勺園一號文創園附近的白馬河畔夜景。
海峽網10月18日訊(福州日報記者 孫漫/文 葉義斌/攝)白馬河是福州重要的護城河之一,其上接西湖,下排閩江,榕蔭、古橋、寺廟,是流淌至今的文化符號。記者昨日從市建發集團獲悉,全長近1.7公里的白馬河夜游燈光示范段(西湖水閘—烏山立交橋段)已全面建成,正加緊調試。本月底,市民就能零距離感受油畫般的“夜白馬”之美。
“炫彩白馬”
7000多套燈具豐富景觀效果
“角度得調下,看起來更自然。”“亮度還能再柔和些。”昨日傍晚,在勺園一號文創園附近的白馬河畔,市建發集團白馬河夜景燈光項目負責人陳春和幾名工作人員正加緊調試。在他們的巧手下,河水、棧道、樹木都在點點光影中“活”了起來。
“我們是在河道這張‘畫布’上作畫!”陳春說,1.7公里的“畫布”上,鑲嵌7個頗具特色的場景,采用7000多套大大小小的不同燈具,力求營造細膩炫彩的效果。染色照樹燈、水紋燈、螢火蟲激光燈等多種燈光形式因地制宜,讓“福光夜畫”盡情展現。
據了解,這7個燈光場景分別為密林尋蹤、西關古渡、夕陽晚照、勺園酒吧、漁哥望仙女、綠野仙蹤和霧光之河。
密林尋蹤位于西洪路與楊橋中路間,用燈光勾勒出油畫的細膩感;西關古渡在楊橋中路南側,注重營造渡口古樸感;夕陽晚照位于勺園一號橋北側,橙、紅燈光加入,凸顯夕陽美景;勺園酒吧及霧光之河位于省話劇院公交站及勺園橋間,通過染色燈與霧森系統結合,讓光在霧里,營造出虛幻縹緲的夢幻效果,再搭配周邊酒吧熱鬧氛圍,形成亦真亦幻的視覺中心點;漁哥望仙女在水務辦公樓外側,霧森系統加水紋的特效營造,猶如仙境般純潔安寧;綠野仙蹤位于翠園橋至道山西路間,植入螢火蟲激光燈,營造出郊外漫步之感。
“7個節點沿河分布,用不同景觀效果來營造‘畫中畫’之感,讓市民在‘畫中游’時,能有更豐富的景觀體驗。”陳春說。
“森系白馬”
重點營造2種特色場景
要說白馬河夜景的獨特之處,有兩大場景不得不看,那便是霧光之河與綠野仙蹤。這2個特色節點,將河道及沿線步道、公園、廣場、植被、商鋪合為一體,讓市民感受純凈與生態。
蒙蒙煙雨自水畔升起,兩側榕樹在五彩燈光映襯下,燈光中綽約搖曳的朦朧景致接連入眼。昨晚,芍園公寓橋至桂芳橋、烏山路至小柳橋約300米的河段沿線,尚在調試的霧光之河就已展現驚艷。
“這是霧森系統的效果。”陳春介紹,它形成的頗似自然霧氣的白色水霧,猶如“霧的森林”。徐徐霧森加上染色燈、洗墻燈等多種元素結合,讓光在霧里,營造出虛幻縹緲的夢幻效果。
感受完朦朧夜色,在桂芳橋至翠園橋屬林蔭廣場片區的260米河段,還有許多“躲”在綠意中漫天飛舞的“螢火蟲”來迎接,讓你有郊外漫步之感,這便是綠野仙蹤節點。據了解,這些點點星光的效果,是由79套螢火蟲激光燈精心打造的,這在福州還是首次使用。“這2個精品節點也是我們調試的重點,力求給市民獻上眼前一亮的美麗景觀。”陳春說。
“親民白馬”
百人團隊合力打造
記者了解到,市城鄉建設局自方案設計之初就高度重視,各節點幾經優化,力求做好每一處細節。“自9月下旬進場以來,經常能看到這些‘督導員’的身影,幫我們解決實際問題,同時跟蹤監督工程質量。”陳春說。
本著厲行節約原則,此次新添的7000多套燈具均為節能、環保、超長壽命的LED燈具,亮度可調節,有效降低能耗。原本提供基礎照明的庭院燈,也將統一升級為LED燈具。
考慮到沿線居民區密集,從進場之初,最大程度減少對市民生活的影響就被作為重中之重加以考慮。以圍擋為例,均按“最小面積、最佳位置、最美圍擋、最短時間”實施。此外,各式燈具的“落腳處”也都做足優化,巧妙地隱藏在駁岸、樹木、廊架中,不直面居民區,少了突兀感,更不會感到眩目。
“9月初項目啟動,為確保燈具按時到位,還有專人去杭州工廠‘蹲點’,近百人在全線鋪開作業,5天就完成了所有電纜和燈具的安裝。”陳春說,國慶前,1.7公里的河段進行單體調試,按計劃順利點亮。
為實現添亮又添景的目標,最后的燈光聯動調試工作正加緊進行,本月底,“白天賞水景、晚上看燈光”的白馬河新畫卷就將美麗綻放。
責任編輯:黃仙妹
- 福州白馬河沿線近5公里步道明日全線貫通2019-06-14
- 福州白馬河畔濕地公園建成開放 小河貫穿小園別有意趣2019-05-31
- 福州白馬河 截污工程月底完工2019-04-04
- 福州白馬河6月底將亮新顏 古意沿河駐十里添新韻2019-04-03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在福州垃圾分得好,竟然還有這些福利!2019-10-18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