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福建頻道>福州新聞
      分享

      海峽網10月9日訊(福州日報記者 黃戎杰 孫漫 見習記者 汪培清 圖片除署名外均由記者張人峰提供)生態是統一的自然系統,是相互依存、緊密聯系的有機鏈條,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治理,能有力提升生態系統的質量和穩定性。作為該系統的核心成員,森林生態系統的保護修復尤為重要。

      位于閩清縣西部的福建雄江黃楮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以下簡稱“黃楮林保護區”),是閩江干流上唯一的森林生態系統類型的自然保護區,也是福建省“三縱一橫”生態廊道體系中最主要的棲息地節點之一,更是閩江下游重要的生態屏障。

      為守好這一難得的生態空間,依托《閩江流域(福州段)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控制性詳細規劃(20180年~2020年)》,圍繞生境受損、棕地占用、設施欠缺、景觀單一等短板,黃楮林自然保護區的生態修復和保護被作為重點項目加以推進。

      深山幽谷藏千奇 碧水清溪繞密林

      黃楮林保護區景色優美。

      從閩清縣城沿閩江西行至戴云山脈與鷲峰山交接處,一路奇峰連綿、林海莽莽。目前全國連片面積最大、世界稀有的黃楮林自然保護區就隱匿其中。

      這里群山環繞,滿目青翠,除了成片的青岡林,還有南方紅豆杉、福建柏等珍稀植物點綴其間,亦是眾多野生動物的棲息繁衍之地。黃楮林溫泉生態旅游區掩映林中,更添幾許清幽。游客們既能泡溫泉解乏養生,亦可沿蜿蜒的棧道循溪探秘,呈現出一派人與自然友好相處的和諧景象。

      “黃楮林保護區就像福州的天然氧吧,在保護生物多樣性、涵養閩江水源上意義重大。”閩清縣相關部門負責人介紹,目前保護區的生態保護及修復更講究整體性與系統性,從林權贖買、生產性企業搬遷、石潭溪流域整治及封山育林等方面著手,實現保護區環境的整體提升。

      深山幽谷藏千奇 碧水清溪繞密林

      工作人員進行保護區自然資源調查。(黃楮林保護區管理處供圖)

      除舊貌 守住區內好生態

      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這片珍稀動植物賴以生存的生態寶地,曾引進不少生產型企業、砂石場、施工營地等,視覺及噪聲干擾、廢棄物排放等行為,頻繁侵擾著保護區的寧靜祥和。

      去年8月,一場聲勢浩大的拆除清退行動在石潭溪口區域內展開。各種生產性企業如期停產,搬遷至保護區外;此前遺留的廢棄廠房、生產設施、砂石場等被一一拆除……

      “現在‘破舊’工作已經在收尾了,裸露邊坡、溪流濕地的整治和生態修復即將展開!”黃楮林保護區辦公室主任黃永輝帶著記者來到石潭溪大橋橋頭,鉤機和施工人員正加緊作業,對一處鋼架結構廠房進行破拆。記者看到,拆除“阻隔”后的石潭溪沿線顯得通透許多。

      黃永輝告訴記者,減少保護區內的生產活動,能從源頭上直接減少所在區域野生動植物受到的固體廢棄物、廢水排放、噪聲污染和人員侵入等外源性的直接干擾。同時,針對保護區內宣教、管護、監測、配套設施不足的短板,原先的地塊擬改建為珍稀瀕危植物繁育基地、野生動物救助站和生態環境保護科普教育基地等,配建停車場、公廁等基礎設施,讓更多的市民游客了解、愛護保護區。”

      深山幽谷藏千奇 碧水清溪繞密林

      保護區內的小麋鹿。(黃楮林保護區管理處供圖)

