轉運站全面提升改造,新建13座中大型地下垃圾轉運站,原有的58座小型轉運站同步升級轉型,除了近年新建、設施較好的6座,其余52座改造為環衛三合一設施、綠地公園和公共停車場。同時,紅廟嶺循環經濟生態產業園自2017年以來,陸續啟動實施22個項目,涵蓋了所有生活垃圾處理體系,目前已完成16個項目,正加快推進城區可回收物智能分揀中心選址建設等工作。
針對廢舊物資回收網絡建設,福州市商務局相關負責人回應,已促成再生資源行業協會主動對接分類企業,推進再生資源回收體系和生活垃圾分類體系有效銜接。目前,相關企業已在城區布置回收網點,鼓樓區和臺江區試點建設環保驛站,作為可回收物臨時中轉站,未來可實現回收網點與智能分揀中心的無縫對接。另外,在智能分揀中心未建成期間,臨時分揀中心的場地也已確定,目前已完成升級改造。
有害垃圾收運處置情況如何?對此,福州市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據估算,五城區有害垃圾預估量約4噸/天,鑒于產生量較小,無法由收運單位直接上門日產日清,目前該局臨時指定具備相關資質的企業專門負責處置,采用預約方式上門收運,下一步將通過公開招投標程序確定處置單位;此外,五城區政府牽頭,街道辦事處(鄉、鎮)均已建成有害垃圾集中收運點。
責任編輯:黃仙妹
- 福州市4人獲評第六屆福建省道德模范2019-09-26
- 福州第三季度集中開工236個重大項目2019-09-25
- 福州沿河污水處理出水口實行掛牌管理 監測公布排放水質2019-09-25
- 下月起,福州實現公積金貸款就近辦理2019-09-25
- 福州第二批歷史建筑(群)名單公布 鼓樓新增5處2019-09-25
- 漳州推行垃圾分類 294座垃圾生態屋遍地開花2019-09-25
- 福州?市委組織部召開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現場會 要求堅決打贏攻堅戰2019-09-25
- 2019年《中國城市信用狀況監測評價報告》公布 福州城市信用位列第六2019-09-25
- 福州年內至少再創建13個食品安全信息追溯示范點2019-09-25
- 年底前福州完成養老服務機構消防審核工作2019-09-25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長樂村醫宋木香堅守崗位41年 身殘志不殘為民2019-09-26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