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峽網11月6日訊(福州日報記者 孫漫/文 葉義斌/攝)一滴滴原水在城區六大水廠完成凈化之旅,成為流入千家萬戶的優質安全的自來水;與之為伴的是地下默默守護的排水管網,長2500多公里,能讓污水處理廠喝上充足“原料”,助力城市水環境不斷改善。
城市健康,水脈為本。為做好城市水事業,市城鄉建設局直面我市供排水工作中的短板,以實現供水水質升級、提高污水收集率和污水處理率為重點,將“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落到實處,狠抓城市供水水質三年行動計劃與城鎮污水處理提質增效三年行動,用汩汩“幸福水”潤澤民心,守住初心。
從源頭到龍頭 讓群眾喝好水
近日,家住遠洋路融僑東區(A區)的居民有件開心事——小區在四城區老舊小區中率先用上了二次供水標準化泵房。老化設備升級為全變頻增壓供水機組,加上通風除濕、排水防淹、門禁及監控配備,不僅更節能,還讓居民用水更安全、更放心。
“這是我們守好‘最后一公里’用水安全的一大創新。”市城鄉建設局市政公用事業處處長江艷是供水事業的“老兵”,她介紹,圍繞供水安全課題,城市供水水質提升三年行動全面開展,在水源、水廠、老舊管網、二次供水等關鍵環節,進行全系統升級改造。
以創新泵房管理模式為例,除在中心城區新建小區全面推廣二次供水標準化泵房建設外,市城鄉建設局還主動對全市2698個住宅小區二次供水設施排查建檔,對存在不同問題的200個小區分類、分步實施改造,確保二次供水優質安全穩定。
大刀闊斧的改造也帶來管理模式的升級。在西園新苑、融僑東區A區等小區,均已展開能源合同管理模式試點,以月電耗降比為節能指標,讓合作單位對泵房管理、維護更上心。
水廠生產是供水的重要前端,面對液氯消毒的安全短板,市城鄉建設局持續探索更安全有效的消毒方式。上月,城區五大水廠的供水消毒工藝全面升級,次氯酸鈉替代了傳統氯氣作為消毒主力,實現安全指數和消毒效果雙提升,護航城區居民飲水安全。
市城鄉建設局還推行了二次供水水箱定期清洗消毒、管網漏損控制、延伸供水服務范圍、智慧水務建設等貼心舉措,持續守好源頭到龍頭的供水旅程。
從截污到治污 為城市管好水
既要引來安全好水,還要管好污水排放。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中,市城鄉建設局緊緊圍繞城市排水工作,主動靠前、精心謀劃,用科學理念讓榕城污水處理提質增效,排水管網“健康每一公里”。
“污水收集、處理是城市健康發展的關鍵,按系統治理理念,我們將內澇、污染源、水系周邊環境、黑臭水體的治理和水系聯排聯調5件事統籌考慮、同步實施。”江艷介紹,從排水戶源頭納污、排水管網修復改造、污水廠提標擴容到水系治理,我市排水工作正一竿子插到底,力求標本兼治,實現廠網河一體化。
在四城區,一場以排水管網為主角的攻堅行動正持續展開。這場行動,投入全國同期最大規模、人員最多的施工班組和技術力量,實現了2522公里管網全覆蓋。一個個修復“手術”治好了滲漏、破裂、脫節的管網。據了解,這場排水管網改擴建工程按城區5座污水廠匯水分區同步實施,力爭用3年時間,讓五大片區管網恢復健康,雨污水各行其道。
在暢通“城市靜脈”,做好堵(漏)、分(流)、修(復)、截(污)、改(造)、補(短)的同時,排水戶排查建檔、泵站提升改造等工作同步實施,為后期常態化管養奠定基礎。
“有了管網的健康底子,終端環節的污水廠進水COD濃度穩步提升。”江艷說,目前,全市14座污水廠提標改造均已完成,污水達一級A標準排放。近日,浮村污水處理廠二期工程動建。該處理廠將成為全市首家污水處理水質達準四類水標準的污水處理廠,為高標準尾水回用提供更多可能。
從做足到做優 為發展護好水
聚焦供水排水,市城鄉建設局在總結經驗、做好年度收尾攻堅的同時,對新項目和新目標展開攻勢。
“我們要持續推進提升城市供水水質三年行動計劃,保證2020年基本完成2個自來水廠深度改造和市政供水管網改造項目。”江艷告訴記者,在“強筋骨”方面,市政供水管網互聯互通建設提速,明年內計劃新建供水管網20公里,力爭全面完成首輪33萬戶二次供水設施改造工作。結合智慧水務建設,榕城龐大的“地下供排水生命線”將從“圖紙時代”走進“數字時代”,加上不斷完善的供水運行評估考核機制,確保市民群眾飲水用水無憂。
排水方面,市城鄉建設局將繼續以問題為導向,圍繞強監管、統一管、建機制、科學管的工作思路,全面開展污水處理提質增效工作,持續推進排水管網新建,延伸管網覆蓋區域。2020年計劃新建污水管網40公里,新建雨水管網30公里。同時,相關排水管網修復改造、雨污水泵站提升改造工作計劃在2020年底前完成。
責任編輯:黃仙妹
- 福州擬在2019年完成四城區戶表改造5.5萬戶2019-02-02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福州白湖亭立交新增4條匝道讓二環快速閉合 明2019-11-06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