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員志愿者和鄉鄰幫張荷青收割萵苣。(云龍鄉供圖)
福州日報記者 林瑞琪 通訊員 張永豪
連日來,在閩清縣,忙碌在防疫一線的扶貧工作者心中始終掛念著精準扶貧戶的生活。防控工作開展以來,在扶貧與防疫“兩個戰場”上,都留下了他們沖鋒陷陣的身影。不少受到幫助的精準扶貧戶也主動“請纓”,加入戰“疫”。在他們的故事里,記者聽到了這樣一個聲音:“防疫和脫貧攻堅兩個戰場,我們攜手打勝仗。”
“安心養病,家里一切都好”
“你在醫院安心養病,家里一切都好,地里的萵苣、包菜我和鄰居們盯著呢,都陸續收好了正在賣……”這幾日,云龍鄉黨委委員、副鄉長劉曉瀅一忙完防疫工作,就會打電話和在醫院治療的張荷青聊一聊,問問她身體恢復情況。
劉曉瀅是精準扶貧戶張荷青一家的第一幫扶責任人。每逢這個時節,幫張荷青收菜賣菜是她延續了多年的傳統,但這回卻有些不同。去年底,張荷青因患直腸癌住院進行手術治療,其子一直在醫院照顧母親,無暇顧及家里的農田。
“疫情防控期間,采摘雇工和銷路都不好找,如果這幾千斤的萵苣賣不出去,對她們家更是一個打擊。”看著田里的萵苣開始長出花苞,手頭忙著防疫工作的劉曉瀅心里更是著急。
發愁之際,張荷青的鄰居們送來了希望。“我試著找找更高價的收購渠道。”“收割的時候記得叫上我,我也出點力。”最后,在鄰居幫助下,這批萵苣找到了銷路。臺埔村村主任陳世晏還召集了幾位黨員志愿者前來幫忙。
2月17日一大早,在劉曉瀅和十幾位黨員志愿者、鄉鄰的幫助下,不到4個小時,張荷青田里將近七千斤的萵苣就收割完發車了。
“有你在,我們心里更踏實”
“今天本來要去你家看看,但臨時接到工作,壓歲錢就請你代我給寧浩、寧恩兩兄弟吧。”每年大年廿九,三溪鄉黨委綜治副書記林明都會去對口幫扶的林國茂一家坐坐,給孩子包些壓歲錢,送些年貨。戰“疫”打響后,林明接到鄉里關于防控疫情的緊急通知,就在線上拜了年,用微信給兩個孩子轉了壓歲錢。
投身疫情防控工作以來,盡管在卡口管理、人員管控和環境檢查等多項工作間連軸轉,林明也沒放下對林國茂一家的掛念。“這戶家里是兩位老人和兩個孩子,特殊時期,就怕他們出門買東西不大方便,而且孩子小,如果在家坐不住,出門亂跑也不好。”趁著工作間隙,林明為林國茂一家送去了米、油等食物和口罩、體溫計等防護物資,特意叮囑小兄弟倆在家要好好學習。
“這段時間里雖然他工作忙,上門不多,但一有空就通過電話、微信和我們聯系,問我們需求,讓我們做好防護,我們就都按他說的做,心里也踏實不少。”林國茂的妻子趙和琴說。
“我來參戰,也來報恩”
昨日一早,在下祝鄉后峰村,精準扶貧戶林立俤就在村道上開始了一天的消殺工作。從1月下旬至今,他每天背著噴霧器,在后峰村10多公里長的村道上和公廁等公共區域進行消殺作業,為戰“疫”出力。
林立俤在下祝鄉提供的公益性崗位工作,負責村里的保潔。疫情發生后,村中公共區域消殺工作的擔子落到了他身上。鄉里本要求他一周至少消殺兩次,但他每天都進行消殺,在主動增加工作量的同時還不要求增加報酬。問及原因,他答道:承擔此次工作,既是“參戰”,也是“報恩”。
林立俤一家四口居住在后峰村一處60平方米的舊房子里。他身體狀況長期不好,還要供兩個孩子念書。原本全家僅靠他一人務農打工維持生計,收入微薄,生活十分困難。2014年底,下祝鄉政府將林立俤一家列為精準扶貧戶。在鄉政府的幫扶下,林立俤種起了油茶,他的妻子也在一家公司找到了一份穩定的工作,一家人在2017年順利脫貧。
“黨和政府不僅幫助我們一家脫貧,解決了孩子們上學的問題,逢年過節還送來慰問品和慰問金。”林立俤說,如今國家有需要,他也想貢獻一份力量。
責任編輯:趙睿
- 閩清企業家福州向支援湖北 一線醫護人員捐款48萬元2020-02-21
- 閩清脫貧戶不計報酬參加抗疫:消殺作業“加量不加價”2020-02-21
- “部門+屬地”網格化推進復工復產 閩清2000多家個體工商戶恢復經營2020-02-20
- 閩清加強服務保障 多個重點項目陸續復工2020-02-19
- 閩清梅城鎮醫學觀察點:“硬核”防控疫情 不忘貼心服務2020-02-18
- @閩清人,17日起,閩清至福州北站客運班車最新時刻表2020-02-17
- 閩清柑橘豐收銷售愁 多方援助解農憂2020-02-17
- 生產防疫兩手抓 閩清保障“菜籃子”供應穩定2020-02-13
- 同心戰疫 眾志成城 閩清三溪鄉民齊心防抗疫情2020-02-11
- 閩清白樟鎮設立“扶貧特崗” 安排貧困戶家門口就業2020-02-10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福州高新區堅持防疫生產“兩手抓兩不誤” 政2020-02-24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