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如其來的疫情牽動著每個人的心。在這場防疫攻堅戰中,有一群人堅守在地鐵運營一線,每天按時上崗,以更高的標準,提供安全良好的乘車環境;他們連續作戰,在這個特殊的假期里,用自己的默默付出保障市民的便利出行。他們,是戰“疫”中的地鐵人。
粟建華:沖在一線,看護地鐵“南大門”
粟建華是地鐵福州火車南站站的站區長,兼任站黨支部書記。連續3年沒有回老家過年的他,在疫情來襲時放棄團圓的機會,留在一線主持站區內防疫情工作。
從除夕至今,每天早上七點半不到,他就出現在車站內,檢查車站洗手間、自動售票機、扶梯等清潔消毒是否到位,保障各項防疫工作落到實處。當地鐵行車間隔增大、路面泊車不便時,他便步行巡查福州火車南站、臚雷、三角埕、城門4個車站,用腳步丈量出4個車站之間的路面距離步數為4650步左右。他每天兩次來回巡查,每日步數超過2萬。
地鐵福州火車南站站每天來自全國各地的乘客數量多,防疫工作壓力大。為讓員工安心,他第一時間上陣進行測溫檢查工作。“我們雖不是醫護人員,但在萬千乘客面前,我們做好各項防疫工作就是他們出行的最大安全感。”他經常跟車站的同事說。
“一個黨員就是一面旗幟,共產黨員就應該越是艱難越向前,當國家需要、當人民需要,黨員就應該在危難時刻挺身而出、英勇奮斗!”粟建華說。
劉勝龍:兩退火車票,再忙也要和父母報平安
劉勝龍是福州中電科軌道交通有限公司客運部站務中心工程師,湖北武漢人。原本計劃大年三十回老家的他,因為疫情留了下來。隨著疫情發展,他響應國家號召,說服父母留在武漢老家,退掉了父母來榕的火車票。
一面是緊張的忙碌,一面是對家人的牽掛。他耐著性子和父母解釋當前的特殊情況,并提到公司為所有一線員工準備了口罩、消毒水等防護用品,并承諾一定照顧好自己,每天報平安,最終得到父母的理解。
劉勝龍的手機里有8個定時鬧鐘:6:30起床,8點報送車站口罩消耗量,11點報送每日役情報告,13點收集全線人員體溫數據,14:30匯總全線客流及勸離人員等數據,15:30匯總全線的消殺情況,19點和父母互報平安;22:30填寫“三保人員”等信息……
“我是武漢人,也是一名黨員。真希望疫情早點結束,家人平安,大家都能回歸正常生活。”能在崗位上為防控疫情盡一份力,劉勝龍覺得很有意義。
高天奇:連續上班13天,日行2萬多步
老家在哈爾濱的高天奇,是福州地鐵2號線蘇洋站區副站區長。她丈夫是2號線行車調度,這是夫妻倆留在福州加班的第三個春節。
從1月18日至2月1日,高天奇已經連著上了近半個月班。工作時間常常是從上午8點開始,一直到晚上8點。最忙的一天,她轉發信息100多條,步數近3萬。
“我是黨員,我先上!”在主動提出加班時,高天奇這樣說。除夕上午9點多,高天奇接到信息,有一名乘客在衛生間不停咳嗽。她立刻穿戴好防護裝備,拿上體溫槍趕到衛生間門口,第一時間為該乘客測體溫。發現沒有異常后,她又馬上安排保潔人員開展消毒。同事們勸她要注意休息時,她用東北話開玩笑:“我是黨員我驕傲,下夜可以不睡覺。”正是這種樂觀向上,鼓舞著高天奇和她的團隊,堅守在疫情防控第一線。
粟建華、劉勝龍、高天奇……他們只是抗“疫”期間福州地鐵人的縮影。1月21日以來,福州地鐵根據省市疫情防控的部署,啟動公共衛生疫情防控預案,3500多位地鐵人24小時輪崗,駐守在保障安全運營的崗位上,用一絲不茍的態度和默默無聞的奉獻,守護乘客每一次安全健康出行。
福州日報記者 馬春林 通訊員 陳海東 劉偉星
責任編輯:趙睿
- 面對疫情個人如何調節心態?心理專家這樣說2020-02-03
- 南街街道:疫情面前,基層黨員勇做先鋒2020-02-03
- 長樂疫情防控工作應急指揮部的“那些事”2020-02-03
- 科普:世衛組織關于新型冠狀病毒的四問四答2020-02-03
- 福建復工防控措施:減少人員流動,錯峰復工2020-02-03
- 返程高峰將至 福州火車站全力做好疫情防控2020-02-03
- 榕籍海外鄉親凝聚起馳援戰“疫”的磅礴力量2020-02-03
- 緊急轉發!福州市應急指揮部《致在榕企業家的一封信》!!2020-02-02
- 王寧:返崗在即,企業要承擔起疫情防控主體責任2020-02-02
- 福建召開新聞發布會,返程交通、復工防控、口罩生產……你關心的事情都在這里2020-02-02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接力堅守防疫一線 福州晉安社區干部一線展擔2020-02-03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