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聞網3月27日訊(福州晚報記者 陳丹 通訊員 陳宇娟)近兩個月來,女子小芳(化名)常感覺胸悶、胸痛,懷疑自己心臟出了問題,自行吃了救心丸,但癥狀沒有緩解。為此,她到醫院檢查,結果顯示心臟正常。通過互聯網醫院,醫生告訴她,她患的不是心臟病,而是“心病”,她是怕染上新冠肺炎而提心吊膽。
女子心臟不舒服
醫生診斷是“心病”
小芳今年24歲,在福州一家藥店工作兩年多了。她平日身體不錯,可近兩個月來,她早上起床總感覺心前區悶痛,有時晚上睡前也有胸悶感,打嗝才能緩解。但是白天上班一忙,她便沒啥感覺。
由于擔心心臟有問題,小芳自己購買并服用了救心丸之類的藥物,但不適的癥狀沒有緩解。為了找到病因,前陣子小芳特意去醫院拍了胸片,查了心臟彩超,做了平板運動試驗,但沒發現心臟異常。
最近,她通過互聯網醫院,找到了福建省級機關醫院的林建珍醫生進行線上咨詢。林醫生除了是心內科醫生外,還是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具體了解了小芳的病史后,林醫生告訴她:她患的不是心臟病,而是“心病”。
原來,今天春節,因為新冠肺炎疫情,小芳沒能回老家,而是堅守在藥店上班。雖然佩戴了口罩,但她每天都擔心來買藥的人攜帶新冠病毒。她怕,又不敢說出來,休息時間只能一人待在宿舍,心理壓抑沒地方疏解,久而久之憋出了“心病”。
近期“心病”患者不少
“疫情期間,我接診了許多此類患者,都是因為出現了胸悶、胸痛等癥狀,擔心自己得了心臟病,結果一查心臟沒啥問題。”林醫生介紹,這種情況醫學上稱為心臟神經官能癥,也就是常說的“心病”。它多發于年輕、性格內向而敏感、平時運動少、社交面較窄的女性身上。若加上一些外界刺激,她們就自我暗示,從而表現出類似心臟病的癥狀。她們往往伴隨著不同程度的焦慮、抑郁等,生活質量受到明顯影響。
林醫生建議,如果出現類似心臟不適的癥狀,首先要進行明確的專科檢查,在排除心臟器質性病變后,才能診斷為心臟神經官能癥。患者可以向醫生傾訴癥狀的誘發因素,這有助于醫生對病情的診斷和治療。患者平時要和家人或朋友多溝通,避免因人際矛盾而加重病情。
“有研究顯示,人的心理障礙和缺乏運動顯著相關。”林醫生建議,患者可以有規律地進行中等強度有氧運動,如跑步、打球等;生活作息要規律,勞逸結合,避免加班熬夜、過度使用電子產品;避免飲濃茶、咖啡等,適當多補充新鮮瓜果、優質蛋白質等。如果癥狀仍不能緩解,患者可咨詢心理醫生,必要時接受抗焦慮抑郁藥物的輔助治療。
責任編輯:趙睿
- 截至3月26日24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最新情況2020-03-27
- 福建新增確診病例3例,均為境外輸入2020-03-27
- 巴西新冠肺炎死亡病例升至77例 累計確診2915例2020-03-27
- 泰國禁外國人入境 泰國公民仍可返回國內但需持有醫學健康證明2020-03-26
- 受疫情影響 美國軍隊在海外的行動凍結60天2020-03-26
- 連續第3天單日新增破萬!美國累計確診新冠肺炎65285例2020-03-26
- 中國平安為援外醫療專家團隊無償提供每人最高50萬元救助金2020-03-26
- 中國留學生因戴口罩被當街毆打 中國駐英國大使館提出交涉2020-03-26
- 助力企業復工復產 光大銀行首推區塊鏈融資產品“光信通”2020-03-26
- 截至3月25日24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最新情況2020-03-26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福州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服務民營經濟發展2020-03-27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