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峽網9月29日訊(福州日報記者 錢嘉宜 圖片由福州市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提供)70年來,福州的國際“朋友圈”越來越大,通過大力發展城市多邊合作,目前已經與世界各地的17個城市締結了友好城市關系;
70年來,福州的開放之路越走越寬,沿著“一帶一路”的宏偉藍圖,與世界多個城市搭建起了從經貿到科技、從文化到體育等各領域的交流合作橋梁,有福之州的“國際范”日益彰顯;
70年來,福州民間對外交流的觸角不斷延伸,越來越多的國際友人來榕投資興業、安家落戶,為榕城的發展添磚加瓦,不斷掀起民間交流交往的新熱潮;
……
70年的開放發展,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導下,福州各項外事工作服務于國家總體外交大局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融入
“一帶一路”建設,積極構建雙邊和多邊關系,福州聲音傳遍五洲四海,不斷開創具有福州特色的海洋強市外交新格局。
以城市外交引領 擴大福州“朋友圈”
初夏時節,八方賓朋匯聚美麗榕城。2018年5月,成立一年的21世紀海上合作委員會召開了第一次全體會員大會,來自五大洲18個國家的97名代表齊聚一堂,搭建平臺、集聚資源、推動合作。櫛風沐雨70載,新時代福州外事工作掀開了新篇章。
2017年,福州市與中國人民友好協會聯合在城地組織亞太區組織框架內發起成立21世紀海上合作委員會,以發展海洋經濟,促進海上合作,保護海洋環境為主題,力求搭建一個開放包容、合作共贏的海上合作交流多邊平臺。成立至今,委員會不斷傳播“福州聲音”,持續增強福州與委員會在世界舞臺的影響力,并先后召開海洋經濟相關論壇和專題研討會近10場。目前,委員會會員數已達53個,涵蓋五大洲26個國家,成為福州推進海絲建設的金字招牌。
事實上,福州的“城市外交”實踐可追溯到上世紀80年代。到90年代初有了很大進展,時任省委常委、市委書記的習近平同志高度重視友城結好工作,在他的親自推動下,福州僅用時10個月便同美國塔科馬市正式結好,日本那霸市還投資9億日元在該市建成了占地8500平方米的“福州園”。
今天,福州秉承這份情懷,繼續推進締結友城工作。自1980年以來,已先后與日本、美國、巴西、澳大利亞、圭亞那、肯尼亞、波蘭、阿根廷、俄羅斯、印度尼西亞、菲律賓、比利時、毛里塔尼亞和柬埔寨等14個國家的18個城市締結了友好城市關系。因友城建設方面成就突出,自2010年起,福州連續5年被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中國國際友好城市聯合會授予“國際友好城市交流合作獎”或“國際友好城市特別貢獻獎”。
以開放合作姿態 推動“一帶一路”走深走實
新機遇催生新動力。上世紀90年代初,《福州市20年經濟社會發展戰略設想》面世,科學謀劃了建設“海上福州”和現代化國際城市的戰略布局,高水平對外開放被提上議程。
此后,外事工作對福州經濟工作的融合度、貢獻度不斷提高。2014年,為落實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戰略決策,按照“外事搭臺、經貿文化唱戲”的工作思路,市政府將“福州日”活動列為福州市融入“一帶一路”建設重大項目之一。至今,“福州日”已成功舉辦五屆,在日本、俄羅斯、新西蘭、澳大利亞、英國、法國、意大利、菲律賓、越南、柬埔寨和美國等11個國家,推介了福州的產業優勢、投資環境等,展示了福州的良好形象,深化了與我市友城在經貿、人文等領域的合作。
福州市因公出國管理工作牢牢堅持黨管外事原則,積極踐行外事為民理念,聚焦中央總體外交戰略部署,加強外事歸口管理,不斷完善因公出國管理制度,嚴格執行中央“八項規定”,杜絕一般性、照顧性、重復性考察訪問及變相公款旅游現象。同時,優化管理和服務,充分發揮外事優勢,積極助力我市各地區各部門“走出去”開展招商引資工作。隨著我市企業、人員“走出去”的步伐加快,福州市外辦還積極推動APEC商務旅行卡申辦,幫助企業開拓海外市場。截至今年6月,福州APEC商務旅行卡已發放1685人次,辦理量在全國省會城市中穩居前列。“領保知識進機關、進企業、進校園、進社區”“領事保護宣傳月”等為海外人員、機構和企業提供安全信息的服務也持續展開。2012年,市外辦榮獲外交部頒發的“全國外事管理工作優異獎”“因公護照管理服務協作獎”“涉外管理及外事工作先進獎”等榮譽。
