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峽網11月8日訊(福州晚報記者 陳丹 通訊員 林之櫻 青松)麻球是許多人記憶中最古早的小吃,可如果緊挨心臟的主動脈病變擴張成“麻球”,并隨時可能“爆炸”,那可就令人寢食難安了。近日,福建協和醫院心外科就接診了這樣一個罕見的主動脈瘤患者,所幸,醫生實施精細手術,成功“拆彈”,并用人工血管替換了病變的主動脈。
阿珍(化名)是永春人,今年44歲,平常身體無恙。前些日子,她在當地醫院做了全身體檢,其中胸片顯示,其胸腔內竟有兩顆“心臟”,其中一顆又圓又大。此后的CT檢查發現,她體內的另一顆“心臟”竟然是一個十分巨大的主動脈瘤。
主動脈瘤并不是人們常說的腫瘤,而是主動脈血管病理性擴張形成的,但它置人于死地的威力一點兒不輸于惡性腫瘤。當地醫生建議阿珍趕緊到福建協和醫院求醫。
在協和醫院心外科,醫生經過檢查發現,阿珍的主動脈瘤長在升主動脈上,直徑達100毫米,像麻球一樣圓滾滾的,堪稱罕見。而且主動脈瘤緊貼胸壁,靠著心臟,只要阿珍受到撞擊,甚至情緒激動,都有破裂的風險,而一旦破裂,就會像水管爆裂一樣,體內血液將很快流盡,三五分鐘內,人就會死亡。
“正常人的升主動脈直徑小于35毫米,阿珍的卻擴張成球形,直徑是正常的3倍多。”心外科醫生陳銀海介紹,雖然阿珍平時沒有感到不適,血壓也很正常,但這顆“炸彈”隨時可能“爆炸”,必須立刻手術。
開胸、插管建立體外循環、主動脈阻斷、心臟停跳、主動脈切開……上周四,心外科的醫生們在陳良萬主任的帶隊下,將阿珍形如麻球的升主動脈瘤切除,用人工血管替換了這截異常的升主動脈,再將人工血管與主動脈弓和主動脈根部接合,并接上原本長在“麻球”上的兩根冠狀動脈。經過3小時努力,阿珍的手術成功完成,其間,阿珍的心臟停跳約一個半小時。昨日,阿珍已能正常進食。醫生說,再過兩三天,她便能出院。
陳良萬主任介紹,主動脈瘤號稱“人體靜默的深水炸彈”,許多主動脈瘤患者無明顯癥狀,只有瘤大到壓迫神經,患者才會出現聲音嘶啞、飲水嗆咳等癥狀,但像阿珍這樣長這么大的主動脈瘤,還沒有什么癥狀,也是很特別的了。
責任編輯:黃仙妹
- 日本發明培養心肌細胞新技術2018-08-21
- 澳媒:診斷標準更改 數百萬澳大利亞人將確診為高血壓2018-08-06
- 科學家發現一種可抗心臟衰老的蛋白2018-07-19
- 美國63歲男子當新兵 因是心臟外科醫生獲特批2018-07-17
- 英科學家培育“心臟補丁” 患者有望告別心臟移植2018-03-21
- 胸悶氣促十多年 龍巖一依姆心臟換“大門”2018-01-09
- 英國女嬰霍普天生心臟外露 熬過3次手術幸運存活2017-12-15
- 英國頂級心臟外科醫生:心臟移植術10年內或被取代2017-12-08
- 80后夫妻因瑣事吵架 妻子手起一刀捅破丈夫心臟2017-12-07
- 出事故釘子扎進心臟!美國“淡定哥”道格自己駕車求醫2017-08-17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11歲女娃胰腺長了大腫瘤 醫生:很罕見,要盡2019-11-08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