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殖戶在“振漁1號”船上給魚兒喂食。(資料圖片)記者 葉義斌 攝
從“面朝海水背朝天”的傳統式養殖,到手機終端即可監測的智慧養殖平臺;從零星簡陋的金魚場,到全球最先進的金魚養殖循環技術……30年風雨兼程,福州漁業產業結構不斷優化,行業管理水平不斷提高,品牌效應不斷凸顯,福州海洋經濟正向著高質量邁進。
【故事回顧】
“漁業怎么辦?未來怎么發展?為了解決這個難題,習書記派我到海南考察,之后又讓我帶隊去印度尼西亞考察。”
“我馬上把這個情況跟習書記匯報了,他第一時間回復說:‘做啊!要做好,要處理好各種關系,使合作能順利進行。’于是,我們馬上就開始做了。很快,雙方經過一些必要的籌備,順暢地達成了漁業合作的共識。”
——摘自《習近平在福州》采訪實錄
【現場點擊】
冬日的暖陽灑在連江縣定海灣的海面上,形似橄欖球的“振漁1號”正在勻速旋轉巨型魚籠,此舉徹底解決了困擾漁民上百年的海上養殖附著物難題。
“這個‘大塊頭’還有大智慧。”“振漁1號”項目負責人介紹,作為全國首創的深遠海海魚機械化養殖平臺,“振漁1號”總長60米,寬30米,養殖水體達13000立方米,預計可年產優質商品海水魚120噸。平臺可自動監測海水各項指標,所有數據可傳輸到養殖戶的手機,只要下載一個APP,就能輕松掌握整個平臺的所有監測情況。
“我們不僅要采購金魚,還打算引進全套水處理循環系統,用于高端別墅和星級酒店。”17日,閩侯縣文春金魚場又迎來一批前來考察的外地客商。來自北京的客商稱,今年夏季,他們在北京故宮的金魚展上見識了福州金魚的風采,此次專程前來考察采購。
“世界金魚看中國,中國金魚看福州”。從事金魚養殖20多年的張文春對此深有感觸,近年來,福州金魚在世界大賽上屢獲大獎,從金魚協會的成立,到“產學研”一體的實驗推廣基地的落戶;從家庭式散戶養殖,到全球最先進的金魚養殖循環系統技術。“金魚產業的發展讓我們從家庭作坊走向世界舞臺。”張文春說。
【接續奮斗】
“我在第一時間通讀了采訪實錄,感到十分振奮。習總書記對漁業工作的重視與關心,讓我深感肩上責任重大。”市海洋與漁業局局長林海華表示,全市海洋漁業系統要深入學習《習近平在福州》采訪實錄精神,圍繞現代漁業創新與發展,加快建設海洋經濟強市步伐。
數據顯示,今年1月~11月,我市水產品總產量236.69萬噸,比增4.65%,約占全省總產量的三分之一。
今年5月,全國首創的深遠海海魚機械化養殖平臺——“振漁1號”在連江縣正式啟用。作為“海上福州”重要項目之一,“振漁1號”主要用于深遠海養殖試驗,開拓了全省海洋養殖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徑。
去年底,福州獲批成為全國14個海洋經濟發展示范區之一,也是唯一的省會城市。今年6月,福州(連江)國家遠洋漁業基地獲批,成為全國第三個國家級遠洋漁業基地。上月,我市在全省率先入漁南極海域,進行試驗性生產作業,開啟福州遠洋漁業新篇章。
在加強漁業對外交流合作方面,福州市自2009年起,連續11年成功舉辦海峽(福州)漁業周·中國(福州)國際漁業博覽會,2019年,漁業周·漁博會全面推行市場化改革,成為全國首個經商務部批準的國家級漁業商業展會,并成為全國規模第二、全球規模第三大的漁業專業展會,成為福州市漁業對外交流合作的重要平臺和福州對外宣傳的一張城市名片。
林海華表示,福州市是福建省漁業的排頭兵,接下來,市海洋與漁業局將以獲批成為海洋經濟發展示范區為契機,一張藍圖繪到底。圍繞“推進海洋資源要素市場配置、開展涉海金融服務模式創新、拓展高質創新的藍色經濟空間、推動打造國際深水大港、加強海洋生態環境建設、構建海洋開放合作新格局”等六項示范任務,以海洋生物制造業、海洋高端裝備制造業為海洋高新產業重點發展領域,以補短板、延鏈條、提層次為重點,加快福州由海洋資源大市向海洋經濟強市的新跨越。
福州日報記者 張笑雪
責任編輯:趙睿
- 福州昨現31.2℃ 今日最高氣溫將暴跌9℃2019-12-18
- 福州區塊鏈經濟綜合試驗區建設見成效2019-12-18
- 福州一女子睫毛扎進眼瞼肉 一周無法張開眼2019-12-18
- 福州臺江在老舊小區推廣“家園事務服務中心”模式2019-12-17
- 福州市專項治理行業協會商會涉企收費問題2019-12-17
- 同暉舊改再現“臺江速度” 僅21天累計簽約數達1420戶2019-12-17
- 福州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居全國省會城市前列2019-12-17
- 福州:持續推進“菜籃子”工程建設2019-12-17
- 福州創新舉措健全機制 為企業提供最“家”服務2019-12-17
- 八閩美食嘉年華帶火福州商圈 4天客流量達50萬人2019-12-17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閩清墘面村:“六清”有真經 美景助振興2019-12-18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