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齊灼(左)和村干部觀察繡球花生長狀況。通訊員 李煜晗 攝
海峽網11月8日訊 (福州日報記者 謝星星 通訊員 李煜晗)昨日,在閩侯縣廷坪鄉汶合村良地自然村,繡球花在暖陽的照耀下姹紫嫣紅。花叢中,77歲的老黨員陳齊灼正和村干部商量著繡球花海的二期規劃。今年,在陳齊灼的動員下,在外經商十幾年的小兒子陳榮順返鄉創業,正以“鮮花經濟”助力鄉村振興。
當前,閩侯全縣上下正深入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廣大黨員干部“守初心、擔使命、找差距、抓落實”,黨齡已有近50年的陳齊灼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老黨員勸說,回了!
走進良地自然村,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大片繡球花海,讓人目不暇接。“這是村里今年引進的‘繡山花谷’,早前這里還是一片產量不高的菜地甚至山坡雜地,能在短時間內變身為美麗花海,老陳要記首功。”汶合村黨支部書記林邦桂說。
“這幾年鄉里發展越來越好,鄉黨委一直鼓勵在外鄉親回鄉創業。兒子在外打拼十幾年,做花卉產業也算有點成績,我就想讓他回來發展。”作為老黨員、老父親,陳齊灼態度堅決。
面對父親的期許,陳榮順起初還有著些許猶豫。“早年我也有回來的念頭,但良地位于山區,交通不便,如果發展花卉種植業,物流是個問題。”返鄉創業存在的變數太多,有著十多年花卉種植經驗的陳榮順始終沒有拿定主意。
正當陳榮順猶豫不決的時候,父親的一番話讓他堅定了回家的決心。“鄉里地理氣候條件這么好,為什么不回來試一試?讓家鄉的土地變成‘致富田’,讓更多的鄉親走上致富路。”父親叮囑陳榮順,無論你在外面取得多大的成就,都不能忘了養育自己的家鄉。
返鄉創業的決心有了,陳榮順便立即投入行動。他嘗試在家鄉的土地上種繡球花,經過反復試驗與甄選,繡球花逐漸達到了預期的效果。與此同時,陳榮順和他的團隊自主研發的永生花技術也趨于成熟。
鄉黨委跟進,成了!
繡山花谷項目很快引起當地黨委政府的重視。鄉黨委書記林雋組織招商小分隊,前往泉州考察陳榮順的花卉基地發展模式。項目選址、土地流轉、公司注冊等幾乎同步展開,鄉里還迅速派駐專人為繡山花谷項目辦理落地手續。不到2個月,項目就落地實施。
“目前村里已流轉出100畝土地用于種植繡球花海,很多鮮花還將加工成永生花,效益也比以前農戶種田穩定多了。”林邦桂介紹。
花卉項目引進了,實施鄉村振興有了產業基礎。為提升村容村貌,良地的裸房整治正在實施中。下一步,村里還將按閩侯縣鄉村振興示范村建設的要求,開展登山健身道、停車場等鄉村旅游配套建設。
在當地黨委政府的支持下,繡山花谷發展勢頭越來越好,也吸引了不少外出打工者回鄉就業。“回鄉就業的人多了,我心里很高興,這說明當初的選擇是對的。”談及當初鼓勵孩子回鄉創業,陳齊灼一臉欣喜。
繡山花谷項目將打造成集花卉種植、花海旅游、鮮花配送、永生花精深加工于一體,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的示范點。據悉,項目一期建設期到2022年,計劃完成800畝花卉種植與觀光旅游,以及花卉精深加工項目和基礎設施建設,預計年產值可達1200萬元。
新游客涌入,火了!
良地平均海拔700多米,高山環抱,溪流穿村而過,景色宜人。這里還有宋代銀礦遺址,宋明兩代均有開采,至今山上仍有古時采銀留下的許多個礦洞,有的在懸崖峭壁中一字排開,蔚為壯觀。
多年來,這里村民就有外出打工、經商創業的傳統,1000多人的村莊平時只有不到百人留守,顯得有些冷清。隨著繡山花谷生根落地,這個村莊開始熱鬧起來。據了解,今年七八月間,當地的千畝水蜜桃和芙蓉李進入采摘期,大量游客涌入當地,讓良地從“冷清村落”變身“網紅花谷”。
“不到一年,村莊大變樣!今天又有好幾撥外地的游客來看花。”如今,陳齊灼經常坐在村口的石拱橋上,細數一天有多少部車輛進村,又來了多少游客……
責任編輯:黃仙妹
- 福建省政府召開常務會議 研究促進鄉村產業振興、平潭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編制等工作2019-11-08
- 平潭實驗區黨工委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工作現場會召開2019-11-07
- 福州晉安區這些地方將獲省級財政支持!用于發展……2019-11-06
- 泉州全力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和農村人居環境整治2019-11-06
- 福州閩清縣塔莊鎮:休閑觀光酒廠給鄉村帶來新活力2019-10-30
- 永春五里街鎮:發展食用菌 助力鄉村振興2019-10-25
- 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晉安樣本”獲點贊2019-10-23
- 漳州將開展120個鄉村振興試點村規劃編制試點2019-10-23
- 福建:農業興 農民富 農村美2019-10-23
-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暨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推進會召開 于偉國講話 唐登杰主持2019-10-23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福州晉安岳峰鎮給垃圾分類屋評星 此舉屬全市2019-11-08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