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微公交”,讓乘公交更時尚。市道運中心供圖
海峽網11月20日訊 (福州日報記者 朱榕)乘坐公交車出行,成為越來越多市民的選擇。近年來,福州市道路運輸綜合服務中心(以下簡稱市道運中心)以服務質量提升為切入口,以暖心公交“穿針引線”,編織了一張覆蓋百萬人次的文明網。
從無到有:出門有公交
最近,晉安新店鎮新秀社區居民格外開心,家門口的滿洋新秀站啟用后,他們再也不用先走上1000多米才能乘公交或轉乘地鐵。“真得感謝政府和相關部門,為小區老人解決了出行煩惱。”社區書記阮瑤說,該站點的設立讓附近2000多戶居民受益。開通當天,居民還張貼喜訊,拍攝小視頻慶祝。
滿洋新秀站的開通,從接到市民反映、確立方案到站點啟用,市道運中心僅用了一周時間。如今,中心城區公交站臺500米覆蓋率由96%提高至100%,實現全覆蓋。
出門就有公交坐,但能不能最便捷到達目的地呢?市道運中心通過公交大數據平臺,分析片區出行需求,逐步優化公交線網,加快構建“快、干、支、微”多級公交線網體系,今年,福州已新辟公交線路17條,包括8條地鐵接駁專線,優化公交線路28條。
“公交是重要的交通配套。”市道運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一旦有新建成的道路或居住區,市道運中心就會及時填補空白,像最近化工路周邊道路陸續通車,他們就馬上研究開辟332路,方便三環輔道、化工路沿線乘客出行。
從有到好:服務不打折
今年9月,連江市民蔣先生乘坐貴安7號線到軟件園車站時,看見一名盲人要下車,司機趕緊過來扶他下車后才又上車。蔣先生非常感動,一回家便通過福州市12345便民服務平臺表揚這位司機。
“有車坐”只是初級版,“坐得好”才是最終目標。市道運中心鼓勵企業不斷提升硬件投入,加強精細化管理,提升駕駛員文明素質,增加公交吸引力,今年日均客運量達120萬人次左右,9年來首次止跌回升。
為緩解“等車難”,我市首次出臺公交成本規制,將運營服務質量與財政補貼掛鉤,解決企業成本倒掛、服務質量不高的問題。“日常考核方面,重點考核高峰時段出車率、高峰時段發車間隔完成率、日運營趟次完成率三項指標,公交企業只有對標完成任務,才能獲得全額補貼。”上述負責人表示,通過考核,公交車發車間隔同期縮短20%,高峰時段擁擠率維持在50%,乘車舒適性提高了。
在購置車輛方面,我市不斷豐富車輛類型,今年新購置公交車輛共397輛,均為新能源公交車,其中8.5米以下的中小型車輛74部。通過公交行業文明競賽、司機運營服務質量考核,鼓勵司機以賽促學,鍛煉“內功”,我市涌現出不少暖心司機、平民英雄,行業形象更加“高大上”。
從好到優:細節展文明
“沒想到公交車上也有新時尚了。”本月中旬的一天,111路司機陳宇峰打開車門,發現車上的垃圾桶換成了黃綠雙色的分類垃圾桶,以后乘客在車廂內也可以分類投放垃圾了。
記者了解到,公交行業積極響應垃圾分類,在每個公交首末站都配備四分類垃圾桶,還聘請了垃圾分類管理員,進行流動勸導。8.5米以下公交車要配一個“其他垃圾”桶,8.5米以上公交車配備干濕分離垃圾桶,讓垃圾分類深入社會每個角落。
10米車廂,也是社會的舞臺。公交行業充分利用公共空間,在首末站、沿途站臺和車身內部開展移風易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垃圾分類、文明旅游等公益宣傳,針對氣象日、古厝保護等重大公共議題,相繼推出氣象公交、古厝主題車廂等精品線路,讓公交車成為流動在大街小巷的文明展板。
使用多年的公交仁德站,經過油漆粉刷煥然一新;原本的不銹鋼公交站臺,逐步改成全新墨綠色PVC遮雨棚,更加美觀耐用……點點滴滴的轉變,讓文明落到細處,走到心里。
責任編輯:黃仙妹
- 福州這位華僑名商把當鋪開成了“美德典范”2019-11-20
- 福州入選“夜間經濟十佳城市” 餐飲消費占大頭2019-11-20
- 福州近三個月降雨量減六成 周末可能人工增雨2019-11-20
- 博士來福州任教享六大“福利” 前三年總收入近80萬2019-11-20
- 福州城區水系聯排聯調中心用心當好“水管家”2019-11-20
- 武夷山國家公園形象標識在福州啟用2019-11-20
- 福州已推出13個“信易+”應用2019-11-20
- 福州:建設共享職工之家將獲專項補助2019-11-20
- 福州2018年度創新事中事后監管獲國務院通報激勵2019-11-19
- 最新!福州發布一批人事任免2019-11-19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長樂東洛島年底通水通電通路 計劃招商引資打2019-11-2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