      深山幽谷藏千奇 碧水清溪繞密林

      管理人員正進行保護區內本土動物標本建檔工作。

      重修復 呵護森林高顏值

      “留住綠水青山,才有金山銀山。”黃永輝說,為了將綠色轉化為村民口袋里的財富,閩清縣以政府贖買的方式收歸保護區內林權7600畝,計劃分2年實施,力求實現“生態得保護、林農得利益”的雙贏目標。據了解,今年的4000畝贖買工作已順利完成,2020年內將完成剩余3600畝的林權贖買工作。

      贖買完成只是第一步,今后這些林地都將因地制宜調整為生態公益林,并進行適度更新。林下會補植閩楠、紅豆杉、紅錐等鄉土闊葉樹和名貴闊葉樹,促進其向地帶性常綠闊葉林演替,有效破解生態保護與林農利益的矛盾。

      在加快推進贖買工作的同時,為讓黃楮林內綠意更顯、綠質更佳、“新綠”不斷,保護區及其外圍東橋鎮等的封山育林工作同步展開,總面積達2.25萬畝。“對森林封育區內自然繁育能力弱或幼苗、幼樹株數較少或幼苗幼樹分布不均的地塊,我們會進行補植或補播,讓森林質量更佳。”黃永輝說,這樣的細心呵護,有助于林內養分積累,能促進天然林分更新,達到修復目的。此外,封山育林還能有效減少人為偷、盜、伐林木,減輕人為活動給森林生態系統造成的影響,給更多野生動植物擴大棲息空間,更有效保護生物多樣性。

      抓核心 打造特色好景觀

      在聚焦保護區風貌整體提升的同時,為讓沿線景觀更具特色、更顯生態,此次生態修復還計劃對重要節點進行全方位景觀升級,力求提升黃楮林的吸引力。

      發源于白樟鎮,屬保護區四大溪流棲息地之一的石潭溪水系,便是一個核心節點,其覆蓋范圍12.6平方公里,最終自石潭溪口流入閩江水口電站庫區。

      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石潭溪部分河段岸邊場地開始被一些生產性產業項目“攻陷”,棕地污染、水系淤堵及河口河道硬質化、山林地裸露、水土流失等系列生態問題顯現,這些都是山水林田湖草要協同解決的重要內容。為讓沿線生態環境有根本性的改善,石潭溪被列為生態修復示范重點區。

      記者了解到,該項目建設內容包括駁岸、生態護坡修復、基礎配套設施建設、園區道路整治及景觀改造、綠化工程等,總規劃面積超46.6萬平方米。結合沿線實際,規劃有入口服務點、棕地修復園、生態科普廊、科技培育園等節點,在呵護好石潭溪沿線自然生態的同時,打造一個生物多樣性保護保育示范區。

      “目前,施工圖設計、歷史遺留場(廠)搬遷拆除等前期工作已順利完成,力爭年底前進場動建。”黃永輝說,通過統籌溪流沿線山林、河流、農田等生態斑塊治理,將筑起保護區內山清水秀、山環水繞、物種豐富的自然生態格局。

      深山幽谷藏千奇 碧水清溪繞密林

      保護區內的鳳頭鷹。(黃永輝 攝)

      深山幽谷藏千奇 碧水清溪繞密林

      黃楮林保護區的綿延群山。

      親歷者講述

      14年守好一個“家”

      黃楮林保護區辦公室主任 黃永輝

      自2005年開始在保護區工作,它的點滴“成長”我都參與其中。作為“國字號”的保護區,它的管護要求更高、內容更多,為守好這片“后花園”,在市、縣相關部門的支持下,企業搬遷、封山育林、林權贖買、生態修復等工作不斷推進。當然,在工作中,我們少不了和難題作斗爭。為了保護區的持久美麗,不少村民、企業主也都能理解支持。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原先保護區里塵土飛揚的建設場景早已消失不見,綠量、綠質都有了顯著提升,整體景觀也更有層次感,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都漸趨穩定。

      為了長久守好這塊生態的金字招牌,系統性、整體性的生態修復和景觀提升正如火如荼展開。雖然我們任務更多、更忙碌,但大家依舊堅守“陣地”,期待保護區的再飛躍。

      保護區的“活地圖”

