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人員采集沿街商戶信息。本報記者 葉義斌 攝
海峽網11月18日訊(福州日報記者 王玉萍/文 葉義斌/攝)沿街商戶亂堆亂放、占道經營等違法行為,一直都是城市管理中的老大難問題。記者昨日獲悉,倉山區創新推出“一戶一碼”信息化監管,通過搭建智慧化綜合執法辦案平臺,利用新技術、新模式破解“門前三包”難題,提高城市市容市貌智慧化管理水平。該項工作率先在首山路和榕城廣場試點,已完成200多家沿街商戶的信息采集工作。
所謂“門前三包”,即通過與臨街部門、單位、經營戶和住戶簽訂“門前三包”責任書,各責任單位、責任人在各自的責任區內包環境衛生、包綠化、包秩序的一項制度。“倉山作為城鄉接合部,轄區范圍大、沿街商戶駁雜,‘門前三包’工作落實難度較大。”倉山區城市管理局負責人告訴記者,近年來,“數字福州”建設加快推進,“智慧倉山”不斷提檔升級,建成智慧城管(一期)項目,初步實現智慧化城市管理目的。
“在此基礎上,我們經過多番探索,最終決定依托現有智慧城管項目建設成果,采用智慧化建設助力城市市容管理。”該負責人介紹,具體做法是通過采集沿街商戶信息,形成被管理對象“一戶一碼”,實現在線查詢違法行為、案件具體處罰情況及違法商戶具體信息等,提高監管效率。記者看到,倉山區新的“門前三包”責任書左下角都有一個二維碼,用手機掃描,名稱、負責人、店招、聯系方式等商戶信息和有無違法行為一目了然(如右圖)。
“以前‘門前三包’責任書的簽訂情況全靠人工統計,商戶有沒有違法行為全憑執法人員記憶,處罰書也是手寫。有了‘一戶一碼’后,‘門前三包’管理將更加科學,市容管理的工作效率也將得到極大提高。”上述負責人介紹,目前,倉山區綜合執法平臺已經建成,包含案卷審批、日常勸導、任務派遣、違法行為等15個功能模塊,執法人員通過手持終端就可操作,50元以內的違法處罰可現場完成。“平臺實現了無紙化辦公,節約資源,并且采用大數據分析,若商家違法次數較多,將會被平臺自動列為重點關注對象。”
接下來,倉山區計劃按照嚴管道路、主干道、次干道、背街小巷逐步推進“一戶一碼”信息化監管,并把采集到的商戶信息整合生成數據庫,構建企業、商鋪信用體系,推動城市管理工作走上新臺階。
倉山新版“門前三包”責任書。王玉萍 攝
責任編輯:黃仙妹
- 福州倉山區率先試行生活垃圾分類電子臺賬2019-11-15
- 福州倉山區金山街道居民的“紅色幸福密碼”2019-10-12
- 62單 古雷海關優化通關服務企業進口2019-08-05
- 致公黨漳州市委會建議:參照學前教育設置早教規范2019-07-27
- 福建省開展文化和旅游市場整治行動2019-07-26
- 福建自貿區:創新監管模式 跨境電商通關流程便捷高效2019-07-25
- 履諾期不得變更業績補償承諾 證監會高壓遏制并購重組“三高” 亂象2019-07-18
- 國資國企在線監管系統建設推進視頻會議召開 國家電網等國企參加2019-07-16
- 中蒙最大陸路口岸今年上半年運行中歐班列713列2019-07-09
- 去年我國共享住宿市場交易額達165億2019-07-03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福州三環路擬定158個新建提升項目2019-11-18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