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人員用管道內窺檢測儀檢查地下管網。記者 葉義斌攝
海峽網11月20日訊 (福州日報記者 孫漫)每天清晨,一身“紅裝”的城區水系巡查隊隊員照例在河邊開始一天的“健步走”。與此同時,將地下作為“主戰場”的城區管網改擴建團隊正圍繞五大片區展開攻堅。在五一中路的市城區水系聯排聯調指揮中心內,“智慧大腦”正全天候監控各水系要素。
從“九龍治水”到“統一作戰”,為走好管水治水的轉型路,市城鄉建設局城區水系聯排聯調中心(下文簡稱“聯排聯調中心”)將“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與當前的重點工作相結合,悟初心、守初心、踐初心。以做好全省水系治理、聯排聯調的排頭兵為目標,聯排聯調中心在排水防澇、水多水動和廠網河一體化等工作中持續發力,讓城區水脈更清、更美、更靈動。
備戰:強化科技手段 讓排水防澇更高效
城區上千個庫、湖、池、河、閘、站,是排水防澇的重要角色。作為這些水系要素的“總管”,聯排聯調中心持續完善專業化、制度化、精細化、數字化的排水防澇體系,用“天地一體化”的“哨兵”網絡,讓排水防澇更高效。
“通過信息化平臺,各涉水工程和水情都實時監控、記錄。”昨日,指揮中心內,聯排聯調中心副主任林顯洪正專注地盯著屏幕,這塊由32塊70英寸的DLP拼接屏組成的全省最大專用于水系聯排聯調的指揮大屏上,各水系要素一覽無余。
近期雨水雖少有“叨擾”,但“非戰時”的中心依舊忙碌。林顯洪告訴記者,圍繞汛前防澇能力提升課題,日常巡查更要走深走實。除完成城區900公里排水管網及35座排水泵站日常養護外,積水點改造也積極推進,通過閩江南北2支專業排水巡查隊伍,深度開展排水設施開蓋巡查、防汛巡查、在建工地巡查等,確保應急狀態下的快速響應。
“防汛工作,寧可十防九空也不可一刻放松,我們創新編制了《福州市排水防澇快速響應預案》,隨時做好正面‘迎戰’準備。”林顯洪說,這是一套含強降雨監控、路面巡查、應急排水、易澇點值守、后勤保障的系統機制,在歷次“實戰”中不斷完善。
提前減少泵站引水量、水庫水位降至溢洪道以下、針對性降低主要水體水位、實時監測沿江閘站和水庫水位變化,盯緊85個雨量監測點、390個內河和庫湖水動力監測點……在“戰時”,聯排聯調中心常“兩頭開戰”,一邊是“大本營”的徹夜值守,一邊是依托排水防澇黨員突擊隊力量,與暴雨“正面作戰”,踐行“一名黨員一面旗幟、一支隊伍一座堡壘”的初心和使命。經統計,今年以來,中心已開展27次暴雨應急搶險,出動搶險人員5642人次,龍吸水、動力站等各類搶險設備1300余臺,實現小雨不積水、大雨不積澇。
攻堅:理清“地下腸道” 做足管護保養
黑臭水體治理,根源在岸上,核心在管網,關鍵在排口。作為“水管家”,為鞏固我市治水成效,減少黑臭污染及城區內澇,提升污水廠水質濃度,聯排聯調中心針對地下管網和雨污水排口,展開了一系列“大動作”,讓地下管網更健康、排口管理更精細。
“按地下管網‘健康每一公里’的目標,中心牽頭開展了全市范圍全覆蓋的2522公里排水管網改擴建(修復),根據污水廠服務范圍,劃分了5個修復包,精選優良施工隊伍,全面開展排水管網修復改造、排水戶排查建檔及源頭納污工作。”聯排聯調中心副主任黃瑞生告訴記者,除不折不扣保質保量按節點目標做好排查修復外,工程還從市民群眾關注的重點出發,聚焦圍擋范圍、施工時間、開挖過程等方方面面細節,最大程度減少工程對市民生活和出行造成的影響。
目前,5個修復包已累計修復1955公里排水管網,排水戶排查建檔19467戶,源頭納污19.6公里。
在排口管理上,中心將系統、科學理念一以貫之。“我們開展了雨水排口小流域溯源排查,查清源頭雨污混接,還以小流域為維護單元,實施精細化管養。”黃瑞生說,在管養上,也根據路段、管徑、設施的不同“體質”,分類按不同頻次做足管護。
據了解,今年以來,中心對城區107條主干河道的現狀雨水排口均進行了摸底排查,核實了1485個排口,還完成了光明港、光明港一支河、義井溪、晉安河、琴亭湖、洋下河、閩江等水系77個排口的小流域溯源排查,為長效管理奠定基礎。
守護:自然生態補水 讓美麗水景常駐
經全域治理,福州這座水城正煥發新顏。在這里,有晉安河的十里花徑,夾岸榕蔭;有流花溪的古榕蒼勁,碧水潺潺;有西湖左海的生機勃勃,桃紅柳綠。
為把臨水而居的幸福感持久留住,圍繞“把水引進來、把水留下來、讓水多起來、讓水動起來、讓水清起來”的目標,聯排聯調中心正不遺余力地付出。
“利用閩江天然潮汐,形成‘納潮引水為主,泵站調水為輔’的自然生態補水模式,每天向城區內河引水由原來的388萬噸提升到1650萬噸。”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這一生態模式頗為經濟,以相同補水量測算,對比電力泵站抽水方式,納潮引水每年可節約電費約2300萬元。
通過生態補水,內河水位平均抬高了1.2米至1.8米,主要內河流速達0.2米/秒以上,保持在較高景觀水位運行,實現了最長距離、最高水位、最佳效果的城區內河水景觀。
在水景觀更清新俊美的同時,城區水系調度也更智慧。記者了解到,中心科學調度系統中的監測預警、指揮控制模塊已上線試運行,加上AR巡河、無人機聯動,今年汛期,實現了城區排水防澇預警指揮功能。此外,讓市民頗感興趣的、集“十八般武藝”于一身的城區水系智慧公示牌也加速在晉安河、三捷河、流花溪等12條城區重點河道落地,開啟全民監督、全民“治水”新常態。
“結合水系治理進度,聯排聯調機制、科學調度系統還將持續完善,污水處理也將圍繞提質增效展開攻堅,讓榕城水色更美更動人。”該負責人說。
責任編輯:黃仙妹
- 福州已推出13個“信易+”應用2019-11-20
- 福州:建設共享職工之家將獲專項補助2019-11-20
- 福州2018年度創新事中事后監管獲國務院通報激勵2019-11-19
- 最新!福州發布一批人事任免2019-11-19
- 福州舉辦古董普洱茶展覽2019-11-19
- 福建現代刻字藝術作品展在福州開幕2019-11-19
- 福州電動車牌一定要裝車頭?集體戶怎么換牌?答案都在這了2019-11-19
- 福州鞏固提升全國文明城市創建成果 為讓環境更美麗2019-11-19
- 2019年福州市志愿服務創新項目大賽20個項目獲立項扶持2019-11-19
- 來福州八一公園看“楓”景2019-11-19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連江曉澳著力解決民生痛點、發展難點 把“問2019-11-2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