      黃楮林保護區雄江管理站負責人 林孝釵

      我是一名有40年工齡的“老兵”,1985年開始在林業系統工作,從此和保護區結下不解之緣。2014年,雄江管理站建起,我就一直在這里駐扎。

      時間長了,這里的一草一木我都了然于心,被大家稱為“活地圖”。我們管理站的管護“版圖”挺大,涉及雄江鎮和桔林鄉12萬畝的轄區范圍,工作任務自然也不輕松,常常需要身兼數職。野生動植物巡護、清理垃圾、森林防火、制止非法采伐和盜獵等,都是我們的職責范圍。因為常有突發情況,我們的工作都是24小時“在線”,每天要完成五六十公里的巡山任務,很多時候只能徒步前進。在微信朋友圈里,我們的步數可是長期“霸屏”。

      寒來暑往、日出日落,我見證了保護區里森林植被的恢復、野生動物數量的增加,相信隨著保護修復工作的推進,這塊寶地能被更多人知曉,共同呵護。

      深山幽谷藏千奇 碧水清溪繞密林

      保護區內生產性企業搬遷拆除工作收尾。

      專家視角

      落實頂層設計摸清生態“家底”

      廈門大學環境與生態學院教授、自然保護專家、生物多樣性專家 李振基

      黃楮林保護區有著全國范圍內不可替代的亞熱帶植被類型和生態多樣性特征,這是它得天獨厚的品牌優勢和生態資源。做好保護區內方方面面的保護修復工作,對閩江沿線生態環境保護、水源涵養、下游發電站運營等都具有重大意義。

      2007年,為做好保護區的頂層規劃,我全程參與了黃楮林自然保護區的綜合科學調查,并于2010年出版了《福建雄江黃楮林自然保護區綜合科學考察報告》。為申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我們不斷拓展保護區內的棲息地范圍,且劃定了占地超30%的保護區核心區,為黃楮林的保護修復守好底線。隨著“家底”摸清,保護區的功能定位、管理經營和事權劃分上也已界定清晰。

      在省、市政府的支持和管護人員的精心呵護下,這些年,保護區建設成果斐然。當下最重要的是圍繞頂層設計加快落實各項行動,加強保護區在自然保護、風景旅游和地域發展中的定位,也希望各部門和相關機構能在專項資金、專業人才配備上給予更多支持,讓保護區更好發展。

      責任編輯:黃仙妹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情聚八閩,共啟新程!福建省姓氏源流研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国产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 mm1313亚洲精品无码又大又粗 | 亚洲av无码国产综合专区| 亚洲av无码专区国产乱码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无码不卡在线播放| 国产日本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福利秒拍一区二区| 久久久亚洲欧洲日产国码二区 | 亚洲伊人久久综合中文成人网| 国产精品亚洲va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第一成人网站7777| 亚洲AV成人噜噜无码网站| 亚洲二区在线视频| 亚洲国产精品免费在线观看| 亚洲视频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夜色| 亚洲日韩图片专区第1页| 亚洲永久永久永久永久永久精品| 亚洲av最新在线网址| 亚洲成av人片天堂网| 好看的亚洲黄色经典| 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WWW|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乱码不卡√ | 久久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麻豆| 亚洲精品高清无码视频| 亚洲国产精华液网站w| 亚洲成色www久久网站夜月| 久久久久久久综合日本亚洲|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 在线观看亚洲天天一三视| 相泽亚洲一区中文字幕| 国产亚洲精品自在久久| 亚洲av最新在线网址| 亚洲成av人在线视| 亚洲影院在线观看| 亚洲欧洲日产国码在线观看| 亚洲乱码卡三乱码新区| 亚洲日本一线产区和二线| 亚洲av色香蕉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不卡亚洲成?人片| 亚洲黄片毛片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