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爐新苑亂丟垃圾超過 3 次納入個人征信黑名單的公告,引起居民極大關注。 記者 池遠 攝
福州新聞網1月17日訊(福州日報記者 莫思予 通訊員 許流欽)在福州市首推垃圾分類“三端四定”的工作中,盡管早晚6點到9點的分類投放已漸成規范,但此外的18個小時依然存在誤時投放現象。要如何破題?16日,市城管委組織召開垃圾分類現場會,在鼓樓區溫泉街道東大社區找到了可借鑒的解題方案。
與會人員來到灰爐新苑小區時已經臨近上午9點,居民們幾乎都完成了上午的垃圾投放。然而,幾個月前卻是另一番景象。
“這個小區是安置房,業主很大一部分是村民,還有200多戶已經出租。亂丟垃圾的現象曾經觸目驚心。”東大社區黨委書記、主任鄭麗玲說,把小區垃圾分類屋建在社區大門的正對面,就是下大決心把垃圾分類工作做好的第一步。
為推進垃圾分類精細化管理工作,在非定時投放時段的18個小時,東大社區推行了誤時投放監控抓拍機制、“曬與罰”等機制。
記者在垃圾屋前看到一個警示牌和通報欄,提醒居民“亂丟垃圾最高處罰1000元,超過3次納入個人征信黑名單”,還“曬”出了5張亂丟垃圾行為照片。
“這些照片通過小區微信群、電梯、樓道公告欄發布,對亂丟垃圾的群眾進行通報和警示。”鄭麗玲表示,面對屢勸不止亂丟垃圾的居民群眾,街道社區、城管、垃圾分類公司、物業公司等形成合力,通過監控取證、城管配合,進行上門勸導和處罰。此外,東大社區還實行了非投放時段志愿者督導模式,由專人對誤時亂扔垃圾的居民進行監督和勸導。
“以前通報欄上多達20多張截圖,現在已經大大減少了。”鄭麗玲說,實行垃圾分類“四定”工作后,小區比以前更加干凈、整潔,不少居民主動參與到小區垃圾分類工作中。“一名曾經被處罰的阿姨,有一天提著兩袋垃圾來到分類屋,而這兩袋垃圾是別人隨意丟在地上的,這讓我們很欣慰。”
鼓樓區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區共1474個居民小區,已全面建成垃圾分類屋(亭)1621座,分類管理員到崗1621人,實現100%“一亭一人”。眼下,鼓樓區正通過垃圾分類“百日攻堅戰”,推進垃圾誤時投放整治行動,實行區、街鎮、社區干部包干的層層督導模式,每周至少安排1天開展“民生服務日”“城市管理日”活動,通過腳步丈量、騎行檢查等方式開展工作督導。
責任編輯:趙睿
- 福州市召開第三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籌備工作動員部署會2020-01-17
- 第44屆世界遺產大會福州市工作領導小組會議召開2020-01-17
- 福州啟動“兩違”綜合治理“2020年春季攻堅戰”2020-01-17
- 福州召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總結會2020-01-17
- 福州光明港沿岸綜合提升基本完成 與晉安河串聯2020-01-17
- 福州允許符合條件企業利用自有零星用地建辦公用房2020-01-17
- 福州華潤燃氣串好“服務鏈”全力保障居民用氣2020-01-17
- 福州福馬路近17公里主線建成通車 串起六一路和三江口大橋2020-01-17
- 12月全國70成房價出爐:福州新房價格下跌,二手房價格上漲2020-01-16
- 福州一旅客手機1分鐘內被盜 鐵警4小時抓獲小偷2020-01-16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閩侯安平浦流域綜合整治力爭6月完工2020-01-17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