互尊互信挺在前頭,發展成果世界共享,福州城市外交正在收獲越來越多國家和地區的“信任票”。
1985年8月20日,為紀念福州市和日本長崎市締結友好城市關系5周年,長崎市市長本島等率“繡球花之船”一行478人抵達福州。
2017年11月9日,世界城市和地方政府聯合組織亞太區理事會會議暨“海洋經濟與城市發展”研討會開幕式。
2018年5月17日,21世紀海上合作委員會第一次全體會員大會在海峽國際會展中心召開。
2015年9月,福州教育學院附屬中學學生訪問美國塔科馬市林肯中學。
2012年9月,福州市榮獲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中國國際友好城市聯合會頒發的“國際友好城市交流合作獎”。
2018年10月9日,加德納后人參觀加德納紀念館。
2019年8月23日,參加第十八屆中日地方交流研討會的嘉賓參訪福清黃檗山萬福寺。
以歷史文化紐帶 力促民間交往
“我們又回家了!”2018年10月,踏上闊別6年的鼓嶺,密爾頓·加德納的兩名侄孫現場見證了加德納紀念館的開館。1992年,時任福州市委書記的習近平偶然了解到美國教授加德納渴望重游兒時“故園”——鼓嶺卻至死未能如愿的故事,便邀請加德納夫人訪問福州,重登鼓嶺,還到大夢山欣賞了熊貓巴斯表演,成就了中美兩國人民近一個世紀友誼傳承的佳話。國之交在于民相親。20多年來,福州以深化民間交流作為城市開放的重要抓手,不斷在民間往來中汲取能量。“黃檗文化”“富閩情誼”“鼓嶺圓夢”“熊貓巴斯”等獨特資源優勢持續發揮,成為民間友誼之樹茁壯成長的沃土。
惟以心相交,方成其久遠。在講述“福州故事”的基礎上,市外辦積極引導外籍人士參與福州建設發展,通過評選表彰“福州市榮譽市民”,鼓勵在我市經濟建設、對外交往和社會各項事業中做出突出貢獻的人士。自1994年評選工作開始以來,福州已先后向11個國家和地區的48位友好人士授予了榮譽市民稱號。值得一提的是,2013年《福州市榮譽市民稱號授予條例》正式施行,頒授工作步入了法制化、規范化發展軌道,在服務我市人才優先戰略、助力產業轉型升級、推動對外交流合作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與此同時,“在榕外國人歡度元宵佳節”“參觀體驗福州傳統工藝”“參觀體驗茉莉花茶傳統制作工藝”等形式多樣、內涵豐富的活動也在持續開展,旨在幫助在榕外國人融入福州生活,感受福州發展,加深對福州的感情。
潮起宜踏浪,風正可揚帆。新的起點,新的征程。“幸福之城”號巨輪正以“三個福州”為引擎、乘“六區疊加”之東風,和著新時代的節拍鳴笛,沿著總書記當年規劃的航線滿舵,不忘初心、重新出發,牢記使命、駛向深藍。
外事工作大事記
熊宏嬌/制圖
數讀外事
友好城市數量逐年增長:
1980年,福州締結首個友城——日本長崎縣長崎市。
責任編輯:黃仙妹
- 注意!近期福州小型航空器和空飄物不得擅飛2019-09-29
- 絲路電影節10月舉辦 福州市民家門口可欣賞獲獎紀錄片2019-09-29
- 放焰火、升國旗,福州國慶將舉行這些活動!附完整指南2019-09-29
- 注意!國慶升旗儀式期間,福州這些地方臨時交通管制2019-09-29
- 王寧:努力為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營造安全穩定環境2019-09-29
- 鮮花伴紅旗 為福州畫個“國慶妝”2019-09-29
- 今年首批四價流感疫苗來了!高危人群應盡早接種2019-09-28
- 福州鼓樓區實施“參與式預算”微實事協商項目2019-09-28
- 福州市職工書畫家創作28米“幸福長卷”2019-09-28
- 福州市外辦召開在榕日本人交流座談會 暢敘情誼共話發展2019-09-28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閩海百年歷史紀念館開館 三山人文紀念園頗具2019-09-29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