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晚,第六屆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在福州開幕。林熙 攝
光影熠福,絲路揚帆;金秋十月,福州煥彩。
10月15日至20日,第六屆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在福州舉辦。本屆電影節由國家電影局指導,福建省人民政府、陜西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展現了新中國成立70年來中國電影發展成就和藝術魅力,推動“一帶一路”電影文化交流走深走實。
本屆電影節內容豐富、亮點紛呈,舉辦了開幕式、“金絲路”傳媒榮譽評選、電影展映、電影論壇等六大主體活動,以及電影嘉年華、影迷之夜等95場配套活動,集中展映了從52個國家和地區征集并精選出的160多部優秀影片。著名導演陳凱歌(兼任評委會主席)、《入殮師》導演瀧田洋二郎擔任本屆電影節形象大使。
透過銀幕 新老影人致敬中國精神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許多電影人通過自己的方式為祖國獻禮。在剛剛過去的“最強國慶檔”,僅3部獻禮影片的票房就突破了50億元大關,這在世界影壇都是不多見的。在本屆電影節上,新老電影人都在訴說中國精神,表達對偉大祖國的熱愛。
“今年國慶期間,主旋律電影的表現大大超出預期。”在本屆電影節主論壇上,中國電影導演協會會長、著名導演李少紅說,每一個中國人心目中都有一種愛國、愛家的民族情懷,當這種情懷與藝術高度結合,創造了國慶檔的巨大成功。
今年亮相第六屆絲路電影節的紅色主題影片極具代表性。當《古田軍號》劇組導演陳力以及王仁君、王志飛、張一山等演職人員現身開幕式紅毯時,觀眾席上發出了一陣歡呼。值得一提的是,《古田軍號》是向新中國成立70周年獻禮影片中唯一一部榮獲“五個一工程”特別獎的影片。
《解放·終局營救》劇組導演李少紅、常曉陽等人,以電影人對話形式介紹了紅色題材電影在主題和表現方式上的創新,展現中國電影人一代接著一代的紅色傳承,展示福建電影70年發展成就。“這部電影的視角是講戰爭中普通人的情感,我希望在紅色電影的表現上有所創新。”李少紅說。
此次蒞臨福州的劇組,數《中國女排》最引人關注。電影節開幕晚會中國精神主題電影對話環節,再一次將聚光燈投向了該片導演陳可辛和曾率領中國女排重奪世界冠軍及奧運冠軍的前主教練陳忠和。導演、教練,加上馮坤等7位中國女排“黃金一代”球員之間的對話,向觀眾們展現了不屈不撓、勇于拼搏的中國女排精神。
打造平臺 推動交流合作走深走實
舉辦絲路國際電影節,也旨在打造電影人溝通政策、分享經驗、凝聚共識、攜手未來的重要平臺,推動“一帶一路”電影文化產業交流走深走實,共同繪制好“一帶一路”文明互鑒精謹細膩的“工筆畫”。今年,來自世界各地的重要嘉賓相聚福州,續寫絲路情緣,共話“一帶一路”電影事業發展新思路。
本屆電影節還別出心裁為中國、俄羅斯、日本、新加坡等11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設置了絲路國家電影推介館,打造富有地域文化特色、展現各自電影文化產業政策、探求共同發展的活動平臺。這在我國各大電影節中尚屬首創。
10月16日,絲路國家電影推介館展示活動在三坊七巷啟動。小黃樓、水榭戲臺、王麒故居、福建省非遺博覽苑分別設立了中國、比利時、柬埔寨、印度、印尼、日本、馬來西亞、俄羅斯、新加坡等11個絲路國家電影推介館,搭建多彩的電影文化交流平臺。
活動特別設置了特色元素展示區、電影藝術介紹區、電影產業介紹區、未來作品展示區、代表作品展示區五大展區,包含電影產業多元推介、影視版權交易、文化形象展示、電影節主題四大板塊內容,匯聚電影藝術及藝術家資源,促成電影事業及產業聯盟,并在館內舉辦多場推介會,推介各自代表性影視作品和即將上映的合拍影片。
10月19日,第六屆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福州)產業聯盟合作盛典舉行,來自中國、日本、土耳其、意大利、塞爾維亞、巴基斯坦、柬埔寨、加納、俄羅斯、塞拉利昂等國嘉賓參加圓桌會議。同時,絲綢之路電影產業(福建)發展專項基金授牌成立,為絲路電影產業合作再添新動力。
10月19日至20日,一帶一路電影產業中外合作峰會在福州三坊七巷舉行,本屆電影節形象大使陳凱歌、瀧田洋二郎等海內外著名電影人展開高端對話,暢談合作前景,共話合作機遇。
攜手同行
福建福州元素光耀影壇
本屆電影節舉辦地——福州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發祥地。這座2200多年的歷史文化名城,人文薈萃、風光秀美,曾在中國電影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篇章。作為本屆電影節的東道主,福州元素、福建元素備受電影人青睞。
“這些年來,福建電影和中國電影緊緊連在一起。”中影集團藝委會執行主任、國家一級導演江平感慨地說,“今年七部重點獻禮影片中,《古田會議》《我和我的祖國》分別屬于福建題材、福建導演參與,可見福建元素在電影行業的影響力。我在福建的一些地方走訪后,發現這里有很多可以挖掘的素材,三坊七巷里的林則徐、林覺民等,一個個名字就是一部部電影。”
“這是一片可以讓電影人汲取營養的土地,擁有豐富的影視創作題材和可深入挖掘的故事。”江平說,相信通過電影節,會有更多國際電影人在這里找到創作靈感,“希望能有更多的電影人到這里參觀、訪問,向福建、福州人民學習,創作出藝術精湛、制作精良的作品”。
福建、福州山海相依,風光秀麗。獲得第69屆柏林國際電影節最佳男演員、最佳女演員銀熊獎的影片《地久天長》,就是在福州連江縣取景。備受好評的國產動漫《大魚海棠》,展示了世界文化遺產——福建土樓的神奇魅力。此外,朱子文化、船政文化等福建特色文化寶藏,也為電影人增添了創作源泉。
電影《解放·終局營救》導演常曉陽也表示了強烈的合作意愿。“福州是一座文化底蘊深厚且宜居宜業的城市,我想有機會也要在這里多走走看看,拍些展示福州故事的作品。”他說。
“歡迎電影企業、電影人士來福州創作采風、取景拍攝,我們將盡力做好服務。我們也期待著福州古厝、福建船政等更多文化元素在電影國家名片中亮相。”福州市相關負責人表示。(林榕文)
責任編輯:黃仙妹
- 中外電影合作峰會“電影與城市”高端對話舉行2019-10-20
- 第六屆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將完美落幕 交出喜人“答卷”2019-10-19
- 絲綢之路電影產業(福建)發展專項基金在福州授牌 32個項目現場簽約2019-10-19
- 一帶一路電影產業聯盟圓桌會議舉行2019-10-19
- 中外電影大師點贊本屆電影節2019-10-19
- 電影創投項目集中路演展示2019-10-19
- 5部中外影片昨發布 小人物成為鏡頭關注焦點2019-10-18
- 電影國家名片為絲路架心橋——聚焦第六屆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主論壇2019-10-17
- 第六屆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吉祥物“星娃”福卡發布 首創官方衍生品2019-10-17
- 第六屆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開幕紅毯儀式暨開幕晚會側記2019-10-16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前沿電影視效“扮靚”福州古厝2019-10-2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